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的划分浅谈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十年来,学者们对古代汉语词汇中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的划分多有争议,不同的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古语词就是文言词;文言词包括古语词;古语词和文言词存在交叉联系。本文将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对古语词、历史词和文言词进行划分。
  关键词:古语词;文言词;历史词
  作者简介:宋禹岐,女,汉族,辽宁沈阳人,1993年2月出生,现就读于辽宁大学文学院,为汉语言文字专业研一学生。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1
  一、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的定义
  1、古语词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漢语》认为:“古语词包括一般所说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它们来源于古代汉语,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古语词是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的组成部分。”
  符淮青主编的《现代汉语词汇》认为:“古语词存在于历史的源头,上游,包括历史词语和文言词语两大类。”
  刘叔新主编的《汉语描写词汇学》认为:“古词语是产生、流行于古代而只在现代书面语中沿用下来的词语。”如“莞尔、乃尔、辄、乎、哉、毋庸置疑、白驹过隙”等。
  2、文言词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在语言使用中常有浓重的书面语色彩。”比如“底蕴、磅礴、如此、余、而已”等。
  符淮青主编的《现代汉语词汇》认为:“文言词语是指古汉语中用过的特别是它的书面语中使用,但现代一般已不再使用的词语,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和观念,现实中还存在,只不过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来称呼。”如“卒(士兵)、忤(违背)、傲岸(高傲)、尚(还)、之(的)”等等。
  3、历史词的定义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认为:“表示历史上的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一般叫做历史词。”例如“宰相、丞相、尚书、太监、驸马、戟”等,它们同文言词不同,在一般交际中不使用,在叙述历史事物或现象时,才使用它们。
  符淮青主编的《现代汉语词汇》认为:“历史词语指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现在已不存在的事物现象行为,有一部分历史词语所表示的事物现象现在成了遗迹、文物,历史词语也包括一些历史上出现过的神话传说中的事物的名称。”比如:古器物的名称“圭(上尖下方之玉器”、“鼐(大鼎)”等;古代官职的名称:“宰相、刺史”等;古典章制度的名称“科举、九宾”等等。
  二、学界对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关系的不同观点
  1、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
  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这一观点在学界受到学者们的广泛支持,其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符淮青主编的《现代汉语词汇》中认为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它们都来源于古代汉语,但文言词和历史词并不等同古语词,而是古语词的一部分。
  2、古语词就是文言词
  徐青等学者认为古语词就是文言词,徐青在《现代汉语》中指出,古语词是通过文献材料流传下来而现代已经少用了的古汉语语词,又叫文言词。例如:“天子、太尉、鼎、阙、之、其、也”等等。这类词语在现代已经很少使用,只在古典作品和文言文中经常出现,所以又可以叫文言词。
  3、文言词包括古语词
  胡裕树认为文言词包括古语词。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中指出,古语词是多见于古代文献中的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而文言词包括口语词和在现代口语中带有文言色彩的词,比如“父母”、“赐教”、“嗟来之食”等等。
  4、古语词和文言词是交叉存在的
  刘叔新认为古语词和文言词存在一定联系,是交叉存在的,他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指出,古语词是产生、流行于古代而只在现代书面语中沿用下来的词语,如“莞尔、乎、哉、毋庸置疑”等。古语词除了许多都是古代文言文所使用的词语,还包含一些在古代白话著作或白话作品里出现过而后来一直用在白话文书面语中的单位,如“怎生”“落草”等等。它们不是文言词,却具备古词语的性质特点。文言词在概念上部分古代和现代,不分消亡了的和现实存在的。
  三、对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的划分
  在学界的诸多观点中,笔者比较认同胡裕树的观点,文言词包括古语词。而文言词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它存在于古代文献和文言著作中,在现在的普通话中,也经常用到文言词,如“父母”、“子女”等,而古语词是指现代汉语中少用而多见于古代文献的词,其特点是曾经隐匿,现在又出现在语言中的词,比较少用。由此可见文言词包括古语词和一直在口语中沿用的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还有一些古语词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不再使用,逐渐消失在现代汉语中,如古语词“羡余”一词在古代汉语里是指封建时代地方官吏向人民勒索来定期送给皇帝的各种附加税,在现代已经不再使用。
  所以在古代汉语词汇的划分中,古语词应被划分到文言词之中,不再需要古语词这个分类。
  除此之外,古代汉语词汇中还有历史词,历史词指能够反映代表一定历史年代,而随着历史的变迁慢慢生活中消亡的事物或概念,一般只在涉及历史事实的著作中偶然出现。中不仅包括“宰相、丞相、状元、驸马、社稷、宗庙”等古代的词语,还包含近代的词语,比如“人民公社、大跃进”等,还有很多历史词在现代社会也在使用,例如“皇帝、公爵”等。历史词与文言词不属于同一范围,应另归为一类。
  结语:
  通过将学者们的对古语词、文言词和历史词如何划分的观点进行对比,比笔者认为古语词应被归入文言词一类,古代汉语词汇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3]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叶思奇(1991-),男,蒙古族,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人,学士学位,研究方向:道德哲学。  [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4--02  自罗尔斯《正义论》问世以来,其中所描绘的公平的正义一时间使得沉寂一时的西方政治哲学发言盈庭,基于两项“公平原则”罗尔斯阐述了其关于自由、义务、分配、权利等一系列政治议题的观点,当然正义自然成为这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我们日常交际的重要工具,汉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用汉字传递信息,传播文化,记载文明。因此,探讨汉字是如何产生,如何演变和发展的对我们来说很有必要。本文即对汉字的产生和演变进行简要概述,从中探索出汉字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预测汉字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汉字;演变;发展  作者简介:刘帝(1990-),女,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河南理工大学汉语国际教育方向201
摘 要:本文借鉴语用学对语码转换动机的研究成果,以20名英语语言学研究生2016年的微信朋友圈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主要从结构特点和动机两个方面分析了其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现象,研究发现句内语码转换所占比例最高,语码转换的动机分析对语码转换的使用也要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语用学;语码转换;微信朋友圈;结构特点  作者简介:杨柳(1992-),女,汉族,黑龙江大庆人,英语语言学硕士
摘 要:国内外学者对翻译与性别的交叉研究多从女性主义出发,研究空间有待扩展。本文指出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不可等同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并将“双性同体”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可以修正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过激之处,译者具有“双性同体”意识能够更好地在两种文化中进行转换,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女性主义翻译;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跨文化交际;双性同体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
摘 要: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而面对现如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能力的不断增强,我们也随着社会的大变化而变化,大家工作越来越繁重,时间越来越紧张,而对与“今天”这个概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本文从“今天”的角度阐述它在时间上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重要性的意义等。  关键词:今天;时间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期刊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碎片化阅读时代的到来,数字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作品数字化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版权意识不断深入人心,数字作品资源由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