你只年轻一次,不过你可以永远都不成熟(外一章)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2月,澳洲《男人帮》(FHM)杂志评选一年一度的年度优秀妇女(woman0f the year),68岁的澳洲女作家,教授杰梅茵·格里尔(Ger"maine Greer)压倒群芳,被选为2007年年度优秀妇女。对一向青睐袒胸露乳,年轻貌美女人的一家男性杂志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新闻。你不得不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个不再年轻、不再貌美的老女人,为什么还会让今天的男人们情有独钟?
  《男人帮》的主编说,Ger-maineGreer虽然已经不再年轻貌美,可是她敢于实话实说的精神,让所有的人钦佩。这也是为什么选她作为年度优秀妇女的原因。不过,你也不要小瞧了这个老女人,她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倾城倾国之色。那么,她的实话实说究竟说了些什么呢?这位旅居英国、剑桥毕业的文学博士、大学教授,在评论戴安娜王妃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戴安娜是个傻瓜。一言既出,举世震惊。戴安娜去世已经十几年了,可是,她好像永远没有成为过去,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过去。
  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两个女人敢这样说。一位是戴安娜的母亲,另一位就是杰梅茵。戴安娜的母亲是个传统守旧的女人,她无法接受自己女儿开始的恋爱。所以她气冲冲地随口骂自己的女儿,认为女儿有辱门风,嫁入王室才是门当户对,光宗耀祖。这是去年在戴安娜死亡调查听证会上,戴安娜的贴身管家在法庭上透露的。母亲骂女儿,尽管不合时宜,毕竟还是有情可原。人老了,糊涂了。可是,杰梅茵凭什么这样评论戴安娜呢?
  其实,了解杰梅茵·格里尔的人都觉得这算不了什么,她一向如此。1979年,杰梅茵的一部《女太监》同样震惊了世界,被誉为是女权主义运动的里程碑。杰梅茵不断地向以男性为主的社会进行挑战,为女性的崛起而呐喊。她认为理想中的女人是这样的:“她应该是这样一种女人,其存在不是为了体现男性的性幻想,也不靠男性赐予她身份和社会地位,她不必美丽,但她可以是聪明的,她的权威随着年龄而增长。”
  在她看来,戴安娜恰恰是个非常愚蠢的女人,她不停地从一个男人的怀抱投入另外一个男人的怀抱,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暴露在大报小报里,电视杂志的头版头条上,她被天下男人们评论着,在天下男人的脑海里被意淫着。戴安娜从来没有独立完整地作为一个女人而活着,或者说,她不知道什么是独立完整的女人。她必须依靠王室,必须依靠男人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这一点上来说,戴安娜是可怜的,也是可悲的。
  女权主义似乎是在与男人作对,在《女太监》这本书出版后,女人们买回家去都不敢当着男人的面坦然地读这本书,因为杰梅茵说女人不知道男人有多么恨女人。女人被男人、被社会阉割了自己的独立个性,因此成了依附男人的“女太监”。杰梅茵说:“每一个女孩子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女人而活下来的,但从她出生到死亡,她渐次地残疾下去。一个女人对她自己的首要义务就是要活过这个过程,意识到这个过程,然后采取措施自我防御这个过程。”女人同男人并不一定是不共戴天的敌人,女人的独立也并不是男人的地狱,恰恰相反,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了一个世界,没有男人不是世界,没有女人也不是世界。杰梅茵在她后来的著作里也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指出:“世界的伟大更新也许就在于此,即男人和女人摆脱了一切虚伪的感情和厌恶之后,将再度互相寻求,不是作为对立面,而是作为兄弟姐妹,作为邻居,并终将作为人结合在一起。”
  杰梅茵是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的独立和完整,她并不是只对已故的戴安娜王妃这样苛刻,对男人她甚至可以更加苛刻。2007年,澳洲最有名的野生动物探险家Steve Irvin(斯蒂夫·欧文)在一次拍摄海底动物的过程中,不幸被黄貂鱼尾部的毒刺刺死,一时间,澳洲举国悲哀,为失去了一位英雄而感伤落泪。因为所有的人都喜欢在电视上看Steve主持的节目,爱看他拍的电影,看他同鳄鱼搏斗,教人们如何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如何保护野生动物。可是,杰梅茵却在这时哈哈大笑,她说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喜剧,剥削动物利用动物的人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在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这件事上,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我们得了解动物,于是就产生了像Steve这样的热心人,他们深入虎穴,跟踪追击,在野生动物的王国里探险,把自己的经历搬上了大大小小的银幕,他们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名利双收。可是动物呢?它们没有说话的权利,只能任人摆布,这是真正的保护吗?另一种观点认为野生动物本来就不需要人类的干扰,让它们就那样在野外自由自在生活吧!我们不去干扰它们,它们也不会来干扰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这不就是对野生动物的最大保护吗?很显然,杰梅茵是支持与野生动物和平共处,她说别再利用动物赚钱了,让它们好好活着吧!
