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体新生儿免疫预防远期保护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母亲的子女在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后的远期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镇江市妇幼保健院随访的246例母亲HBV感染、但自身未感染的子女,2017年1月至5月再次进行随访,记录2次随访期间加强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和相关病史,并采血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完成再次随访儿童197例(80.1%),平均(8.9±1.4)岁,乙肝表面抗原(HBsAg)均阴性,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10 mU/mL)率为50.3%(99/197).2次随访期间,31例儿童加强接种乙肝疫苗,抗-HBs中位浓度由10.7升至98.4 mU/mL(P<0.05),抗-HBs阳性率由51.6% 上升至93.5%(P<0.05).166例未加强接种儿童抗-HBs中位浓度从41.7降至7.3 mU/mL(P<0.05),其中67例抗-HBs由阳性转为阴性,阳性率从77.7% 降至42.2%(P<0.05);其中第1次随访时有37例抗-HBs<10 mU/mL,本次随访中仍有28例(75.7%)抗-HBs<10 mU/mL;30例(18.1%)抗-HBs水平较第1次随访时升高,但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阴性.结论:HBsAg阳性母亲的子女在新生儿期接受免疫预防后虽然随年龄增长抗-HBs下降,未加强接种的儿童抗-HBs多小于10 mU/mL,但均未感染HBV,说明新生儿期免疫预防对HBV具有长期免疫力,无须加强免疫接种疫苗.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八段锦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表法将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八段锦康复训练.两组干预疗程8w,比较两组干预8w疗效,干预前与干预8w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简式Fuge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和姿势评定量表(PASS),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血管内皮损伤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表法将1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片治疗.两组共治疗4w.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与治疗4w细胞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25%)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4 w后,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
自噬作为细胞高度保守的胞内代谢产物及衰老、损伤细胞器的降解途径,参与维持细胞稳态.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是构成肿瘤微环境的关键细胞,通过极化为M2型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及转移.自噬通过调控TAMs极化、代谢来参与肿瘤微环境的构建.本文就自噬调控巨噬细胞与肿瘤微环境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阐述,旨在为靶向肿瘤微环境内TAMs和肿瘤细胞自噬调控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