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阐明我国HIV抗体不确定结果的发生频率、在预示HIV感染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22 165例临床患者、160 747名新兵体检人群、654例吸毒人群、2950例生化或免疫异常人群,合计286 516例的HIV抗体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患者(0.027%)、新兵体检人群(0.009%)、吸毒人群(0.0%)、生化或免疫异常人群(0.10%)等;4类人群的HIV不确定发生率显著不同(P<0.05);肝移植、骨折和皮肤科就诊患者HIV抗体不确定发生率分别为0.014%、0.13%、1.32%,显著高于体检人群0.024%(P<0.05);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类风险因子(RF)水平高的HIV不确定是抗核抗体(ANA)阳性组的20倍(2%vs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肺部疾病患者HIV抗体非特异反应较高。结论 HIV不确定发生率在不同人群中显著不同,高危人群中的非特异反应及不确定结果的发生率最低;疾病因素与HIV不确定的发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