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隙出血29例误诊分析

来源 :临床医药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ragon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系指脑表面和脑底部的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脑底动脉瘤(占38%~89%)和动静脉畸形(占5%~8%),发病率为5~12/10万,占脑血管病的10%~24%,仅次于脑梗死和脑出血,常反复发作,死亡率25%.典型表现为急性起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对典型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临床上误诊亦非少见.现将1991年以来29例误诊病例分析总结如下:
其他文献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病,临床上分为急性水肿型及急性出血坏死型.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观念也逐渐更新.现将1988年~2001年96例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目的:观察甲硝唑糊剂充填乳牙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乳牙,用甲硝唑糊剂进行根管充填.结果:甲硝唑糊剂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根管糊剂,可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
一直以来人们对利益的关注总是促使人们做出某些超常的举动,正如腐败这个现象发生的根源也是在考虑制度的缺失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作为行为人本身在对自己利益政治的追求所造成的
“5.12”汶川大地震,举国震痛、举世震惊。党和国家在抗震救灾中的身体力行不仅让我们在阴霾中感受到了温暖和真情,也给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可鉴之处并引发反思。
将孝道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石,具有天然的合理性。我们要大力发掘和弘扬孝道精华。适应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并以社会主义新孝道来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