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水伦理研究的新地标——评《水伦理的生态哲学基础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1984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与幸福之源,没有了水,地球就没有了生命,人类文明也丧失了存在根基,人类幸福也就无从谈起。但是,水的出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以从天上、地下缓缓而出,也从高山、高原喷涌而下。水多了,造成洪灾,水少了,造成旱灾,粮食生产受到影响,甚至人类与动物的生命受到威胁。所以,在中国古代,水可以“兑卦”表示,意味着水泽、口,人遇水而喜,有喜悦之意,也可以表示为“坎”,意味着沟水,人遇水沟而受阻,陷入困境。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2008年,依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建设的“桥梁工程结构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科技部批准建设的第一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顺利通过科技部的建设期验
针对桥梁长期静态安全监测数据量大、影响因素复杂、时域信号难于分解等问题,根据桥梁结构响应信号中各种作用效应的周期重现规律,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对多种组成成分
以某高速公路上2座连续刚构桥梁为例,对影响其承载能力鉴定的部分关键参数:结构外观病害、混凝土强度、主梁下挠、预应力损失、荷载试验等的测试方法及其结果进行阐述和对比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雙月刊,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南京林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是SCD来源期刊。本刊以“绿色与发展”为报道特色,体现人文社会科学与生态环境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主要栏目:生态文明研究、环境伦理学研究、生态哲学研究、环境与资源研究、环境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