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玩具总动员》在世界动画电影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皮克斯工作室的开山之作,皮克斯公司从创业之初就一直秉承着在技术叙事等多个领域的开拓创新精神,这点在《玩具总动员》中更是彰显无遗。《玩具总动员4》的成功更让电影周边玩具产品的营销模式变得更加多样丰富。本文主要基于《玩具总动员4》这部动画电影来分析玩具行业的营销新模式。
关键词:《玩具总动员4》;玩具行业;营销模式
《玩具总动员4》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动画电影,影片中各个玩具人物的设定也让不同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人物情感。胡迪、巴斯等动画玩具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这部影片最终映射出的事一种独立的人格精神,尤其是影片中当牧羊女出现后,整个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永不放弃和价值探索的创新精神最终让牧羊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天地。整部影片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不忘初心。
一、《玩具总动员4》的内核与蕴意
(一)文化传统的延续
《玩具总动员4》这部动画电影的导演是著名的动画导演约翰拉塞特,他的创作理念从《玩具总动员》第一部起就没有改变,他想要在整个动画电影中融入思考和情感,所有的故事主线都是围绕情感的展现而逐步推演。他说过《玩具总动员4》是要让公众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享受。动画电影不能被技术所限制,应该发挥动画技术本身的特点,设计出更加吸引观众的情节和角色。但无论技术如何,《玩具总动员4》的主线从未改变,《玩具总动员4》是一部关注孩子陪伴、关心孩子成长和变化的故事电影。这个主题从未改变也从未偏离,他时刻提醒观众要铭记自己的初心与理想,勇往直前,砥砺前行。
(二)技术创新与情节主线
《玩具总动员4》在情节设计和技术革新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情节设计方面融入了新的人物和事件,不仅延续了原来几部中的成人式说教和幽默风格,而且加入了新的叙事方式,让整个影片在人文情感传递上更具新意。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应用,《玩具总动员4》在3D模型渲染和视觉效果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Renderman这种高效渲染技术的出现让《玩具总动员4》在观看时候的视觉体验更加真实和震撼。但难能可贵的是《玩具总动员4》虽然在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影片并没有成为一堆特效的堆砌。皮克斯公司仍然强调情节和人物情感主线的重要性。
二、《玩具总动员4》的周边玩具新营销
玩具的创新和营销不能只关注实物和技术的创新,更多是要发挥玩具的陪伴作用,让玩具成为孩子生活的陪伴,成为体验大人爱与关怀的一种载体。所以玩具的营销创新核心是要赋予玩具本身更多的情感联系和情感共鸣。
(一)将玩具打造成有故事的朋友
首先是要讲玩具打造成具有故事有内涵的好朋友,在《玩具总动员4》中胡迪、巴斯等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已经深入人心。在打造这些动画人物的周边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在玩具的动作表情以及设计方面融入成人和孩子对这些玩具的情感寄托。让这些玩具不仅仅是玩具这么简单,而是有更多的情感展现和情感纽带,让玩具成为成人和孩子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让玩具具有性格,能够更好的关注孩子的情感陪护。
(二)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创造成长体验
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发挥玩具的情感体验,比如可以通过在线游戏和线下玩具实物的结合,让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能够实施的通过线上渠道与后台智能系统互动。关于这点技术已经不是难题,更多的是智能玩具的设计要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思维来设计玩具后台,而应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挖掘来明确孩子的需求点。再根据这些需求点来设计相应的玩具功能。让玩具在玩的同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寓教于乐,增强玩具的情感体验。
(三)创造故事分享平台实现社区营销
分享是一种更好的营销方式,当前互联网时代最好的营销模式莫过于社区营销。社区营销的前提是要找到一个平台来让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硬件设备为载体,让《玩具总动员4》的共同爱好者能够聚集在平台上,随时交流互动,并且分享他们与玩具之间的故事和情感。这种在线社区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社区营销做好用户基础,在打造完成社区平台后就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后续的产品营销。在这一点上《玩具总动员4》的营销团队就做的很好,通过电影杂志以及很多线下活动的举行让成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基于玩具的情感交互,让《玩具总动员4》的周边玩具销售突破了纯粹的玩具实物概念,延伸到了情感陪伴和情感共鸣的高度。
三、总结
关于玩具行业新营销,不能只是瞄准玩具的技术含量和外观设计,应该更多的注重玩具本身能够融合的情感纽带和故事内涵。孩子们对于玩具的依托不仅是对于玩具功能性和好玩性的体验,更多的是玩具背后成人对他们的情感关注和情感维系。所以玩具行业未来的营销重点应该更多关注玩具的内涵与意义,让玩具真正成为有故事、有内涵的情感陪护使者。
参考文献:
[1]王文璧. 开创玩具营销新局面[J]. 玩具世界, 2008(5):6-6.
[2]Lindemann. 組合营销, 德国玩具销售新趋势[J]. 中外玩具制造, 2009(04):41-42.
[3]任丽青, 杨青泉. 《玩具总动员3》的情感表达和社会隐喻[J]. 电影文学, 2010, No.523(22):28-31.
[4]满围儿. 《玩具总动员3》皮克斯帝国的商业转型[J]. 南方人物周刊, 2010(26):88-88.