  这些评论让澳洲人大为不满,澳洲当时的总理霍华德也不得不出面,告诉杰梅茵shut up,这样做对死人太不尊重了。有许多人骂她,甚至威胁她,但是杰梅茵并没有被吓倒,虽然许多人并不同意她的观点,可是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实话实说。我同意《男人帮》杂志的观点,在实话实说这点上,杰梅茵不愧为女中豪杰。实话实说是需要勇气的,杰梅茵也让我想起了《皇帝新衣》中的那个小女孩,在大人们都说,皇帝的新衣服真好看的时候,那个小女孩终于鼓足了勇气说出了事实。皇帝什么也没穿,我什么也没看见。
  也许多年以后,那个小女孩长大成人了,她会像所有人一样变得成熟起来,别人说什么,她可能也会说什么,如果这个时候,她再看见皇帝的新衣,还会说什么呢?她还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吗?成熟是不是很可怕呢?在某种程度上,成熟就是世故,成熟就是妥协,成熟就是不冒风险,成熟就是人云亦云。杰梅茵说过这样一句话:“You are only young once,but you call be im-mature forever.”你只年轻一次,不过你可以永远都不成熟。
  杰梅茵68岁了,她还没有成熟,她还是实话实说,那么你呢?你是愿意成熟,还是不成熟呢?
  
  毕竟猴子不是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引以为骄傲的东西,澳洲的骄傲之一就是板球。他们的板球队是世界第一,举世无敌,人们不得不骄傲。板球在澳洲可以说是全民运动。尽管别人说这种球是最没意思最没看头的球,可是澳洲人却是大人小孩都愿意看。英联邦的许多国家也都玩这种球,每年的联赛是一件人人关心的大事。
  2008年1月,印度队来到澳大利亚访问,双方板球队打联赛。在悉尼比赛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关注的“猴子”事件。比赛终止了,板球国际协会为此召开了紧急会议,裁判被停职了,球员被禁赛了,所有的报纸上都报道 了“猴子”事件,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也是三句不离“猴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澳大利亚板球队的全面手Andrew Symonds出生在英国,他的父母来自西印度群岛,安德鲁在很小的时候就随着父母移民来到了澳大利亚,从小在昆士兰省长大,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可是,他却无法改变自己的肤色,他的肤色黝黑,在比赛的时候,他又常常在自己的嘴唇涂上白色的防晒霜,满脑袋上扎着小辫子,如果打了个好球,他就会在赛场上做各种各样滑稽的动作,赢球了,做什么都有理,大家都宠着他。
  大概是因为安德鲁的滑稽动作,在印度比赛的时候,有一些场外的印度观众就管他叫“猴子”,而且他一上场,就有人学猴子的样子向他挑衅。场外观众的表现如何,赛场上的队员没有办法控制,最好的办法就是置之不理。随他说去吧!可是,这一次是在自己的国家,印度队的队员Harbhajan Singh却说他是“猴子”,这一下可激怒了安德鲁,他立即报告给队长,说是自己受到了侮辱,这是种族歧视,凭什么说人是猴子呢?澳洲的队长一听也有道理,马上报告给了裁判,裁判认定这是种族歧视,判HarbhajanSingh停赛三个季度。比赛结束,双方队员没有握手,不欢而散。这种裁决激怒了印度队,他们决定停止所有的比赛,要求国际板球协会对此重新作出裁决,这究竟是不是种族歧视,是不是应该这样制裁印度队的队员呢?
