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高中校园尝试融入时尚舞蹈——排舞,排舞以其风格各异、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的特点激发了青春发育期高中生的学习热情,符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课外活动等形式进行推广,逐步建构特色的排舞校园文化,给高中体育课堂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词:排舞 高中 推广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5—0045—02
1 引言
排舞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休闲体育运动,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以其大众化、易开展的特性收到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针对高中生群体的文体活动和课程孕育而生,排舞课程符合时代特点,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 排舞的定义及分类
排舞,英文名称为Line dance,是一种将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并以艺术审美的方式进行娱乐和健身,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舞蹈形式和健身运动,也是一门身体与心灵相融合的艺术。按照音乐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段落划分可以分为常规型排舞、分段型排舞、组合型排舞、表演型排舞。按照舞蹈段落重复时身体方向变化划分可分为:WallLine dance,即没有方向变化。该类型排舞从整首舞曲开始直到结束方向无变化;2Wall Linedance,即两个方向变化。或者东西,或者南北,四个方位可以任意两种过渡,属于中、高级难度的排舞;4 Wall Line dance,即四个方向变化。一般来说,都是在转体90,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变换,属于中高级难度的排舞。
3 校园集体舞的开展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教育部推广的校园集体舞的开展,发展了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塑造了优美的形体,并且使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得到加强,同时也营造了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这些蕴含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的舞蹈,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为其他时尚舞蹈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这种把教育、艺术和体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综合性趋势。
4 排舞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排舞动作简单易学,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与体质状况的健身内容,排舞风格多样化且在步法规定的基础上进行身体部位及方位的创编,使教学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创新性与合作性。排舞的音乐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舞动,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进行音乐的组合。不管从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还是从美育教育角度出发,作为在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都是适宜的。
5 排舞是对高中体育课程的丰富和补充
学校体育课程引入排舞,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补充和丰富。这类时尚体育运动融入体育课堂,会给体育课程增加活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排舞融入学生耳闻能详的国内外经典和流行音乐,学生在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伴奏下完成舞蹈动作,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韵味,这无疑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带有中国特色的秧歌、民族民间舞蹈的排舞,使得青少年儿童感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激发起爱国热情。
6 高中课程资源优势利于排舞在高中的推广
排舞运动于2004年引入我国并逐步推广,现已经形成完善的运动竞赛组织管理体制和竞赛制度,推出了适合于各个年龄阶层的规范教材和视频教学资料,为排舞进入课堂教学成为可能。师资方面,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及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教师是排舞推广的硬件保障,他们具备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可体育课程、大课间、课外活动和校社团的形式开展,内容分为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健身方法、健身保健、健身拓展、健身文化六大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进行教学。教学器材设备方面,排舞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教学场地要求不高,配备音响即可。教学氛围创设方面,可通过宣传板和校园广播进行排舞文化的传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排舞进入高中课程是可行的。
7 小结
(1)校园集体舞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丰丰富,为排舞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且现在高中课程内容单一,排舞课程的设置,可以丰富高中体育课程内容。所以,排舞课程是可开展的。(2)通过排舞这项运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培养爱好的同时,能轻轻松松学习。而且排舞又不受场地限制,那么,在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又能很好的开展。(3)各个学校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硬件设施,但大多数都是室外场地,室内场地较少,而且专业的运动场馆非常少,不过排舞运动对场地没有要求,除下雨天外,不会影响排舞课程的开展。
关键词:排舞 高中 推广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5—0045—02
1 引言
排舞作为一项国际性的休闲体育运动,集舞蹈、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广泛的健身性、娱乐性和大众性,以其大众化、易开展的特性收到众多健身爱好者的青睐。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针对高中生群体的文体活动和课程孕育而生,排舞课程符合时代特点,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 排舞的定义及分类
排舞,英文名称为Line dance,是一种将舞蹈与音乐有机结合,并以艺术审美的方式进行娱乐和健身,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舞蹈形式和健身运动,也是一门身体与心灵相融合的艺术。按照音乐节奏变化和舞蹈动作段落划分可以分为常规型排舞、分段型排舞、组合型排舞、表演型排舞。按照舞蹈段落重复时身体方向变化划分可分为:WallLine dance,即没有方向变化。该类型排舞从整首舞曲开始直到结束方向无变化;2Wall Linedance,即两个方向变化。或者东西,或者南北,四个方位可以任意两种过渡,属于中、高级难度的排舞;4 Wall Line dance,即四个方向变化。一般来说,都是在转体90,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变换,属于中高级难度的排舞。
3 校园集体舞的开展给学生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教育部推广的校园集体舞的开展,发展了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塑造了优美的形体,并且使学生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得到加强,同时也营造了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这些蕴含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的舞蹈,满足了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也为其他时尚舞蹈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这种把教育、艺术和体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形式丰富的教育内容,也体现了教育发展的多样化和综合性趋势。
4 排舞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排舞动作简单易学,适合不同年龄、性别与体质状况的健身内容,排舞风格多样化且在步法规定的基础上进行身体部位及方位的创编,使教学活动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创新性与合作性。排舞的音乐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参与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进行舞动,并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进行音乐的组合。不管从高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还是从美育教育角度出发,作为在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都是适宜的。
5 排舞是对高中体育课程的丰富和补充
学校体育课程引入排舞,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而是对原有课程内容的补充和丰富。这类时尚体育运动融入体育课堂,会给体育课程增加活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排舞融入学生耳闻能详的国内外经典和流行音乐,学生在不同风格和形式的音乐伴奏下完成舞蹈动作,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韵味,这无疑是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丰富和补充。带有中国特色的秧歌、民族民间舞蹈的排舞,使得青少年儿童感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激发起爱国热情。
6 高中课程资源优势利于排舞在高中的推广
排舞运动于2004年引入我国并逐步推广,现已经形成完善的运动竞赛组织管理体制和竞赛制度,推出了适合于各个年龄阶层的规范教材和视频教学资料,为排舞进入课堂教学成为可能。师资方面,艺术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及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教师是排舞推广的硬件保障,他们具备相关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可体育课程、大课间、课外活动和校社团的形式开展,内容分为健身知识、健身技能、健身方法、健身保健、健身拓展、健身文化六大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与需要进行教学。教学器材设备方面,排舞与其他运动项目一样,教学场地要求不高,配备音响即可。教学氛围创设方面,可通过宣传板和校园广播进行排舞文化的传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排舞进入高中课程是可行的。
7 小结
(1)校园集体舞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丰丰富,为排舞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且现在高中课程内容单一,排舞课程的设置,可以丰富高中体育课程内容。所以,排舞课程是可开展的。(2)通过排舞这项运动,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在培养爱好的同时,能轻轻松松学习。而且排舞又不受场地限制,那么,在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又能很好的开展。(3)各个学校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硬件设施,但大多数都是室外场地,室内场地较少,而且专业的运动场馆非常少,不过排舞运动对场地没有要求,除下雨天外,不会影响排舞课程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