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为何干旱?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wowangzhe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旱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旱灾对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他各种自然灾害之总和。中国更是一个多旱灾国家,从远来说,秦汉至明清的2000多年间,大、小旱灾多达1022次;从近来说,2011年上半年一场大干旱席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北半球国家。通过重建全球古气候,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尤其是中国北方干旱气候的成因。那么,我国北方干旱气候究竟始于何时?今后的趋势又将如何呢?
  中国北方干旱气候始于何时?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陈旭院士、樊隽轩研究员长期关注古气候的研究,他们分析了自寒武纪(距今5.42亿年)以来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数万个古气候敏感沉积物的资料点,撰写了《显生宙全球古气候重建》一书,重建了全球古气候。
  显生宙是指从寒武纪以来有大量生物化石出现的时期,包括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因为从寒武纪始,生物逐渐向较高级的发展阶段进化,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故称显生宙。
  地史时期的古气候带的分布主要受南、北极冰盖或联合大陆的形成和发展所控制,如南、北极为冰盖或寒带为主导的冰期或冷期时,地球上纬向气候分带就明显;而联合大陆为主导的暖期时,全球纬向气候带的格局就被打破,导致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了似热带区。
  从距今1.6亿年的晚侏罗世起,南、北极已为寒带区,所以我国北方从那时起也就处于北纬30度的干旱带,在这一地区的漫长地质时期的地层中发现了许多指示干旱气候环境的蒸发盐、钙质壳等。到了距今2000万至500万年的中新世,南、北极仍为寒带,虽未形成今天的大范围冰盖区(距今250万年以来地球进入了第七次冰期,南、北极形成了冰盖区),但全球纬向气候分带仍很明显,我国北方仍为干旱区。
  北方气候发展趋势
  在距今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西藏碰撞、拼合而形成青藏区时,由于地势不高,印度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还可以到达我国西北地区,后来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挤压,致使青藏高原不断隆起,阻挡了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进入,从而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干旱。另外,随着高原的升高,高原季风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无论冬夏都干旱少雨。而且随着高原不断升高,这种不利影响只会越来越大。
  地球在距今250万年时进入了大冰期,也加剧了我国北方的干旱。在大冰期时间里又可根据气候冷暖不同而分成许多小的冰期和间冰期(即相对温暖期)。在冰期里由于气候寒冷,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风大、沙尘暴多,沙尘在甘肃、陕西、山西等地黄土区沉积下来的黄土层就厚;而间冰期气候较温暖潮湿,发生沙尘暴少
  而小,在黄土区沉积下来的黄土层就薄,加上有植物生长,所以黄土层就变成含有机质较高、颜色较深的古土壤层。
  我国黄土区在世界上是范围最大、沉积黄土最厚也是黄土地层年代最连续的地区。在距今250万年至150万年间,我国北方黄土区沉积了10层黄土层(代表冰期沉积物)和10层古土壤层(代表间冰期沉积物),平均每10万年为一冰期和间冰期周期。此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温差不大,气候温暖潮湿,降水量每年可达600~700毫米(比现在多100~200毫米),沙尘暴也不强,每百万年才沉积1.7米厚的黄土层,植物也较茂盛;距今150万至70万年间,沉积了15层黄土和古土壤层,多数以4万年为一冷暖周期,少数为10万年或2万年为一周期。此时期气温较低,降水减少,沙尘暴增多、增强,每百万年沉积的黄土增至3.1米厚;从距今70万至1.1万年间,共沉积12层黄土和古土壤层,分别以10万、4万或2万年为一周期,这一时期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沙尘暴更多、更强,每百万年沉积黄土高达5.5米厚。也就是说,250万年以来我国北方气候是在逐渐变冷、变干,黄土层的厚度也在增加。
  距今1.1万年至今,地球进入间冰期,故气温稍高,沙尘暴稍减弱,平均每百万年沉积黄土只有3米厚,但从这1.1万年以来,气候也是趋向干旱,如20世纪50~6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每年扩展1560平方千米,发生沙尘暴5~6次;70~80年代,每年扩展沙化面积1200平方千米,沙尘暴每年13~14次;90年代以来,每年扩展沙化达2460平方千米,沙尘暴23次。近年沙化更已逼近北京。当然,这除了气候因素外也有人为的因素。
  如今地球正处于较温暖、潮湿的间冰期,按以前气候演变规律,在不久之后将进入冰期,但到底何时进入众说纷纭。外国学者绘制过未来10万年气候变化预测图,根据该图,再过三四千年,现代间冰期才会结束而进入新的冰期。而我国科学家则认为,由于人类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能导致间冰期延长几千年。与之相反的是,2008年俄国学者推测50年后地球将进入冰期,并认为受灾居民将占全球人口的80%。究竟孰是孰非,确实难定。