关键词:《玩具总动员4》;玩具行业;营销模式
《玩具总动员4》是一部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的动画电影,影片中各个玩具人物的设定也让不同观众能够感受到不同的人物情感。胡迪、巴斯等动画玩具形象也已经深入人心,受到不同年龄观众的喜爱。这部影片最终映射出的事一种独立的人格精神,尤其是影片中当牧羊女出现后,整个影片在故事情节上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永不放弃和价值探索的创新精神最终让牧羊女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梦想天地。整部影片无时无刻不在告诉人们要热爱生活,不忘初心。
一、《玩具总动员4》的内核与蕴意
(一)文化传统的延续
《玩具总动员4》这部动画电影的导演是著名的动画导演约翰拉塞特,他的创作理念从《玩具总动员》第一部起就没有改变,他想要在整个动画电影中融入思考和情感,所有的故事主线都是围绕情感的展现而逐步推演。他说过《玩具总动员4》是要让公众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情感和享受。动画电影不能被技术所限制,应该发挥动画技术本身的特点,设计出更加吸引观众的情节和角色。但无论技术如何,《玩具总动员4》的主线从未改变,《玩具总动员4》是一部关注孩子陪伴、关心孩子成长和变化的故事电影。这个主题从未改变也从未偏离,他时刻提醒观众要铭记自己的初心与理想,勇往直前,砥砺前行。
(二)技术创新与情节主线
《玩具总动员4》在情节设计和技术革新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在情节设计方面融入了新的人物和事件,不仅延续了原来几部中的成人式说教和幽默风格,而且加入了新的叙事方式,让整个影片在人文情感传递上更具新意。同时由于新技术的应用,《玩具总动员4》在3D模型渲染和视觉效果方面有了更大的提升,Renderman这种高效渲染技术的出现让《玩具总动员4》在观看时候的视觉体验更加真实和震撼。但难能可贵的是《玩具总动员4》虽然在技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影片并没有成为一堆特效的堆砌。皮克斯公司仍然强调情节和人物情感主线的重要性。
二、《玩具总动员4》的周边玩具新营销
玩具的创新和营销不能只关注实物和技术的创新,更多是要发挥玩具的陪伴作用,让玩具成为孩子生活的陪伴,成为体验大人爱与关怀的一种载体。所以玩具的营销创新核心是要赋予玩具本身更多的情感联系和情感共鸣。
(一)将玩具打造成有故事的朋友
首先是要讲玩具打造成具有故事有内涵的好朋友,在《玩具总动员4》中胡迪、巴斯等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已经深入人心。在打造这些动画人物的周边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在玩具的动作表情以及设计方面融入成人和孩子对这些玩具的情感寄托。让这些玩具不仅仅是玩具这么简单,而是有更多的情感展现和情感纽带,让玩具成为成人和孩子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媒介,让玩具具有性格,能够更好的关注孩子的情感陪护。
(二)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创造成长体验
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发挥玩具的情感体验,比如可以通过在线游戏和线下玩具实物的结合,让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能够实施的通过线上渠道与后台智能系统互动。关于这点技术已经不是难题,更多的是智能玩具的设计要符合孩子的成长特点,不能完全按照成人的思维来设计玩具后台,而应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的挖掘来明确孩子的需求点。再根据这些需求点来设计相应的玩具功能。让玩具在玩的同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寓教于乐,增强玩具的情感体验。
(三)创造故事分享平台实现社区营销
分享是一种更好的营销方式,当前互联网时代最好的营销模式莫过于社区营销。社区营销的前提是要找到一个平台来让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硬件设备为载体,让《玩具总动员4》的共同爱好者能够聚集在平台上,随时交流互动,并且分享他们与玩具之间的故事和情感。这种在线社区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社区营销做好用户基础,在打造完成社区平台后就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后续的产品营销。在这一点上《玩具总动员4》的营销团队就做的很好,通过电影杂志以及很多线下活动的举行让成人和孩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基于玩具的情感交互,让《玩具总动员4》的周边玩具销售突破了纯粹的玩具实物概念,延伸到了情感陪伴和情感共鸣的高度。
三、总结
关于玩具行业新营销,不能只是瞄准玩具的技术含量和外观设计,应该更多的注重玩具本身能够融合的情感纽带和故事内涵。孩子们对于玩具的依托不仅是对于玩具功能性和好玩性的体验,更多的是玩具背后成人对他们的情感关注和情感维系。所以玩具行业未来的营销重点应该更多关注玩具的内涵与意义,让玩具真正成为有故事、有内涵的情感陪护使者。
参考文献:
[1]王文璧. 开创玩具营销新局面[J]. 玩具世界, 2008(5):6-6.
[2]Lindemann. 組合营销, 德国玩具销售新趋势[J]. 中外玩具制造, 2009(04):41-42.
[3]任丽青, 杨青泉. 《玩具总动员3》的情感表达和社会隐喻[J]. 电影文学, 2010, No.523(22):28-31.
[4]满围儿. 《玩具总动员3》皮克斯帝国的商业转型[J]. 南方人物周刊, 2010(26):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