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为了生计,颜展红从江苏省江都市周西乡的农村老家到江都市区打工,在一家银行找了一份水电工的工作。然而工作落实后,高昂的借读费让女儿的上学问题成了横亘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1200元的借读费,对于作为农民工的颜展红来说,是一笔“巨款”,颜展红想了许多办法都难以凑齐。眼见女儿就要失学,他每晚愁得觉都睡不着。辗转反侧想不出好的办法,颜展红只得厚着脸皮去求校长通融。校长是个好人,得知他的困难,主动减少了借读费。对于校长的帮助,朴实的颜展红很感激,于是感激之余对校长承诺:“等我以后手头有了钱,一定回报社会,帮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
之后这个承诺便融入了颜展红的生命里,为了实现自己回报社会的承诺,他努力工作,积蓄回报社会的能量,但作为一个在城市讨生活的农民工,一个月四五百元的打工收入始终不能使他兑现自己的诺言,为了尽早兑现自己的承诺,他在做水电工的同时,还兼职了一份送煤气的工作。2001年的一天,看到电视里说每卖掉一瓶矿泉水就捐出一分钱时,颜展红的眼前一亮。那一刻他想:“收入微薄无法实现回报社会的承诺,那我就多打几份工,我可以每送一瓶煤气就捐出5角钱,按一天送10瓶算,一天就是5元钱,一个月就有100多元,一年下来也有1000多元。”有了这个想法后,从2002年1月起,颜展红就从每天送煤气的收入中按每瓶5角钱的额度抽出一部分,存起来,托家乡的小学选定了两名贫困家庭的小学生作为资助对象,按每人每天1元的标准,每年给每个孩子365元。
自此,颜展红踏上了助学的路并一发而不可收。从2002年到2006年,他陆续资助了8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让这8个孩子没有因为贫困而失学,并一路健康长大。然而,作为一个有着家庭拖累的中年男人,他助学背后的劳累与辛酸却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的。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将自己的诺言持续下去,之后颜展红又找了一份给证券公司看门守夜的活,三份工作连轴转,他一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一大早起床走街串巷收来空钢瓶;上午从银行下班后赶紧到煤气站充气;下午下班后扛着煤气罐挨家挨户送上门;忙碌到夜里8点多钟,又赶到证券公司去看门守夜。日子虽然艰辛劳累,但心怀助学信念的颜展红,为了一句诺言累并快乐着。
对于受助对象,颜展红定的助学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每人每年360元,考上重点高中的每人每年600元,考上大学超过二本分数线5分以上的每人每年1500元。扛煤气罐助学一事,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瞒着妻子。他怕妻子知道了反对,虽然他知道妻子是个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但他还是怕平添困扰。然而随着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多,颜展红从送煤气中抽取的助学资金有些入不敷出了。为了填补亏空,就偷偷拿家里的钱往里面垫。这些年究竟垫了多少,他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他助学基金里多一分钱,就会为受助孩子多一份希望。基于此,他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生活开支,外出送煤气,饿得肚子疼,他也舍不得买个烧饼吃,为的就是多给自己的助学基金积攒一点钱。颜展红说哪怕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
助学十年,颜展红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为了助学,颜展红疏忽了自己的家人。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于妻子,他说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最初助学他瞒着妻子,但妻子知道了他的义举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他的行列,与他一起辛苦攒钱帮助受助的孩子。妻子的深明大义让他很感动,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助学的劲头更足了。助学十年,他坦言最愧对的还是女儿,在女儿的成长上,其实很需要钱去支撑,但为了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颜展红在女儿身上从不舍得多花钱,女儿的许多要求,他都无法满足。有钱帮别人,没钱管自己的亲生女儿,女儿好长时间都在埋怨他,直到这两年随着女儿的渐渐长大,才慢慢理解了他。谈到女儿时颜展红既内疚又欣慰,“她还准备帮我一起助学呢!”
