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a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新课改以来,教师变了、学生欢了、课堂“乱”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规范有序且活跃热烈,本文着重从课堂的导入、漫画的利用、情景的创设、多媒体的运用等六个方面来谈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课教学 兴趣激发
  很早我就记住了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记得是谁说的,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在这句话的引导下用心地去做每一件事。
  岁月流逝,我早已由一名任性而妄为的学生成为一名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的老师。当我面对着学生讲述枯燥的语文课文,而学生的成绩又不太理想时,我又一次想起了这句话。对此,我谈一点自己的感想,以及在这一名言导引下,我在语文课教学中的一点尝试。
  一、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考虑到语文课的特点,我认为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与老师间缩短距离,让学生先喜欢老师,进而把对老师的喜欢转化为对所教课程的热爱,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在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心情舒畅,便能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发展、提高智力和能力,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把乐观的情绪带进课堂,和颜悦色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不流露消极情绪,以愉悦的心境去诱导、感染和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教育,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相互促进。
  二、简洁、精炼而又寓意深刻的开头,能较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好头,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步骤。如果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注意听讲,他就可以认真地听下去。如果开头平淡而冗长,乍听便乏而无味,学生便会倒头大睡或忙于其他。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为此,在上课时,我总是要事先准备好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例如,讲《将进酒》一课时,给同学们讲了李白在朝廷上“佯装酒醉、力士脱靴、国舅磨墨”的故事。这一来便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顺利引人课堂教学,并且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李白对权贵的蔑视心理。
  三、以事寓理,使学生在趣味中深思并接受语文理论,提高学习兴趣
  语文课教学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疲劳。倘使不能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则无异于把自己及语文课教学推上下岗待聘的危机中。为此,我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深钻挖潜;还必须在教法上深钻细研。我认为,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幽默和趣例,能使枯燥的课堂气氛变得活跃,降低疲劳度,激发学生兴趣,明白其中蕴涵的哲理,正所谓“乐此不疲”。
  四、利用漫画,使所学道理通俗易懂,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漫画、图片引入语文课教学,直观形象,引人入胜,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材内容,利用一些漫画,自制一些图片,形象生动地说明教材中的一些道理。比如,在讲解《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引入《笼子》这则漫画,让学生体会并领悟不要盲目嘲笑别人的寓意。同时,让学生根据“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进行漫画创作,这样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使所学道理通俗易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展开辩论、讨论,求异创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势必乏味。我们常说语文课要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用一些创造性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导向。果能如此,就会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学生会向往幸福一样,幻想在你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通过讨论、辨析,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尤其使学生感兴趣的是学会了对所学知识、原理的灵活运用,整个课堂充满愉悦、活跃的气氛。
  六、利用电教手段,创设直观情境,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语文课教学已成为普遍现象。电教手段,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深入体会教材的内涵,既便于储存记忆,又便于展开联想,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例如,在讲解《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观看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记录片。通过这些手段,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军国主义”对青少年的毒害,使学生感受语文课的时生活性、现实性,在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同时,立下为祖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雄心壮志,达到语文课教书育人之目的。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甘肃省古浪县第五中学,是一所市级艺术特色示范学校。学校十分重视高效的艺术课堂教学,近年来为艺术高校输送优秀大学生300余名。学校把普通教育与艺术教育有机结合,注重艺术特长生培养,全面关注艺术特长生课堂教学与辅导工作,积极鼓励艺术教师不断探究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激发艺术教师紧跟时代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探究艺术特色学校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特色学校 音乐 教学艺术  甘肃省古浪县第五
第十二章 左右为难  周五晚上,罗力力失眠了。  他呆呆地看着天花板,大脑一片空白。起床上厕所的时候碰见了妈妈,她还在卫生间洗衣服,看到罗力力的黑眼圈以及萎靡不振的样子,给他冲了一杯热牛奶——大概是听爸爸说了他主动参加了篮球队,也觉得罗力力懂事了。  看着罗力力喝牛奶,她高兴地抚了抚他怒发冲冠的乱头发:“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家和,家和万事兴,你跟你爸不怄气,我能多活十年。”  “妈,看你说的,死啊活
一  别去问生活值不值得,你当时愿意,便是值得。  一个人的心有两颗:趋世俗的心,以及,为情感的心。你会发现,当一颗心为情感而九死一生的时候,从来都不世俗。  当你开始追问值不值得的时候,已然回归到了世俗的世界。后来,你觉得痛和累,是因为学会了计算和算计。  也就是说,当你纠缠于功利,你会发现好多事情都不值得。而你,也开始为值得一天天地走向世故和圆滑,再难找回原来那个干净的自己。  二  有的人,
期刊
公正是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的,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公正,它像一股轻柔又慈爱的暖风,让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公民都感受到同等的温度;一个团结的群体需要公正,它如一条强劲有力的纽带,让群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紧密携手,步履坚定,感受到背后同样的支持;一个大写的人需要心怀公正,它似一束和煦而不遗余力的阳光,驱散心中偏见的暗影,让坦荡的心魄照亮眼中的世界。  让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