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历史教学中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行课程结构以“模块”加“专题”的方式组成,突出多样性和层次性,整合诸多相邻学科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科本位”的缺陷。新课标历史教材和相关考试中涉及大量的地理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渗透地理知识。将地理知识融入历史课堂教学,一方面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事件产生原因的认识,一方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本文以高中历史人民版和人教版教材为例,梳理课本中包含的地理知识,根据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探寻一定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地理知识
  一、 历史教学中的自然地理
  (一)地理沿革
  中国古代史自上古三代起,王朝更迭,疆域变化不断。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对秦朝疆域这样描述:东到大海,西及流沙,北逾阴山,南抵南海。但是古地名和今天的地名有很多无法对应,这时候需要教师利用高中历史图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进行比较,得出秦朝的疆域。同时通过历史图册中历代王朝疆域图的比较,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
  (二)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
  高中历史必修2在讲授“战后苏联经济改革与挫折”时,总结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不顾苏联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强令各地扩大玉米的种植面积,导致苏联农业再次出现危机。这段文字涉及了自然地理中的气候类型和土壤植被等相关知识,在讲述相关内容时必须结合历史地图册,在地图中标明苏联全境的气候类型区域,結合玉米种植的地理条件,找出苏联境内适宜种植的区域,自己得出结论,依据课本知识客观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然后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比较,找出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总结出对历史上这些“改革”的认识,进一步落实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地形地貌
  现行高中历史课本涉及地形的内容比较多,在讲述人类文明诞生,农业发展等内容,需利用历史地图册指导学生学习。高中历史必修1有关“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内容,从地理地形因素解释欧洲文明形态与东亚文明形态的不同。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古代中国与西方不同的经济模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西方在政治方向发展上走了两条截然相反的道路。
  二、 历史教学中的人文地理
  (一)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移,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高中历史必修2有关“古代中国农耕经济”部分,在分析有关农业和手工业史实时候,结合历史地图册能发现一种现象: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与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三次大规模的南迁有密切的关系。唐朝中期前北方经济远超南方,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破坏甚大,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历史上大规模的人口南迁有: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唐朝中叶安史之乱、北宋晚期靖康之变。中原人口南迁,一方面给南方带来大批劳动力,另一方面带来较为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至南宋中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完全南移。
  在讲授经济重心南移的课题时,加入“胡焕庸线”的知识,不仅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同时可以找到新的解读这一课题的角度,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史学素养。接受部分学术训练,为大学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二)农业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2涉及农业发展的篇幅很多,尤其是中国史部分,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历朝历代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在讲述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候,结合历代王朝疆域演变图,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版图基本上没有本质的扩张。汉、隋、唐等王朝却把疆域扩展到贝加尔湖、巴尔喀什湖这样的壮举,但是这样的疆域面积维持的时间并不长,只有清朝最终奠定今日中国的基本版图。
  有同学就会有疑问:既然运输粮食成本高,为什么当时不在当大规模地发展农业?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结合农业发展区位要素中地形、土壤、科技、交通运输水平等因素进行合理解释,同时列举小麦在古代中国的亩产与现代科技下小麦亩产水平进行对比,让学生直观感受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差距。
  罗布泊是中国的核武器试验基地,这里曾经是中国内陆的第二大湖泊,如今只剩下层层盐壳。在1960年代罗布泊仍然是个大湖,但是到1970年代就完全干涸了,退化速度很快。原因是受到“左”倾错误思想的影响,当地人砍伐罗布泊附近的大片胡杨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南疆的农业发展徘徊不前,为了治理当地环境问题,国家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始终没有扭转局势。
  进而说明在重视三农问题的同时,注意对当地环境的保护,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让学生形成生态史观。
  (三)军事地理
  现代战争和军事活动的范围已扩大到了整个地球及其生物圈、大气圈的各个方面,甚至到外太空,军事地理所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诸多方面,成为影响军事活动的一个大的开放系统。
  人教版教材选修部分有关军事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但是表述十分简略,忽视地理环境对军事的影响。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讲述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些局部战争,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军事地理的知识。在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分析德国的施蒂芬计划和德国战败原因的时候,可适当借助军事地理知识加以分析:德国地处欧洲中部,以平原地形为主,且与法俄两大强国相邻,所以德国必须用最强兵力快速消灭法国,避免两线作战,然后利用其境内完善的交通系统,迅速回师东部打败俄军。鉴于俄军作战能力低下,德军署时候西线集中大部分兵力,东线用少量兵力牵制,以防守为主。但是战前德皇威廉二世命令总参谋部修改计划,加强东线兵力,战争爆发后德军在西线陷入僵局,而东线的俄军也没有被彻底打垮,德国被迫两线作战,犯了兵家大忌。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知识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但是历史教学一定要立足于本学科,不能把历史课上成了地理课,毕竟历史和地理不属于同一学科。
  参考文献:
  [1]单正婷.论历史地理知识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D].苏州:苏州大学,2008.