与那些做了好事便大炒特炒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的功利者相比,颜展红的助学行为十分低调。出于不求回报的心态以及考虑到受助孩子的自尊需要,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不跟自己的助学对象见面,只是通过电话和短信与孩子们联系:给受助孩子汇款的时候汇款单上的姓名他也填的只是“江都充气人”,从不留自己的真实姓名。受助孩子只知道有一个充气老人资助他们,至于资助人的庐山真面目,他们便不得而知。“我只是觉得自己要有一颗爱心,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再说,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在同学面前他们可能会难为情。”他解释说,这个朴实的汉子憨厚的话语中透着真诚与贴心。
颜展红的慈行善举虽然没有公开,但最终还是被他打工所在的信用联社知道了,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大家压根没有想到这个为吃穿犯愁的“送气工”竟会有这样的爱心举动。信用联社的8位职工知道这件事后也悄悄约定,每次领工资时,把零头放进去,帮他资助更多的学生。信用联社主动为他做了一个账本,封面上写着“展红爱心基金”,安排专人定期维护、管理基金。如今,加入“展红爱心基金”的人已增加到20多人,有个体老板,也有下岗工人,一位扬州籍华侨还从美国寄来50美元……目前,“展红爱心基金”资助的学生目前已增加到100多人。
如今,随着媒体的介入和他的爱心队伍的壮大,渐渐“名声在外”的他助人为乐又有了“创新”,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助学的行列,他开了微博。他的微博签名是“家家户户用煤气,安全使用靠大家,千瓶万瓶隔不断,瓶瓶爱心见真情,汗水奉献助学款,爱心相伴到永远”,引来了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互动。
多年来,为了助学既身兼数职的颜展红是银行的水电维修工,也是煤气公司的送气工,还是证券公司的守夜人;他拼命挣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资助更多贫困学生。为了一句助学的诺言,一人打三份工,挣钱资助十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从2002年至今,风风雨雨助学十年一路坚持到现在,颜展红资助的孩子已有18人,他每年用于助学的钱达到6000多元。这笔款看似不多,却是他扛1.2万多个煤气罐一点一点攒来的。为此有人替他算了一笔账:平均每瓶煤气要扛上4层楼,高度在11米左右,他一年扛1.2万瓶煤气,相当于上下了15次珠穆朗玛峰。长年辛苦工作,一天只睡4小时,使年仅49岁的老颜倍显老相:谢了顶的头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黝黑的脸上胡子拉碴。由于长年搬、扛煤气罐,老颜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手指上黑黑的油腻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然而一心助学不求回报的他,却苦并快乐着。颜展红说:“我什么都不求,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社会能有一些贡献就够了。”
助学十年,颜展红在无偿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几年,他陆续获得了首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扬州市新人新事,感动江都市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2012年12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身边好人·温暖中国”大型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扬州好人”颜展红登上央视舞台,从颁奖嘉宾——农民工歌手朱之文手中接过“2012温暖中国”的奖杯时,主持人王冠问老颜为什么助学不求回报,老颜朴实地笑笑说:“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社会上的好人帮助我的女儿上学。我现在资助贫困生上学,只是兑现我当时的承诺。如果要说回报,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便是对我的最好的回报。”
“我什么都不求,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社会能有一些贡献就够了。”这就是颜展红——一个普通农民工的寸心情怀。心有多大,爱心就有多大。一颗广博的心,一颗感恩的心,远比天大!颜展红的故事,平凡真实却又蕴藏真情。爱他人爱世界,他们才会用爱回报你。我信这个,你也要相信。
之后这个承诺便融入了颜展红的生命里,为了实现自己回报社会的承诺,他努力工作,积蓄回报社会的能量,但作为一个在城市讨生活的农民工,一个月四五百元的打工收入始终不能使他兑现自己的诺言,为了尽早兑现自己的承诺,他在做水电工的同时,还兼职了一份送煤气的工作。2001年的一天,看到电视里说每卖掉一瓶矿泉水就捐出一分钱时,颜展红的眼前一亮。那一刻他想:“收入微薄无法实现回报社会的承诺,那我就多打几份工,我可以每送一瓶煤气就捐出5角钱,按一天送10瓶算,一天就是5元钱,一个月就有100多元,一年下来也有1000多元。”有了这个想法后,从2002年1月起,颜展红就从每天送煤气的收入中按每瓶5角钱的额度抽出一部分,存起来,托家乡的小学选定了两名贫困家庭的小学生作为资助对象,按每人每天1元的标准,每年给每个孩子365元。
自此,颜展红踏上了助学的路并一发而不可收。从2002年到2006年,他陆续资助了8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让这8个孩子没有因为贫困而失学,并一路健康长大。然而,作为一个有着家庭拖累的中年男人,他助学背后的劳累与辛酸却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的。为了赚到足够的钱,帮助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将自己的诺言持续下去,之后颜展红又找了一份给证券公司看门守夜的活,三份工作连轴转,他一天的工作日程排得满满当当:一大早起床走街串巷收来空钢瓶;上午从银行下班后赶紧到煤气站充气;下午下班后扛着煤气罐挨家挨户送上门;忙碌到夜里8点多钟,又赶到证券公司去看门守夜。日子虽然艰辛劳累,但心怀助学信念的颜展红,为了一句诺言累并快乐着。
对于受助对象,颜展红定的助学标准是:九年义务教育期间每人每年360元,考上重点高中的每人每年600元,考上大学超过二本分数线5分以上的每人每年1500元。扛煤气罐助学一事,很长一段时间他都瞒着妻子。他怕妻子知道了反对,虽然他知道妻子是个善良而富有爱心的人,但他还是怕平添困扰。然而随着资助的孩子越来越多,颜展红从送煤气中抽取的助学资金有些入不敷出了。为了填补亏空,就偷偷拿家里的钱往里面垫。这些年究竟垫了多少,他不得而知。但他知道,他助学基金里多一分钱,就会为受助孩子多一份希望。基于此,他尽可能地压缩自己的生活开支,外出送煤气,饿得肚子疼,他也舍不得买个烧饼吃,为的就是多给自己的助学基金积攒一点钱。颜展红说哪怕自己少吃一口,也要让孩子们有学上。
助学十年,颜展红付出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为了助学,颜展红疏忽了自己的家人。妻子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对于妻子,他说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最初助学他瞒着妻子,但妻子知道了他的义举后,并没有责怪他,反而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他的行列,与他一起辛苦攒钱帮助受助的孩子。妻子的深明大义让他很感动,在妻子的鼓励下他助学的劲头更足了。助学十年,他坦言最愧对的还是女儿,在女儿的成长上,其实很需要钱去支撑,但为了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颜展红在女儿身上从不舍得多花钱,女儿的许多要求,他都无法满足。有钱帮别人,没钱管自己的亲生女儿,女儿好长时间都在埋怨他,直到这两年随着女儿的渐渐长大,才慢慢理解了他。谈到女儿时颜展红既内疚又欣慰,“她还准备帮我一起助学呢!”
