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克洛德.马斯:恐慌的硅胶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4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2月21日,法国某地,一位整形医生从一名女性患者体内取出了两块劣质隆胸填充物。劣质填充物是由曾经的世界第三大隆胸硅胶制造商——法国聚植入修复体公司(Poly Implant Prosthesis,以下简称“PIP”)制造。
  圣诞节前夕,法国当局发布公告:PIP公司销售劣质隆胸填充物,将原本用于工业生产的硅胶用来做隆胸填充物。法国已经出现了8名与之相关的癌症患者,其中1人死亡。除法国外,世界上还有约30万名妇女使用了该公司生产的劣质隆胸硅胶。
  英国媒体说,恐慌已蔓延至全球。
  随后,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应哥斯达黎加政府请求,发出“红色”通缉令,全球通缉PIP公司创建人让—克洛德.马斯。
  拆还是不拆
  对于追求完美身材的女性来说,PIP公司销售的劣质隆胸填充物,无异于在她们的体内安置了一枚定时炸弹。
  如今炸弹可能爆炸,恐慌情绪该如何消除?
  12月23日,法国政府出面呼吁3万名使用过PIP公司产品隆胸的法国女性接受“拆弹”手术,将劣质硅胶取出。他们担心这种劣质硅胶会在人体内破裂,进而引发炎症。
  法国劳工、就业与卫生部在一份声明中说,政府将出资让女性接受硅胶移除手术,预计投入6000万欧元(约6亿人民币)。但受益者仅限于那些乳腺癌手术后因需修复乳房而植入PIP公司硅胶的女性,那些纯粹“为美而美”的女性则无缘政府资助。
  法国PIP隆胸硅胶受害者组织看到这份声明后异常愤怒,她们要求政府一视同仁,所有受害者都要重新植入新的替代品,包括 那些仅仅因整容而做隆胸手术的受害人。
  “这个声明令所有人都感到愤怒,它只是个烟雾弹。”法国PIP隆胸硅胶受害者组织负责人亚历山德拉.布拉谢尔说,“尽管不会引起癌症,但植入工业硅胶肯定是危险的。国家不该仅仅把这些硅胶移除,而把剩下的事情交给女性们自己去做。”
  许多做过乳房整形手术的女性在法国卫生部门前抗议游行,她们指责政府行动不力。据悉,法国拥有全欧洲规模最大的化妆品和整形美容产业,估计有40万至50万名法国女性接受过隆胸手术。
  与法国政府态度截然不同,同样深陷“隆胸风波”的英国政府显得格外“冷静”。
  英国卫生部首席医疗官萨莉.戴维斯说:“经手术植入PIP硅胶的女性不应盲目担忧。尚无证据表明,这家公司的硅胶与患癌风险提升或硅胶破裂风险增大存在关联。”戴维斯同时强调,移除手术本身也存在风险。
  英国卫生大臣安德鲁.兰斯利12月23日也公开表示,没有确切证据表明PIP制造的乳房填充物致癌,也没有证据证明这种填充物同其他的相比破裂的可能性高出许多。“因此,没有什么安全隐患使得人们非要做移除手术不可。”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过去12年里PIP共向全球整形机构出售乳房填充物产品30多万件。在英国有4万到5万名妇女使用了这种产品。
  曾使用了PIP硅胶的英国女子帕特.季米特里里乌说:“我认为,每名接受类似隆胸手术的女子都应去检查,移除硅胶比总是担心它在身体里破裂要强。”
  曾是一名肉贩
  “隆胸危机”愈演愈烈,核心人物让-克洛德.马斯却仍然是神秘莫测。
  PIP公司律师伊夫.哈达德表示:“PIP的产品不是市场上唯一出现问题的硅胶。事实是,每一例隆胸手术都存在一定风险。” 按他的说法,公司创始人让—克洛德.马斯现在法国境内,但不愿就这一事件公开回应媒体。
  12月21日,国际刑警组织发布了一张 “红色”通缉令,马斯的本真面目只能从通缉令上一探究竟。两张嫌疑人照片显示,马斯秃头、蓄须,一张照片中戴眼镜,一张中不戴眼镜。
  国际刑警组织网站发布的资料显示:马斯生于1939年5月24日。巴黎整形医师帕特里克.巴拉夫说,他1981年结识马斯,但从未用过PIP公司产品。“他(马斯)没有医学背景,从事隆胸硅胶生意前曾是一名肉贩,卖火腿和香肠。”
  按国际刑警组织的说法,哥斯达黎加是以涉嫌“侵犯他人生命与健康”罪名通缉马斯的。不过,据法国媒体12月24日报道说,国际刑警组织已出面澄清,对让-克洛德.马斯发出“红色逮捕令”是由于他在哥斯达黎加受到有关酒后驾车的指控,与目前来势汹汹的“隆胸危机”无关;而且让-克洛德.马斯今年6月就已经上了通缉榜单,只是“隆胸危机”之前并没有人关注他。
  隆胸硅胶竟是工业硅胶