  [2]朱翔,刘新民.高中地理必修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代晓宇,浙江省义乌市,义乌群星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子百家互相争论、批判,但同时,各家在争论的同时又互相吸收、融合,如儒家荀子的“礼”是吸取了法家“法”的内容,法家韩非的“道”是改造了道家老子的“道”,汉及以后社会中的儒法合流,也是在这种百家争鸣的相互对立、互相吸取的过程中形成的。  关键词:百家爭鸣,思想文化,影响  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高度评价这一时期
[摘要]我国法律一直没有广泛确认惩罚性赔偿,尤其在产品责任领域一直缺乏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规定。2009年12月26日《侵权责任法》的通过,首次确立了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稳定和保护当事人权利等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我国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仍存在差距。本文结合《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产品责任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进行深入探索,提出相
摘要:对于写作来说,必须拥有大量的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开展小学作文教学,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引导小学生积累素材,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小学作文教学素材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旨在为促进小学作文教学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素材积累;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余映潮老师的课,精致实效,思路清晰,理性美与诗意美并存,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高深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     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余映潮老师的课,
摘 要:爱是人类生存的灵魂,只有爱,世间才能充满快乐和幸福。那么,教师对学生的爱与责任,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作为一名班主任,站在讲台上要有爱,做班级工作,要有爱,教育学生个体,要有爱,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作为班主任,要随时牢牢记住:爱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师爱是伟大、神圣的,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她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
[摘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主要以维吾尔民族占多数,在发展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双语”教学工作,通过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习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汉语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民族 学生 口语  [中图分类号]H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174-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主要以维吾尔民
[摘要]高等院校是培养现代优秀人才的摇篮,学校有着自己的教育体系来为大学生提供舞台,让大学生的能力得到升华,让自己学校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承,努力迈向应用型大学的行列。所以,学生会的工作得到了许多大学生的青睐,本文着重对学生会实践部工作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专题的研究。  [关键词]实践工作 大学生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22
摘 要: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函数解析、方程运算往往是历年中考中的必考点,这也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的重点部分。由于数学知识点联系性比较强,一些数学解析题也都是综合性考察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以中考必考知识点为基础框架,在用与之相关的概念、公式、定理、推论作为联系纽带,让学生构建完整的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本文以初中数学“圆”为例,对初中数学必考点进行探究,让学生成绩有所突破  关键词:
[摘要]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第一个血肉丰满的都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形象。祥子三次买车三次卖车的经历,展现了其悲剧的命运。祥子悲剧的产生,既有社会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其自身的主观因素。诸多原因交织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  [关键词]祥子 社会悲剧 婚姻悲剧 性格悲剧 命运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摘 要: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为发展大健康产业医学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背景和意义,并阐述了新时代医学职业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对策和路径,对醫学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医学职业院校,工匠精神培育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河北省根据全省各地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提出加快推进我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