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引领 匠心独运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南通中学,江苏省南通市226000
  
  《摩擦》课案教者浓凝涉及摩擦的生活情境,凸显物理本质,根据初中同学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出让学生大出意外的课堂生活,因而他们倍生兴趣,从而努力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竭力期求探究出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而老师不尚空谈,将对同学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培养无声无息地溶入在学习过程中。本文抽取了这节课的部分精彩片断供大家参考。
  
  片断一“摩擦世界”生活感应
  
  1.活动序列
  1.1.夹球比赛。每个小组配有一盒玻璃球、-只纸杯、一双筷子,每组出一人,用筷子将球从盒中夹送到杯中,看哪一组快。
  1.2.两人拔河。①让力气最小的学生与力气最大的学生拔河(在讲台后放一块光滑的装饰板,适度抹些润滑油,让体重大力气大的学生站在上面,体重小力气小的学生站在地面上),力气小的获胜。让学生猜想这是为什么?②增加装饰板上的人数,直至地面上力气小的学生失败为止。
  1.3.①让力气小的学生推沉重的讲台,讲台不动。为什么?②每个小组配有木块,上面钉有钉子,让学生徒手拔,拔不动,为什么?
  1.4.人人体会“我是怎样走路的?”若后脚悬空向后蹬,人能前进吗?猜想:地面光滑到极点,人能走路吗?
  1.5.观察气垫导轨。打开气门,轻推滑块……,关闭气门,为什么滑块骤然停止运动?
  1.6.观看录像。大力士拖动大汽车。问题:若汽车无轮子,大力士拖得动吗?
  2.评估交流
  学习小组对情境生活进行评估和回报要求:发现了什么?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你想不想继续研究下去?如果想研究,应该研究哪些问题?用什么方法去完成这种研究?用什么器材去完成这种研究?
  (一般学生会真切地表达: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摩擦力我们将“寸步难行”,我们想探究怎样测定摩擦力,想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设计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情境创设与情境生活
  
  片断二探究摩擦力
  
  1.怎样测定摩擦力
  
  老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如怎样测定摩擦力?图1提供的方法比课本上的方法好,课本上的方法是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然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这个数值就是滑动摩擦力的值,可是很难实现匀速,同时在运动中读出弹簧测力计读数是是困难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品味探究成功体验。
  附:探究滑动摩擦力的记载表格(仅供参考)
  
  片断三摩擦力知识应用
  
  1.举例说明自行车上哪些地方用到摩擦的知识,它是怎样增加有益摩擦?怎样减少有害摩擦的?(提供实物或画面)(小组内讨论再大组交流)
  2.在交通上人类为克服有害摩擦进行了哪些重大的创造发明?
  (例如发明了车轮,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发明了悬浮列车、气垫船消除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3.你身边有哪些地方需要增加摩擦,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例如儿童和老人活动场所的地面不宜太光滑……)
  设计理念:物理走向生活-解释生活中现象。
  用学生探究出来的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让学生学会戴上"物理眼镜"看生活,并用相关知识提出有关设想,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片断四课后作业
  
  假如我是交通局长…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任选一题,或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率低下,随着“互联网 ”下智慧教学环境的到来,基于个性化学习的线上线下教学应运而生,本文对这种教学形态设计了一种混合教学模式,对其中的个性化学习系统做了分析和设计,以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为例,对学生信息获取到知识重构及最终达成知识内化的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教学实践表明:这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个性化学习;混合教学模式;知识内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本科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然而当前普遍问题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很差,针对该问题,文中基于OBE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针对应用型民办院校的学生特点,在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考核评价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并通过小班授课,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信号与系统;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践教
摘要: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我国中小学机器人教育迅速发展,在与机器人教育息息相关的程序设计领域,配对学习编程(即配对编程、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在国际上有比较广泛和成熟的应用[1]。将配对编程模式融入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机器人课堂,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编程技能与计算思维。文章通过在小学机器人课程教学实践中运用配对编程模式,设计小学机器人
摘要:随着智慧教育理念和新技术的不断深入,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购置一些多媒体设备,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课堂环境[1]。作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通过对智慧教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提出新形势下智慧教室建设的新路径,以期为同类院校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智慧教学;智慧教室;教学设备;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经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已初步了解了高中物理学科的特点,也对高中力学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对于怎样学好高二物理,体会物理学科的价值、研究方法,也为高三高考复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在此跟同学们谈谈高二物理科的学习方法。    1 高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说明    在高二阶段我们学习的内容有:第九章《机械振动》,研究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往复运动的特点及其规律,需综合运用高
摘要:本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广州市五位高中女生进行了访谈和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去获得她们的切身体会,研究了高中女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困难,结果表明,不善于分析物理问题是高中女生学习物理面临的主要困难。从教育心理学和教材教法的角度对这个困难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质的研究方法;访谈;物理问题;学习困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提高教学课堂效率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该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检索收集信息来进行少儿编程的市场状况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机构对于孩子的帮助可以使孩子学习起来不像以前那么吃力。但还有一部分家长不了解但对少儿编程感兴趣。目前,少儿编程这个行业已经迎来快速且高质量的发展。各大机构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紧跟时代趋
从2007年秋季开始,全国大部分高中迎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学生们使用上了课改试验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新教材在编写上虽然比较注重联系实际,但也存在一些偏差。如《物理必修1》中第19页第3题。原题如下:  下面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表(如表1所示),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      (1)T107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达聊城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摘要:为提高评估数据库软件可靠性的准确率,提出基于信息检索的数据库软件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引入信息检索技术,确定数据库软件可靠性评估过程,建立数据库软件测试模型,计算可靠性评估估计值,评估数据库软件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数据库软件可靠性评估技术,评估数据库软件可靠性所需时间短,具有较小的评估误差,较高的可靠性评估准确率、召回率。  关键词:信息检索;数据库;软件;可靠性;评估技术  中图
摘要: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采用MOOC SP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完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教学任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学生线上学习环境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合适的MOOC的资源,搭建相应的SPOC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并基于线上的学习情况调整线下学习内容。教学评价分析表明:采用MOOC SPOC混合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实验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