  这事确实挺有意思,种族歧视一般来说都是白人歧视有色人种,因为白人觉得自己文明先进,所以瞧不起有色人种。当然,歧视的形式多种多样,在语言里也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可是,印度人并不是白人,安德鲁也不是白人,他们两个国家的名字里面还都有“印度”,这怎么能说是种族歧视呢?如果说印度人是因为安德鲁的肤色而歧视他,那不就等于歧视自己一样吗?
  叫“猴子”就一定是侮辱人吗?在中国的文化里,有孙悟空这个猴子,保护着师父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那西天就是印度,所以我想印度对猴子也一定没有什么恶意。孙悟空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翻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什么人能比得上啊?我们夸人聪明不也总是说,这人猴精猴精的,跟孙猴子似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印度人说猴子没什么贬义,说一个人像猴子并不是种族歧视,你们澳大利亚利用这个所谓“猴子”事件,取消印度运动员的比赛资格,这才是种族歧视呢!印度国内为了支持自己的球队,开始了声援活动,各大报纸对澳大利亚板球队猛烈开火,齐声质问:体育的精神哪里去了?
  火上浇油的是,澳大利亚的媒体对自己的球队也是一片批评的声音。虽然澳洲队是世界第一,可是这些年来却越来越骄傲,别人的批评一点也听不进去。球员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娇气了,挨一句骂算什么呢?在赛场上,应该比的是球艺,而不是利用什么旁门左道来罚对方的球员,在赛场上,谁能保证不说粗话呢?人家说你像猴子就受不了了,那你们骂别人的时候,别人为什么要受着,这种事应该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的队长就应该把这件事解决好。该道歉就道歉,大家是来打球的,体育的精神就是认认真真地比赛,用自己的球艺来证明自己,别的说什么都没用。
  澳洲的总督也在报纸上发表讲话,批评澳洲的板球队丧失了体育精神,要认认真真地比赛,这些什么“猴子”的事最好不要多谈。澳洲的新总理陆克文也说就是就是,体育比赛吗,这一切同猴子有什么关系,好好比赛,要同印度队搞好关系,我们将来还要去人家那比赛,搞僵了关系,没人来看球赛,岂不是更尴尬?大家都要保持体育精神,不要再谈什么种族歧视。
  澳洲板球队长十分委屈,这都是为什么呢?猴子毕竟不是人啊!把谁比做猴子谁不伤心呢?把人比做猴子毕竟是对人格的侮辱呀。如果我们管印度人叫猴子,他们会高兴吗?现在不是50年代了,我们都知道什么是体育精神,也知道什么是种族歧视。不管怎么说不能随便把人叫猴子吧?我知道都说人是猴子变的,猴子跟人是近亲,可也不能这么亲近吧!我们打球都打得很认真,体育精神领会得很深,不用不打球的人来教训我们,我现在这还是在打球吗?
  在国际板球协会的协调下,两队恢复了在澳洲赛季的比赛。在阿德雷德赛区,澳大利亚板球队输给了印度队,“猴子”事件暂告一段落。不过,体育精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比赛又究竟是为什么呢?如果只是为了争抢一个球,那我小时候,我姥姥告诉我的解决办法最好,一人一个球,不用抢了,抢着多累呀!自己玩自己的多好呀!猴子不是人,毕竟人也不是猴子呀!你说呢?