  经马斯一手创建的PIP公司,1991年成立,总部设在法国南部。公司曾是全球硅胶植入物生产的领先者之一,一度成为全球第三大硅胶植入物生产商,年产量约为10万件,其中超过80%出口国外。
  英国媒体报道,PIP公司为大幅节省成本,制造隆胸硅胶时使用了便宜十分之一、并且没有得到法国卫生部门批准的工业硅胶。这种硅胶应该用于制造电脑、炊具和床垫,而不能医用。不过,销售这种工业硅胶填充物,PIP公司每年多赚8. 4亿英镑。
  法国《解放报》也报道,使用PIP公司生产的隆胸硅胶产品的法国妇女中已有8人患癌症,去年有一人因此死亡。
  事实上,早在2000年,美国药监局已发现PIP假体问题。而2010年3月,PIP公司就因生产的隆胸硅胶破裂率太高,而被法国健康产品卫生安全局召回,公司因此进入破产清算阶段。在此之前,PIP公司共向全世界整形机构出售隆胸硅胶产品30多万件,可能波及全世界数十个国家的数以万计女性,其中大部分为南美和西欧女性。
  路透社12月23日引述法国PIP隆胸硅胶受害者组织负责人亚历山德拉.布拉谢尔的话:“现在不仅是法国关注这件事情,全世界潜在受害者人数可能达到30万至40万。”布拉谢尔说,当前,已经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女性与她取得联系,委内瑞拉、巴西等地也有问题报告。
  英国至少有250名接受过隆胸手术的妇女将就PIP劣质隆胸硅胶一事联合起诉为她们做手术的整形机构。虽然受害者更想起诉PIP公司,“但是它已破产,既没有钱,也没有资产”。
  法国政府已经为此设立了一个特别小组,专门调查这一指控。自从发现PIP公司生产的隆胸填充物有害人体健康之后,已经有523名妇女清除了填充物。
  落户中国两年
  巴西卫生部门表示,该国已有2. 5万宗植入PIP隆胸硅胶个案,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收到投诉。阿根廷卫生部门官员也表示,有关PIP隆胸硅胶致癌的“证据不足”,但是建议感到担忧的女性去咨询医生。
  长期以来,阿根廷、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南美洲国家因提供价格优惠的整容手术服务,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光顾。但这些国家从2010年4月开始禁止进口隆胸硅胶。
  “隆胸危机”发生后,中国《法制晚报》记者也立即对中国隆胸整形市场进行调查。据该报报道,PIP生产的硅胶其实早已登陆中国市场,商品名为“宝丽贝”。
  目前,诸多整形医院以使用这种硅胶打广告,一些网站甚至在宣传中援引“专家”的话称其为世界上最安全、最有保障的隆胸假体。据悉,法国PIP公司生产的硅胶乳房假体在国际市场上属于低价产品,行销66个国家。PIP产品在我国市场亦有销售。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资料显示:PIP在2009年4月8日就获得批准,有效期至2013年。注册代理为深圳市维恩杰科技有限公司。据了解,PIP公司产品在批准后就开始在国内销售。
  据《法制晚报》报道,在某医院激光整容中心,医院提供的产品信息和价目表上并没有法国PIP公司的产品。
  医院的贾医师表示,医院的价目表刚刚更换,之前有过这款产品。贾医师说,不建议消费者做这款产品,因为之前有消费者反映该产品手感稍硬。但是如果消费者坚持要做的话,医院也可以做。而产品均为之前库存的产品。手术价格在6万左右。
  深圳市维恩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邢刚在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PIP假体致癌的说法尚无定论,他保证进口到中国的全部为正规货。
  邢刚说,PIP申报的产品型号是6300,但由于面临同类产品的竞争,PIP公司首席执行官在没有得到法国卫生部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更换了为某些特定地方生产的乳房假体。深圳市维恩杰科技有限公司在购买PIP产品的时候已经和法方协商好,中国购买的都是6300,并称,到现在为止,国内所有使用PIP产品的人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硅胶隆胸安全性仍有争议
  世界上首例利用硅胶乳房假体进行的美容整形手术是在1963年施行的。当时人们觉得硅胶乳房手感自然柔和,隆乳效果好,手术也比较简单,因此受到医生和女性的欢迎。仅美国就有100万~200万名妇女做过这种隆胸术,估计全世界每年有9万~10万名妇女用硅胶假体隆胸。