  地球变冷、变干比变暖危害更大,因其不利动植物繁衍。如4世纪前后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变冷,就引起中亚各民族南下或向西大迁徙,若冰期真的来临,后果恐不堪设想。
其他文献
英国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接受教育越少的人往往更易较快衰老。DNASJE据显示,和那些有大学学历的人相比,没有大学学历的人成年后细胞老化得更快。一个人的健康与其社会经济地位有紧密的关系,这个理论在医学界早已经建立。但是新的研究显示,和收入与社会经济地位相比,接受教育对一个人的长期健康有更大的决定作用;接受教育能让人活得更为健康。     鸟儿学舌或因紧张    鸣禽学舌现象并不罕见,但对形成这一现象的
1966年4月14日,在台湾花莲县秀林乡的一座寺庙里,一个名叫“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后改名“慈济功德会”)的慈善组织成立了。  组织的发起人证严法师是一位在当地清修的比丘尼,与寻常出家人依附施舍的生活方式不同,证严法师一直坚持不受供养,而是靠自己种地、织毛衣、缝布鞋、做蜡烛等方式维持生计。  尽管生活贫苦,证严法师却从未放弃蒹济天下的理想,“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便是在这样一种信念中间世的。所谓“
偕老同穴是一种美丽的海绵动物。它分布于日本、菲律宾附近海域,西太平洋地区及印度洋一带。体长通常为30~60厘米,有的可达1米多。偕老同穴的外形为灯笼形的篮状结构,由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玻璃丝样的骨针纵、环交叉编织而成。  偕老同穴的“篮子”里常居住有一种小虾,它们从幼时就一雌一雄相伴进入偕老同穴中空的中央腔内“幽会”,把那里当成安全舒适的安乐窝。但是,随着它们身体逐渐长大,就无法从海绵体内钻出来了
从哈佛不招“神童”谈起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和“神童”。“神童”最终成为成功人士的几率有多高?英国米德尔克斯大学36年间跟踪调查210名“神童”,结果仅3%的人最终功成名就。与之相呼应的是一个极端个案。哈佛大学一名心理学教授在儿子塞达斯身上进行“培养试验”,孩子一出生就教他认识英文字母,用各类教科书取代玩具。“早教”在塞达斯6个月时就见效,他能读出26个英文字母,此后2岁看懂中学课
如果你生活在大城市里,是不是曾抱怨过房子买不起、车子开不快、孩子上学难?大城市的生活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美好。本期让我们一起聚焦城市病,细数城市快速成长给人类带来的困扰。  中国进入“城市型社会”  百科知识:目前中国的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如何?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哪些城市爆发了大规模的城市病?  答:早在2010年底,中国城镇人口比例是49.68%,已然将近50%。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到2
海豹共有大约19种,主要分布于北冰洋、太平洋、北大西洋以及地中海等地,在寒冷海域更为常见。海豹是一个在远古时代从陆地重新适应海洋生活的食肉动物类群,与海象、海狮等同隶属于鳍脚目。不过,海豹既没有海象那样的獠牙,也没有海狮那样的外耳壳,而且它也不像海狮那样主要靠较长的前肢的运动游泳,而是借后肢的运动在水中游动。它的两个后肢掌心相对,与鱼的垂直尾鳍的运动方式相同,靠左右摆动前进。  鳍脚目动物平时生活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柔美悠扬的旋律与上海滩“金嗓子”周璇的配唱,使人陶醉于十里洋场的繁华盛景之中。1937年底的法租界一片莺歌燕舞,而外围的华界却身处日军冰冷刺刀的统治下。人们习惯将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时间称为“上海孤岛时期”。作为“国中之国”的上海“孤岛”,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  孤岛时期的血雨腥风  1937年8月13日,日军扩大了在华的
日本暴力团(黑道)一向在人们心中充满神秘。据日本警视厅统计,日本目前共有3380个大大小小的暴力团,其中24家最大的暴力团都是身份公开的“合法团体”,“它们的总部都设在大城市黄金地段,下属成员也都在胸前挂着身份牌和公司徽章,就像大公司一样”。一些暴力团甚至开始模仿公司进行现代化管理,如山口组就有一套“奖学金”制度,成绩优秀的成员可以派到欧美国家留学,学成归国后会被委以重任,享受高薪待遇。  “亚酷
最近几年的统计表明,目前全球已知岛屿争端总数高达60余例。倘若以二战为时间节点,可以把这些岛争大致分为两类。二战前的岛争基本属于传统岛争,它们以现实利益为导火索,以司法仲裁、武力争夺、外交协商、共同开发为主要解决手段。二战之后的岛争比较特殊,数量仅占全部岛争案例的10%左右。虽然单一的、整合的、静态的传统岛争仍是主流,但岛争朝多元化、碎片化、动态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特殊岛争因切合当下社会的行为模式
人类肥胖威胁粮食安全  英国研究人员在分析了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发表的数据后,对全球人口日益肥胖的现象发出警告,称如果不采取有效对策,将对粮食安全构成“主要威胁”。数据显示,全球成年人体重合计2.87亿吨,其中1500万吨出自体重超重。体重越重,需要的能量越多。多余体重对世界粮食能量需求的影响相当于新增10亿人口。全球十大“最重”国家依次是:美国、科威特、克罗地亚、卡塔尔、埃及、阿联酋、特立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