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倡导通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应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树立发展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和成长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启发诱导课堂质疑、积极组织实验探索等策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化学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在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新课程理念的贯彻执行离不开课堂教学。化学作为高中的主要学科,在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以“寓教于乐”来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是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探索切实可行的策略对于构建高效课堂尤为必要。
  一、灵活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高中化学课程的许多内容有很强的概念性、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难免觉得内容“干巴巴”的。因此,要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师应该紧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创设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枯燥的化学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引导学生展开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从而在轻松、和谐、愉悦中掌握化学知识。在介绍“酸雨的危害”时,我们给学生播放了酸雨过后,故宫太和殿的台阶栏杆上模糊不清的精美浮雕花纹,因河流、湖泊水体酸化大面积死亡的鱼虾,2003年酸雨过后四川奉节县12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等视频,以历历在目的情境给学生清晰的第一印象,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疑问自然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浓厚兴趣积极投身到新知识的探究中,课堂教学效率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下显著提升。
  二、启发诱导课堂质疑,培养学生探究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只有让学生形成质疑、释疑的意识和习惯,高中化学学习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进而有效完成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反复研究学生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善于发掘化学知识的疑问之处,给学生创设质疑的环境、空间和平台,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散思维,多向思维,多反思、多质疑。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导学生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问题,启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教学“溶液的酸碱性”后,我们启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①在实际应用中为什么要引入pH?②pH与溶液的酸碱性有什么关系?③测定溶液pH的方法有哪些?④常见pH试纸有几种,各有何特点?结合学生的这些疑问,我们及时组织探究。利用学生提出的疑问组织教学探究,增加了学生的情感投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学会思考合理性,掌握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对于培养学生生疑、设疑、释疑的良好探究习惯具有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积极组织实验探索,激发学生动手动脑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着重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情感的激发。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能力,组织学生对化学规律的实验探索,突出实验的设计过程和规律的探索分析,以此渗透化学探究思想,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灵,张扬自己的个性,释放自己的潜能,优化化学实验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的促进功能。例如“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水溶液的碱性强于NaHCO3”是《钠、镁及其化合物》一节的结论,我们通过规划和筛选,将其转化为学生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仪器、确定实验场所,实验探究检测氯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并阐述实验原理,论证实验结论。这种实验方式没有先例可循,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亲自动手实验探索各抒己见,彼此启发,集思广益,引发灵感,由实验现象中抽象概括出科学规律特点和性质,得到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这种探索和发现活动,于潜移默化中奠定了学生遇到问题自觉动手动脑的思想基础,锻炼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敏捷性,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大有裨益。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是培育生命的艺术活动,构建高效课堂是挖掘学生学习情感趋向的过程。只要我们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多动脑、多探究,就一定能使学生开放自己的心灵,弘扬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实现高中化学课堂教师高效的“教”与学生高效的“学”的完美统一,促进高中化学学习中的情感共鸣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娟.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数理化解题研究》2011年第08期
  [2]康荣光.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新课程(中)》2012年第04期
  [3]陈维香.浅谈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中国校外教育》2012年第05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不同国家的文化渊源决定了双语教学的定义和模式的不同。我国对双语教学模式的研究依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借鉴了国际上主流的四种双语教学模式,分析了我国实施双语教学的特
本文在武汉城市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上,提出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的核桃广受人们的青睐。因而,近年来核桃的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升高。核桃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人体需
教学改革,既给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在高中物理新课标下,教师需结合课标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敢于打破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做到与时俱进。同时,教师还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一、把握课标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由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
【摘 要】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提高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是需要我们初中音乐教师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从激发兴趣,注重方法两个层面来说明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方法是学生学好音乐的关键。  【关键词】音乐;欣赏;兴趣与方法  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及其表现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从
一、主题与背景  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于英语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认为英语难学。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呢?针对这种心态,在英语课堂的导入部分我都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得学生能够沉浸于课堂氛围中。从而让英语课堂从开头到结尾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情景与描述  初中英语8A中的第六单元“Natural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型学习方式下的师生关系与师生地位问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是多边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师生是平等互助关系,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要让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