其他文献
从没见过这样的小姑娘,一生下来就浑身都是水泡,一动就脱皮,露着血红的小肉儿。医生警告妈妈:你把她养大她也不会感激你。  妈妈不说话,把孩子紧紧搂到怀里。小娃娃像一只小杜鹃,都要啼出血来了,痛啊!妈妈没睡过一个整宿的觉,整整两个月,抱着孩子走啊走,试图用走动来分散娃娃的注意力。如果是罪犯,天大的罪也招了,如果是正常人,钢铁的精神也疯了,妈妈却挺下来了,只为怀里这个大哭特哭的宝宝。  孩子一天天长大,
[作者简介]沈秀(1992 ),女,河北保定人。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摘要]  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衔接问题由来已久,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研究并提出了改进意见,但以往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缺少实证支持。笔者结合高考外语改革的新举措,通过问卷和访谈对220名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评价体系、教学者与学习者在衔接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依此提出了相应的建
老实说这家小公司对于我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去年初之所以进来只是想稳定一下失业后的情绪,调整心态后去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老板文化不高,估计初中都没有毕业,可偏偏选择从事文化含量很高的广告业。好在虽然外行,但是他对人诚恳,比较能吸收他人意见,最重要的是他制定的奖金提成制度颇有吸引力,一旦业绩好,收入不会比许多大公司差。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工作都非常努力。不知不觉中,这家新开办的小公司在市场竞争
说起来,富人比穷人更需要钱。  穷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想起钱。而富人未必需要,却时时刻刻惦记着钱。所以,穷人只是偶尔被钱所困,而富人是常常被钱所困。  金钱是人类永恒的鸦片。穷人拿来治了病,富人成瘾致了病。  ●我们要怀着敬重的心情去仰望淡泊金钱的圣人,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鄙视见钱眼开的俗人。  钱没有错。同样,只要取之有道,爱钱的人也没有错。  ●金钱不会改变一切,但一切会在金钱的作用下发生改变
A.那年遇见他,我有了生日    我不是7月7日生的,但我的生日是7月7日。就如邵波不是我的父亲,但他养了我。  那年,7月7日。一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7月7日,遇见了。  据他说,当时的我很安静,眨着一双大而黑的眼睛,看着围观的人,张着粉嫩的小手,似乎要抓什么。而我手伸的方向正指向挤进人群的他。于是,他看到了我粲然的一笑,他也笑了。就这一瞬,他便喜欢上了我。于是没有丝毫
上帝是个偏心眼儿,给她并不美丽的外貌,使她个子矮小、皮肤粗糙、头发枯黄,更为偏心的是给她脸上一个很显眼的胎记。没有人愿意和她作朋友,没有人可以倾听她的苦闷,她一直活得很自卑苦闷孤单。  有一年公司组织工龄满3年以上的员工到外地旅游。那些漂亮的女孩子身边总有优秀的男孩子大献殷勤,她们身边不乏欢声笑语,而她孤孤单单没有人陪,似乎整个世界都遗忘了她的存在。  晚上在海边的篝火晚会上公司组织集体跳舞,她静
在一次成功的实业家的聚会上,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助别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惊讶地问:“以
[摘 要]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作为新一代小学教师队伍的主力军,90后已经陆续步入工作岗位。他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必须努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了从教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专业品质,为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通过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解读以及对90后小学教师特点的总结,探寻90
[摘要]近年来,我国很多研究型大学都加大了对通识教育的改革与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通识课程实施的质量与效果。通过对南京大学本科生的调研发现,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程度不高,个人对通识课程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认同感以及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教学水平、课程管理等因素对本科生通识课程学习投入具有显著影响。本科生在通识课程上的学习投入能促进学生对通识教育整体满意度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通识课
1805年4月2日,一个小生命降生在丹麦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一个鞋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他从小便忍受着贫困与饥饿的煎熬以及富家子弟的奚落和嘲笑。但他是个爱做梦的孩子,梦想有朝一日能够通过个人努力摆脱歧视,成为一个受世人尊重的人。  没有人愿意跟他玩,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书或者给他的玩具娃娃缝衣服。然后等待晚上父亲给他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或者向父亲倾诉他想成为一名演员或作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