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情绪有高涨和低落。“抑郁症”是一种特殊的情绪低落。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一阵阵想哭,甚至失声痛哭,食量比平时少,体重下降,便秘,心跳较快,不明原因而感到疲乏,头脑不如平常清醒,完成日常工作也有困难,心神不安,不能平静,自觉将来无望,比平常易生气、激动,不易作出决定,认为自己无用,对生活失去信心,若自己死了则别人可能会生活得更舒服些;上述症状一天中早晨最轻;晚上睡眠不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有高涨和低落。“抑郁症”是一种特殊的情绪低落。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闷闷不乐,情绪低落,一阵阵想哭,甚至失声痛哭,食量比平时少,体重下降,便秘,心跳较快,不明原因而感到疲乏,头脑不如平常清醒,完成日常工作也有困难,心神不安,不能平静,自觉将来无望,比平常易生气、激动,不易作出决定,认为自己无用,对生活失去信心,若自己死了则别人可能会生活得更舒服些;上述症状一天中早晨最轻;晚上睡眠不好。
其他文献
国内缺乏他汀类药物较长期多中心研究,且小剂量是否有效尚无报道。我们选择了小剂量普伐他汀(Pravastatin,商品名普拉固)和血脂康两种他汀类药物,进行了较长期、小规模、多中心治疗临床试验,试图找到更经济、有效、安全的调脂治疗的方法。
患者女,26岁。因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2个月,发热、皮疹及关节痛1周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持续高音调耳鸣,无眩晕、恶心及呕吐。当时到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纯音测听示右耳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60dB,左耳正常。阻抗测听示双耳鼓室压正常。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给予扩血管及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一直无明显效果。入院前1周病人出现发热,体温37~38℃,周身关节疼痛,以双手指
将世居、移居在海拔≥2260米的老年心肌缺血患者265例,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并与健康老年人比较。分析了高海拔地区由于其特殊环境特点所致自主神经活动对老年心肌缺血的影响,提示定时地评估交感、迷走神经活动对老年心肌缺血患者是一个有用的独立预测指标。
肌红蛋白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骨骼肌和心肌内,能可逆地与氧分子结合,在肌细胞内具有转运和贮存氧的作用。我们通过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心肌肌红蛋白分布和含量的变化,探讨慢性肺心病心肌功能变化的基础。
患者男,30岁,农民。因间断发作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半年,于1996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四肢抽搐,头向右转,上肢屈曲,下肢伸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约3分钟,以后又有类似发作3次。8月下旬家人发现患者言语不连贯,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8月30日在外院做CT发现脑内多个圆形低密度阴影,无占位效应,无强化。近1周自觉右侧头部持续隐痛,并于乘车时非喷射性呕吐一次。既往史:14个月前因弯腰
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氨基酸(AAA)在体内存在一定含量和比例。它们在通过血脑屏障时具有竞争性。BCAA减少或者BCAA与AAA比例失调不仅影响机体蛋白质的代谢,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我们旨在研究应用不同透析膜对病人进行透析时,血浆BCAA与AAA的变化及与透析液中丢失量的关系。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疗效。方法 对16例临床上同时有睡眠打鼾、憋气、白天嗜睡及夜间反酸、烧心的患者进行了食管pH、压力及多导睡眠图的同步监测(对照期),并用nCPAP治疗(nCPAP期)。结果 16例中有9例(9/16)同时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及胃食管反流,夜间胃食管反流发生之前常伴有吞咽动作(51.4%)、大的躯体活动(16.8
目的 探讨院内感染及败血症发展的新动向。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99例105次败血症(占同期入院总人数的0.79%)。结果 99例105次败血症中院内败血症占74.75%(74/99例),与本院80年代初期(67.1%)及末期(67.7%)相比较,表明目前院内败血症仍占重要地位。本组有严重基础病及易感因素者的比例增加,占90.19%。与80年代初、
患者男,48岁。因双下肢皮疹伴关节肿痛2周,全身水肿1周,于1995年9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3周咽痛,流涕,轻咳,服乙酰螺旋霉素0.25g,每日3次,先锋霉素Ⅳ0.25g,每日3次,共1周,症状减轻。入院前2周出现肩、肘、腕、膝、踝及指间关节非对称性、游走性疼痛,尤其以膝、腕关节肿痛明显,同时双下肢出现皮疹,出血性,针尖大小,压之不褪色,2至3天后自行消退,但3天再次出现,且双下肢出现水肿并
阿霉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一直是阿霉素临床应用的一大障碍,以往的研究表明,阿霉素中毒性心肌病变与心肌细胞内钙调控障碍密切相关。我们通过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浓度、肌浆网钙摄取功能及肌浆网调钙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进一步探索阿霉素心肌毒性的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及防治中毒性心肌病提供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