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生活化材料创造艺术之美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教育家马斯洛)。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巧用生活化材料创造艺术之美作了系列探讨。
  【关键词】创意;游戏;美术;综合材料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美术活动离不开材料,丰富多样的材料不仅能激发幼儿创作的灵感和欲望,提升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也能让幼儿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萌发改造和美化周围生活环境的意识。于是,我决定利用多元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趨。
  一、综合性材料表现特点
  第一,丰富性。在绘画过程中,材料是其极为重要的绘画语言,基于多種材料进行绘画教学,能够确保绘画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在现阶段开展少儿美术教育工作时,当综合材料融入绘画教育不仅能够对幼儿绘画兴趣进行有效激发,同时还可以深入挖掘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通常情况下,幼儿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并没有固定的思维,教育人员不需要设立规则,确保绘画材料的多样性,进而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具有更多选择,实现幼儿绘画兴趣的进一步提升。
  第二,实践性。综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将其合理融入幼儿美术绘画能够为幼儿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通常情况下,使用不同类型材料所产生的效果具有很大程度的差异性,儿童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具体应用综合材料时,只有直接触摸,同时用心感受,才能确保对其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第三,创新性。幼儿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应用综合材料时,首先需要对其思想观念进行有效创新,明确认识传统绘画所具有的单一性。其次,需要进行材料语言创新,在具体实现艺术创作时,儿童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在一定程度内主导创作过程,儿童在具体进行创作时,不仅需要表现内容,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不同材料所具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通过科学应用不同材料进行不同创作形式的科学表现。
  二、教学中综合材料应用价值
  第一,激发幼儿绘画兴趣。通常情况下,不同材料的特点具有很大程度的差异性,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幼儿对于外界事物普遍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在具体进行绘画创作时,科学应用综合材料能够实现好奇心得到有效增强,进而使幼儿认识到绘画的美,确保幼儿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拓展思维。
  第二,培养幼儿想象力。利用传统的简笔画开展美术教学,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学生绘画能力的有效提升,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磨灭,无法最新技术绘画潜能进行有效激发。将综合材料引进少儿美术教学,能够确保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现幼儿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提升。
  第三,强化幼儿归纳能力。幼儿通常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主动搜集相关材料,引导幼儿按照软硬颜色种类对不同食物进行合理划分,能够使幼儿对材料性质及其分类具有更为明确的认知,随后利用材料展开美术创作。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所需材料对其思维空间进行有效拓展,为幼儿创作艺术绘画提供更为丰富的条件。
  三、美术教学中综合材料具体应用策略
  第一,激活幼儿生活经验。在幼儿园开展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老师需要基于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化元素开展具体教学活动,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鼓励,使其能够大胆创作。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确保幼儿对美术教学具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实现幼儿美术创作热情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可以使幼儿对生活中的食物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例如,在进行《我心中的小学》教学时,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幼儿园对于小学都具有一定的向往,对小学生活也具有较为强烈的好奇心。基于此,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需要和幼儿进行互动,共同探讨自己心目中的小学,引导幼儿畅想小学与幼儿园之间的不同,使其能够基于既有生活经验,对小学校园进行描述,然后引导幼儿利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小学。
  第二,优化美术活动环境。在进行生活化美术活动环境创设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自然化材料的科学选择,使其高度符合幼儿审美,确保美术活动具有更高的趣味性,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其次,还需要对其美术活动环境进行合理优化,确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使其在互动时可以发现艺术之美、生活之美。例如,在进行活动环境创设时,教育人员需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引导幼儿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进行学习,场所的布置,可以利用枯草树叶、树枝鲜花等多元化材料,对周围环境进行点缀,使其进一步认识自然之美,同时确保幼儿在布置过程中能够学会创新,使其想象力得到更高程度的发挥,实现艺术感知的有效形成。
  第三,深入挖掘自然材料。大自然中具有极为丰富的物种,不仅能够对幼儿美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自然素材,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提升幼儿审美能力。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带幼儿去乡下感受大自然,对其自然材料进行深入挖掘,并对其进行有效收集,最后由教育人员对其进行科学引导,确保幼儿在美术创作中合理应用自然材料。例如,可以利用贝壳制作贝壳画,在美术创作中,科学应用自然材料,能够确保幼儿美术创作具有更高的形象性和艺术性。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还需要引导幼儿科学应用废旧材料,为幼儿美术活动设置美术区,在美术区内陈列幼儿搜集到的冰糕棒、冰糕纸、酸奶包、可乐瓶等各种废弃物或废旧物品,确保幼儿在进行美术创作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材料。
  第四,提供充足资源区域。在课室内,教师可以为幼儿美术学习开辟专用空间,在空间内需要准备充足的活动材料,例如废旧报纸、画笔等在创作中需要应用到的相关物品。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纸桶也可以使幼儿在一定程度内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术元素,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对美术产生更高的好感,同时也可以确保幼儿在美术学习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专业性。教师还需要鼓励幼儿将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创作资源带来幼儿园,使其美术区域材料进行合理丰富。