  据有关资料统计,女性隆胸纯粹为完美形体的占到80%,真正出于乳房切除后医疗效用的比例反倒很低。
  1990年之前,全球对硅胶埋植手术的投诉非常罕见。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该手术缺乏安全性的消息不断曝光后,硅胶术后破裂、死亡等其他问题的投诉骤然上升。
  不少医学界人士指出,硅胶对健康的危害是慢性的,难以短时间内看出。德国科学家曾对大约200名做过隆胸手术的妇女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证实硅胶作为乳房填充物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安全持久,而且硅胶会渗透扩散,对肝造成损害。
  研究表明:1/ 3以上的妇女在手术几年之后隆胸就会出现缺陷,至少需要再手术一两次替换填充物。而所谓隆胸效果完美无缺 的妇女中,有1/ 3的肝部发现有硅,并对免疫系统造成了影响,使这些妇女的固有隐疾更容易发作,许多人说她们得了风湿病、四肢有烧灼感或发痒。
  但关于硅胶隆胸安全性问题的争论焦点还是在致癌的问题上。2010年6月,美国医学会一个由13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公布了对此问题的研究结果:虽然没有迹象表明硅胶必然致癌,但硅胶隆胸的确可以引起一些相关的疾病。
  中国的“隆胸风波”:奥美定事件
  2004年前后,中国也曾爆发过一场“隆胸风波”,那就是闹得沸沸扬扬的“奥美定事件”。
  奥美定,化学名称为“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俗称“人造脂肪”。 曾经被广泛用于注射隆胸、隆颊、隆臀等美容手术。
  1999年12月15日,经国家药监局监测认证后生产,奥美定作为无毒,环保,低排异性的新人造脂肪在我国投入使用。2000年正式投入批量生产。
  此后,奥美定被大规模应用在整形美容行业,从简单的隆鼻,隆太阳穴,到大一些的隆胸、丰臀,及各种软组织凹陷的填充。奥美定作为液态注射材料,见效快,效果明显,短时间内就风靡全国。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底2000年初至今,广东地区共有10万人次接受了注射式丰胸。
  但是在国内广泛使用了之后,其弊端也纷纷表现出来——它在人体内分解成单体之后,对人体的损害极大,会影响到神经系统,损伤肾脏,对生命循环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这种物质列为可疑致癌物之一。
  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05年11月,共收到有关不良反应报告183例。
  2006年4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出决定,撤销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用)医疗器械注册证。从即日起全面停止其生产、销售和使用。
  “奥美定事件”引发了中国整形美容市场的一场“灾难”。
其他文献
“温水煮青蛙”式腐败对基层官员最具渗透性。中国是个人情大国,逢年过节都得“走动走动”,红白喜事都得“表示表示”,亲戚朋友找上门也不能太不近“人情”。于是,本该严辞拒绝的,却在一次次的“盛情难却”和“下不为例”中,拆除了应有的防线。  这不由让我想起基层纪委的一段亲身经历。那是在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的“第三阶段”,即“清理财供吃空饷人员”阶段。我作为“清理财供吃空饷人员”工作检查组组
北京市公交集团对外公布将开通定制公交平台,这意味着上班族只要在平台上提出自己的出行需求,公交部门就可以据此开行“居住区—工作地”一站到达的商务班车,并保证一人一座,费用不到出租车的15%。  吉林:  公安专段号牌9月1日取消  吉林省公安厅决定取消全省“吉O”段公安专段号牌。9月1日后仍悬挂公安专段号牌的,依法暂扣车辆牌证,对驾驶人予以罚款2000元、记12分。  中宣部:  不得使用国企资金捧
