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范儿”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有韧、柔、张、驰的动态变奏,在流动的节奏中隐藏的是身体的力量美、柔韧美、速度美、协调美,表现出来的是身体与情感的融合,形与神的融合。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人,我们有对民族民间舞蹈行业的诚挚热爱,有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要一起传承历史、追求梦想,让世界见证民族民间舞的“民族范儿”。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民族范儿” 责任
  一、“民族范儿”源于中国56个民族,我们有责任使其永世流传,历久弥新
  我国各民族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不同,各自拥有的舞蹈从内容到形式也不同,其风格、韵律各异,表达着独有的情感。例如,2008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朝鲜族传统舞蹈“农乐舞”,在朝鲜族民间广泛流传。辽宁省北部的铁岭市是多民族聚居区,朝鲜族人口达到23434人。铁岭朝鲜族农乐舞源于祭祀性活动,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自娱性舞蹈。再比如说,东北秧歌风格搞笑、奔放,胶州秧歌舞蹈中扇子具有多种功能,蒙古族舞比较豪迈,等等。可见 “民族范儿”源于中国56个民族,青年一代有责任、有义务使其永世流传、历久弥新。
  二、“民族范儿”的继承、传承,须点、面结合,创新跟进
  (一)“民族范儿”需要考虑根据因素和变量来明晰传承
  确定舞蹈编排标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常是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要考虑从事专业舞蹈学习和大众舞蹈素质提升这两个方向,从地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四个方面进行设定,同时,每个方面又分别包括一系列的细分变量(如表1)。
  (二)“民族范儿”需要通过具有功能性、适用性的舞蹈服饰来创新和传承
  通过上述因素和变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编排等实际因素,那么,接下来要集中说明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创新。要想精准掌控每个民族的服饰特色,就要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基础数据,将每个民族服饰进行归类,通过实地调研明晰各个民族头饰、服装、鞋子等特点,建立信息库。现如今,功能性舞衣带USB接口,具有更換音乐功能、计时功能、温度设置功能等等。
  1.新技术舞衣:解决舞者的着装问题
  (1)多功能型练功服
  通过创新多功能性练功服,解决了舞者练功时经常出汗湿透的问题,可实现充电速干;健康监测可提示消耗能量,提醒舞者体重变化,提示舞者补充能量,进行心率、血压监测等;舞衣带USB接口可更换音乐、计时,利用App控制恒温等。
  (2)时尚型实效性表演服
  结合目前大数据信息建立平台,开发App进行各个舞种、各个年龄段舞者分类信息采集、管理,针对不同民族、不同舞种、不同场景、不同剧目编排、不同题材,设计不同的表演服装。表演服可自动变换颜色和图案,舞衣设计关键部位可自动按表演者的身材伸缩尺寸,舞衣自身配备LED灯,有微型麦克方便舞者之间互相沟通,舞衣内置音乐方便舞者练习等。
  2.舞蹈创编
  从理论上看,舞蹈表演者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细分市场,个性化消费是促使人们制定新一轮的营销市场策略。民族民间舞蹈创编要重视有单个和群舞实地需求的幼儿园、中小学校、老年大学等群体,采取实地分别编排。由此可见,广泛的受众群、多样的解决方式将进一步促进民族民间舞蹈创编的革新。
  3.社会意义
  新技术舞衣独特的设计风格使舞者保持自身的个性,但是舞衣设计要经得起市场的检验。舞蹈创作重点研究的是舞蹈艺术特征,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真实意识形态,是对舞蹈的特殊规律及本质的探求。舞蹈创作体现舞蹈艺术,主要表现工具和手段是人体和人的舞蹈动作,形象地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
  三、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多项因素进行逐步细分,使舞者学习越来越具体(如表2)
  经过调研发现,舞剧大多体现历史题材,各种辅导机构的舞蹈教学以考学和获奖为主。从全民健康角度入手,可以以网课和实地授课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等对不同目标人群进行不同舞蹈内容的教授。
  (1)对幼儿和学生可以从芭蕾舞基本功开始,培养其对舞蹈的热爱;(2)针对孕妇、年轻妈妈、老年人可以将舞蹈和瑜伽有效结合,以健康、塑形为主;(3)对自身有特殊要求的独舞和群舞受众,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设计编排。
  “民族范儿”源于中国民间,包含着炎黄子孙最纯粹的信仰与热爱:从上图可见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不同技能的群体都可以参之舞之,使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广泛流传,不断创新、延续、传承。民间舞蹈艺术彰显着不同民族的特色,是不同民族文化的标签与名片。同时,民间舞蹈承载着不同民族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民族范儿”装点着中华民族美丽的文化家园,让世界见证我们“民族范儿”的强大
  根据舞蹈创作群体的广泛性,结合新技术来代替原来传统落后的教授方式,达到舞蹈文化传播的目的,感受民族民间舞蹈表演的魅力所在,提升全民综合舞蹈素质,实现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范儿”。
  1.录教程
  将舞蹈动作以网课录制教程等方式,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进行设计,如孕妇、年轻妈妈、中老年以舞蹈和瑜伽相结合的方式,配合适量运动来塑形、保健。
  2.讲故事
  用不同语言以故事编排方式录制动画片、舞剧等,对幼儿、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启蒙教育,使他们从小了解民族文化,培养其民族民间舞蹈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3.强技能
  舞蹈辅导机构以升学和获奖为主,以学生自身条件按初学、巩固、提高和表演的步骤来完成独舞、群舞、技能要求,全面设计编排。同时,可以与相关部门、社会团体合作举办如舞蹈比赛、专项公益演出、舞蹈沙龙等,促进专业舞者专业技能和舞蹈爱好者通用技能的提升。
  4.促健康
  从全民健康角度入手,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广场舞、自娱自乐非专业舞蹈练习。以娱乐性、健康性为主,确定相关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进行传授,以达到提高全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五、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有独特‘民族范儿’,国家有相应的‘大国家范儿’。”让我们一起传承历史、追求梦想,让世界见证民族民间舞的“民族范儿”。
  参考文献:
  [1]赵铁春.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系列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田湉.中国古典舞的形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5]张公社,周喜华.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6]赵铁春.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系列教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杨钧涵,女,浙江音乐学院,研究方向:舞蹈表演)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木刻版画是和剪纸最接近的美术种类,木刻版画的手法同剪纸艺术一样通过阴阳对比的点、线、面来表现事物。但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最大的区别是,其在木板上雕刻,点、线、面都是固定的,可以互不连接,刻成后拓印在纸上;而剪纸剪好后要张贴,讲究掂起来不乱,刀刀不断,线线相连,线线不断。  关键词:木刻版画 剪纸艺术 共性美  木刻版画与剪纸艺术都是极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表达形式,它们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模式,正迅速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具有人性化的特点,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公共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的实施主体,应加强对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与推广的研究,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将图书馆服务与互联网技术有效结合,方便广大图书爱好者。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但是仍然存在着
摘要:高校图书馆实施人性化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人性化服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服务理念、阅读环境、服务方式、馆员素质等方面提出进一步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人性化服务 必要性 问题 策略  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管理已成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创造人性化的阅读环境,提供全方位、深层次、有价值的服务, 在新时期高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