与那些做了好事便大炒特炒唯恐天下人不知道的功利者相比,颜展红的助学行为十分低调。出于不求回报的心态以及考虑到受助孩子的自尊需要,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着不跟自己的助学对象见面,只是通过电话和短信与孩子们联系:给受助孩子汇款的时候汇款单上的姓名他也填的只是“江都充气人”,从不留自己的真实姓名。受助孩子只知道有一个充气老人资助他们,至于资助人的庐山真面目,他们便不得而知。“我只是觉得自己要有一颗爱心,要兑现自己的承诺,我不需要任何回报。再说,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在同学面前他们可能会难为情。”他解释说,这个朴实的汉子憨厚的话语中透着真诚与贴心。
颜展红的慈行善举虽然没有公开,但最终还是被他打工所在的信用联社知道了,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大家压根没有想到这个为吃穿犯愁的“送气工”竟会有这样的爱心举动。信用联社的8位职工知道这件事后也悄悄约定,每次领工资时,把零头放进去,帮他资助更多的学生。信用联社主动为他做了一个账本,封面上写着“展红爱心基金”,安排专人定期维护、管理基金。如今,加入“展红爱心基金”的人已增加到20多人,有个体老板,也有下岗工人,一位扬州籍华侨还从美国寄来50美元……目前,“展红爱心基金”资助的学生目前已增加到100多人。
如今,随着媒体的介入和他的爱心队伍的壮大,渐渐“名声在外”的他助人为乐又有了“创新”,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助学的行列,他开了微博。他的微博签名是“家家户户用煤气,安全使用靠大家,千瓶万瓶隔不断,瓶瓶爱心见真情,汗水奉献助学款,爱心相伴到永远”,引来了更多年轻人的参与互动。
多年来,为了助学既身兼数职的颜展红是银行的水电维修工,也是煤气公司的送气工,还是证券公司的守夜人;他拼命挣钱,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资助更多贫困学生。为了一句助学的诺言,一人打三份工,挣钱资助十多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从2002年至今,风风雨雨助学十年一路坚持到现在,颜展红资助的孩子已有18人,他每年用于助学的钱达到6000多元。这笔款看似不多,却是他扛1.2万多个煤气罐一点一点攒来的。为此有人替他算了一笔账:平均每瓶煤气要扛上4层楼,高度在11米左右,他一年扛1.2万瓶煤气,相当于上下了15次珠穆朗玛峰。长年辛苦工作,一天只睡4小时,使年仅49岁的老颜倍显老相:谢了顶的头上刻着深深的皱纹,黝黑的脸上胡子拉碴。由于长年搬、扛煤气罐,老颜的手上布满了老茧,手指上黑黑的油腻怎么洗也洗不干净。然而一心助学不求回报的他,却苦并快乐着。颜展红说:“我什么都不求,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社会能有一些贡献就够了。”
助学十年,颜展红在无偿付出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几年,他陆续获得了首届江苏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扬州市新人新事,感动江都市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2012年12月1日晚,中央电视台“身边好人·温暖中国”大型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扬州好人”颜展红登上央视舞台,从颁奖嘉宾——农民工歌手朱之文手中接过“2012温暖中国”的奖杯时,主持人王冠问老颜为什么助学不求回报,老颜朴实地笑笑说:“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是社会上的好人帮助我的女儿上学。我现在资助贫困生上学,只是兑现我当时的承诺。如果要说回报,孩子们取得的成绩,便是对我的最好的回报。”
“我什么都不求,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社会能有一些贡献就够了。”这就是颜展红——一个普通农民工的寸心情怀。心有多大,爱心就有多大。一颗广博的心,一颗感恩的心,远比天大!颜展红的故事,平凡真实却又蕴藏真情。爱他人爱世界,他们才会用爱回报你。我信这个,你也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