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劳动教育的价值及教育体系的构建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wy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访谈、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就高中劳动教育的价值以及如何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进行探讨。实践结果表明,有效展开高中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力,而且有助于他们良好价值观念的培养,还能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基于此,从观念、实践、评价三个层面简要阐述高中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分别是坚持协同渗透劳动教育的原则、坚持家庭与学校一体化育人原则、坚持突出劳动教育价值导向原则。
   关键词:劳动教育;价值;教育体系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关于构建劳动教育体系的要求。新形势下,高中教育体系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除了做好文化课教育工作,还要重视劳动教育并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以此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将他们培养成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一、高中劳动教育的价值
   在传统的高中教育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以及教师将重心放在文化教育上,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优异的成绩,但是存在“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等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学校应重视劳动教育并有效落实这项工作。
   首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力。由于父母的溺爱,很多高中生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意识,甚至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劳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努力、踏实苦干等良好的意志力[1]。其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劳动教育,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劳动的不易,也认识到每一份职业都是平等的、光荣的,这样,他们就会尊重甚至敬畏每一份职业,包括农民、环卫工甚至收破烂的人,对从事基层劳动的人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同时,学生通过劳动教育真正理解了“付出就有回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2]。所以,对高中生展开劳动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再者,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可以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职业体验,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比如,让他们掌握做衣服的技巧或者做蛋糕的技巧,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这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换言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二、高中劳动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观念上,坚持协同渗透劳动教育的原则
   劳动教育不是班主任或者某个学科教师一个人的工作,仅仅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是遠远不够的,为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在观念上必须坚持协同渗透劳动教育的原则,类似于思政课程,即每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重视劳动教育并且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到,在历史、语文、德育等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劳动态度和观念的培养,而在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劳动技能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全科育人的方式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例如,美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手工劳动,如针织、设计;生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生物知识做蛋糕、甜品等。只有树立全科育人的观念,才能真正落实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
   (二)实践上,坚持家庭与学校一体化育人原则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校教育应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在高中劳动教育中,学校以及教师要积极渗透这一理念,坚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的育人原则,从而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育人体系。例如,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可以制定完善的值日生负责制,确保每一项值日任务落实到人,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责任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完善劳动课程,如学生普遍喜欢做衣服,教师可以开设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学习衣服的设计、裁剪、配色以及缝纫等,使学生掌握做衣服的技巧和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劳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做蛋糕比赛、做衣服比赛等竞赛类活动,又如充当交通小卫士、参加植树节活动等公益性活动[3]。其次,在家庭劳动教育层面,教师可以让家长给孩子安排一些日常家务劳动,如整理房间、做饭、扫地、洗衣等,还可以带领他们烘焙,改变他们“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尴尬现状,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农田里干农活。
   (三)评价上,坚持突出劳动教育价值导向原则
   教育评价有引领作用,在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理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发挥劳动教育的价值,学校以及教师应改变过去只关注学生成绩而忽视其他的局面,要坚持突出劳动教育价值导向的原则。具体来说,适当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劳动教育的占比,以此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以“劳动”为主体的奖项评选活动,如“劳动之星”等奖项的评选,从而达到以劳育美、以劳健体、以劳立德,使学生成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新时代青少年。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中学校以及教师要给予重视,在观念上坚持协同渗透劳动教育的原则,在实践上坚持家庭与学校一体化育人原则,在评价上坚持突出劳动教育价值导向的原则,从而构建立体的、完善的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包财林.创新高中劳动教育方式,助力学生全面成长[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3):86-87.
   [2]周丽红.普通高中劳动教育的项目化:建构机制与实施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1(Z1):67-71.
   [3]梁心玙,陆勇,蓝宇,胡颖毅.高中劳动教育实施途径:以南宁三中为例[J].广西教育,2020(44):32-34.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新课改对我国教学产生的良好影响,加之高中数学的难度升级,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育,才能更好地推行新课改的教育方针。而提问教学,便能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思路,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推动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就高中数学的课堂提问展开研究,并围绕如何提高该教学法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
多媒体因其强大的功能,被广大的教师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调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摘 要:通过微视频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将相对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声音等直观内容,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创造条件。拟结合初中化学教学的具体实际,从课堂辅助视频教学、化学实验视频教学以及远程视频教学三个方面,对化学微视频教学的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微视频教学;教学策略 
摘 要:阅读能力对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阅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想学好语文学科首先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后续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阅读策略和元阅读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训练展开深入分析,结合教学问题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阅读策略;元阅读策略;高中语文;教学训练   学生作为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参与人员,其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进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基于信息技术的微课开始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较大的学习难度
物理学科是人类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
摘 要: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及新课标已被提出多年,但一些高中古诗词课堂上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师充满功利性、不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等多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提出利用科学技术创设情境,降低学习难度、创新教学道路、开展拓展活动等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古诗词储备。   关键词: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及新课标已被提出多年,但是受学校、教师等影响,一些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高中教学必须要确保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更需要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对此,在当前阶段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时,
摘 要:借助QQ、微信等交互软件进行课外远程辅导,为初中物理学困生的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导方式,教师应该亲身实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这些软件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辅导。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困生;远程辅导;策略   初中学困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受家庭环境、学校教学和物理学科本身特点以及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学困生,因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导致教师无法一一对这些学生进
摘 要:教育者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有效提升了学习效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研究   一、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需要保证资源的高效整合与有序分类,不能将未经归类的教学资源直接堆砌成库,如此会为学习者查找资源与搜索资源带来难度,不利于教学开展,且为了方便学习者使用,需要设置检索功能以及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