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病理演变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组织形态学演变过程,研究病理机制。方法:以家犬为实验模型,损伤脊髓前动脉后进行肉眼、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定量测定坏死神经元。结果:脊髓前动脉损伤2h运动神经元变性,轴索病变,6h神经元坏死,24h脊髓水肿达到高峰,7d髓内出血最明显。在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24h 30%一40%的运动神经元坏死,3d达80%,7d以后95%以上。病变均位于脊髓2/3。脊髓前动脉损伤节段变性坏死最严重,相邻节段其次,尾侧脊髓坏死量逐渐减少。结论:脊髓前动脉损伤后脊髓缺血性病变是渐进和不可逆的,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脑性瘫痪尿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采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脑瘫儿童78例,术前1周内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25例(32.05%)脑瘫儿童
叙述了抗生素药物如何进入到牛奶中,在牛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抗生素的污染。帝斯曼公司最新的广谱检测工具,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样品的自动检测,可以帮助牛奶产业链更高效
目的:比较带锁与非带锁颈椎前路钢板螺钉系统的即刻固定和抗疲劳强度。方法:采用CSLP和Orion两种颈椎前路带锁钢板与Acroplate非带锁钢板固定于新鲜羊颈椎椎节,测定其即刻固定强
应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基桩完整性检测,波速值是个重要数据,而影响波速大小的因素众多。文中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了应用波速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限制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