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阈下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以新形势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为指引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给出了明确指引.生态文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是民族生态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生态思想资源与生态制度文化内涵,蕴含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等生态文化意蕴和取向,与当代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有着相通相承的价值诉求.在生态文化多元性基础上深入解读贵州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特征、内涵和价值,挖掘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发挥其内生性作用,对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在政策衔接过程中,由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发展目标与定位的不同,二者的衔接呈现出多重差异,既有制度衔接本身的差异,亦有因为定位不同而造成的差异;同时当前衔接过程缺乏对"有效性"的指标量化,致使难以准确度量和表达有效衔接的程度.为此,本文通过凝练抽象出"位差"与"效度"概念以应用性解构"有效衔接","位差"即发展进程的时间位差、区域发展的空间位差、发展力量的角色位差;"效度"指时间
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是一种主要为高校师生提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服务的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具有组织属性的公益性、服务对象的特定性、功能定位的综合性等特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发展的主导模式,既反映了新时代所赋予的新使命,也呼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所提出的新要求.我国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对照高质量的标准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因此,在政策集成层面,要强化政策集成和贯彻落实,完善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在要素支撑层面,要完善创新要素和平台支撑体系,突破高校主导型众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