  第五,拓展幼儿活动维度。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态式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凸显生态特征。首先,需要基于幼儿生活深入挖掘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科学应用。幼儿在具体进行美术学习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实现美学熏陶,提升幼儿艺术素质。教师需要对其美术学习的具体形式和相关内容进行科学筛选,确保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其次,还需要对幼儿认知充分考虑,和幼儿家长进行合作,对其美术活动进行有效延伸,实现家校联合,为美术活动实践的有效落实提供更大的助力支持。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一定程度的协助,帮助幼儿进行制作材料的搜集,同时学习制作方法,实现活动成效的有效提升。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综合材料的科学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科学培养幼儿想象力,强化少儿归纳能力。在此过程中,激活幼儿生活经验,提升幼儿绘画技能,优化美术活动环境,深入挖掘自然材料,提供充足自然区域,拓展幼儿活动维度,确保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推进我国现代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更高程度地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建设对少儿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戴依婷.生活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16(5):73.
  [2] 王亚楠.生活化的综合材料在少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9(2):150-151.
其他文献
【摘要】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的学科追求,挖掘学科内容的育人价值,将其融入每一节化学课堂是化学教师的责任。以“探究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分享在笔者在教学中,立足于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深度教学,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深度教学;学科育人价值;创新实验  1.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
【摘要】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中山喻极目先生的倡导下,我们推行“让预习和复习成为习惯,让质疑和好问成为习惯,让记忆和总结成为习惯,让准确和规范成为习惯,让整合和迁移成为习惯”,本文通过对质疑、好问的分析、思考,探究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质疑、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质疑;好问;习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容一个人学识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推行,小学语文朗读模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小学生处在语言水平提升较快的阶段,提高其朗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的问题,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情感表达,才能实现小学生朗读效率和沟通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
【摘要】作为一名21世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以身作则育人,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根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合作、生存、创新、解决问题……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学是很好的载体。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开发更好、更有时代性的数学实践课程,架设融合桥梁,革新学习数学方式,促进更多学生喜爱数学、乐学数学,
本报综合消息今年的春节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让人们猝不及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病源扩散的势头得到阻隔和遏制。同时全国各地展开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一场声势浩大的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打响。疫情有逐步减缓的趋势。人们开始期盼疫情拐点的到来,盼望着复工复学的时间早日到来。但疫情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地走向戛然而止:在国内确诊病例接近零出现的当口,国外疫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新课标的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创新、自主的特点,可以无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理应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并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于农村中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摘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好地在愉快欢乐,积极进取的心态中学习。使学生逐步由“要学”到“学会” 再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有所提高,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实施趣味教学,尝试“激趣导学”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摘要】音标是什么?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一些呆板的符号,怎样使孩子对这些符号产生兴趣?比喻不愧是一种妙法,它赋予音标生命力,使音标生动形象、直观易学,有效地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困惑;启发;比喻;有趣;有效  音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音标就像英语学习的拐杖,它是学生自学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它掌握的好坏,对孩子日后英语学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练习环节。有效的课堂练习,既能让学生掌握新授内容、锻炼才能才干、发展才智才华,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从练习的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设计数学课堂练习题,使数学课堂练习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  数学课堂练习是初中
【摘要】幼儿阅读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多方面拓宽渠道,调动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通过听、说、读、看、写、画等众多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感悟、自主欣赏、教师点拨、活动实践等教学活动,让幼儿潜而默化地对语言信息形成自主地搜集、获取、阅读、内化,从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