为了及时跟踪中国和日本的社会最新动态,我在中国和日本的社交媒体上都注册有账号,基本每天都看,中国是微博和微信,日本是现在比较流行的Line。  两相对比,我发现,在中国看社交媒体最让人烦心的事之一,就是“负能量”太多,嘲讽太多,谣言和诽谤太多,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愤世嫉俗。朋友之间因此常常互相笑言,珍爱生命,远离微博。  微博和微信上,最频繁出现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八卦和幸灾乐祸的评头论足,然后就是
“地球、氨基联盟已经向硅基2星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一个月之内向地球和氨基3大星球开放矿物采集权,否则我们将采取必要措施,包括武力打击。”画面上,一颗巨大的绿色星球正被几十艘宇宙飞船所包围。  看完这一切,我叹了口气,看来,几十年来无数人全力阻止的野蛮扩张还是开始了。  事情要从几百年前说起。450年前,美国宇航局发射的“采集者”飞行器在太阳系搜集太阳发散的粒子时,外壳附着了未知微生物。当飞行
徐匡迪于1992年开始担任上海市副市长,1995年2月任上海市市长,同年7月,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中国首位“院士市长”。到2001年12月,徐匡迪自上海改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上世纪90年代,也是上海从传统工业基地向经济中心城市转型的艰难时代。建立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政府管理体制、大规模土地批租、教育医疗等制度的改革都在上海内外有过不同声音。  不过,在邓小平“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
中国文学经典之作《西游记》中充满了孙悟空孩子般的游戏情节。借宿高老庄时,听到有妖怪就手痒,“要抓几个妖怪耍耍”;在车迟国,假扮三清道人,用尿当作圣水骗几个妖怪喝;变成牛魔王的模样让红孩儿喊“父亲”而沾沾自喜;猪八戒被妖怪抓取,他不急于解救,却扮作勾魂鬼,骗出猪八戒的私房钱;在平顶山玩“装天”的把戏骗精细虫、伶俐鬼的宝贝……西天取经一路虽然充满艰辛的打斗,时而伤痕累累,气氛却轻松乐观,都得益于孙悟空
又到了8月15日- - -日本宣布战败的日子。平日无缘于媒体报道,又总是想在媒体那里露脸的几个连右翼都算不上的日本老人,穿上日俄战争时的军服,从日常积攒下的一点存款中,拿出一些给来暂时“应征”入伍的中年人,让他们穿上二战时的军服,拿上借来的几支拍电影时使用的三八步枪,自己则配上一把重量不足三两的“军刀”,在15日12点前的一个小时,开始在靖国神社门口的广场上,操练这支由七零八落的人组成的“日军”。
宁吉出任国务院研究室主任  男,汉族,1956年12月生于安徽合肥,籍贯山西夏县,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  1974~1978 在安徽省广德县插队落户,曾任生产队、大队基层干部;  1978~1982 在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1983 机械工业部河南新乡机床厂工作,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  1983~1988 在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计划系攻读硕士
表嫂从乡下来,带过来一大包子青嫩的玉米棒子。我感到很惊讶,要知道这嫩玉米刚上市,大的卖2元,小的都要1. 5元,带这么多……?表嫂说,来城里,没啥拿,咱那儿种这东西。我趁机问她种了多少。她说30亩。她说村里能干活的人大都出去了,地都撂荒了,没人种。你表哥一下子包了30亩地。虽说都是半山坡地,但今年长势还不错。  原来如此。我说现在这玉米刚能吃,你不会掰些嫩玉米来卖?她说,俺那儿谁要?一毛钱也没人要
“请问你吃几粒米饭?”服务生问。  “我吃五粒米饭。你呢?”男生小A问。  “吃两粒米饭好了。”女生回答。  2062年的餐厅,这是常见的真实对白。此时的超市,分类和五十年前差不多,有实体超市和网络超市,但也有了可预订的个性超市。个性超市就相当于是一个超级大冰箱,适合人数比较多的家庭或是公司,学校等。  超市中购物也不再大包小包。生鲜区菜肴类全部都是压缩成品,回家之后,只需打开包装,接触空气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