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ita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这一基础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于学生现在及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都会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小学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其有任何的马虎,应对其引起必要的重视。识字教学往往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开展中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在刚刚开始接触汉字的时候,必然会感觉到力不从心,在这时,对汉字构成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更好的发展及掌握其的构造规律,将会成为教师构建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主要以谈字理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运用为探究话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一、形声字方面的教学
  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形声字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加以适当的调整。会意字与形声字往往是合体字中的两个部分,但是这两种字体之前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形声字不单单具有表达其含义的结构,也包含了发音的内容在其中。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中。
  首先,就可以以表声部位为切入点,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同一声旁的一系列汉字,以通过归类的方式来为学生进行汉字的讲解。归类思想往往是教师在开展声旁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其不仅能够展开学生对于汉字发音的联想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汉字的理解以及记忆程度[1]。
  其次,教师也可以将形旁相同的汉字分为一类,以更好的进行总结与归纳。比如,拥有木字旁的树、村;拥有三点水旁的河、江等等,以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进行举一反三,从而提升自身的识字范围与识字能力。
  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在对形旁以及声旁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形成一定的归纳思想,也能够更好的掌握汉字,可谓是一举数得。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应注意,应根据读音来对一些声旁的汉字加以区别,并要对一些特殊汉字加以有效的讲解,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避免学生在开展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以及误区。
  二、象形字方面的教学
  在我国的汉字体系中,象形字所占有的数量比例非常少,其往往是在一些形声字以及指事字的基础上构成的,在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中占有着非常小的比重。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倾向于形象思维,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以展示图片、古汉字、楷体字为日常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在课程開展的过程中,首先可以为学生展现一些相关的汉字图片,之后再借助古体字来分析其与图片所存在的联系,并为学生讲解这些古体字所具有的演变过程,最后再对楷体字与象形字之间的关联进行观察,以引导学生更好的对楷体字的字义、字形展开有效的分析[2]。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山”这个字的时候,在课程开始之前,就可以在黑板中为学生画出一个简单的山川轮廓,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古代文字,以使学生能够观察到甲骨文就是在山川轮廓的基础上所演变而成的。最后,教师再为学生展现“山”的楷体字,以对古代的文字加以对比,并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强调,山字中的三个竖就相当于山峰所具有的形状,以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观察字形,并深入的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对学生的识字学习更好的加以引导,也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找出一些其他的象形字,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识字效率,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汉字的奥妙与魅力。
  三、指事字方面的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指事字往往是独体字中的一种。所以,在教学实践展开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字体的构成方式为依据来进行分类与归纳教学。比如,在为学生讲解“上”和“下”这两个字的过程中,对于这种符号性较强的字来说,教师往往只需要为学生演示字义、强调字形即可。在开展这些汉字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所具有的空间概念进行理解,不要为了追溯源头,而向学生展现一些相应的古体字,这样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会为学生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对于这一类字体,最适当的教学方法,就是在为学生讲授完象形字过后,再对其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讲解[3]。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本”这个汉字的过程中,就可以以形象字“木”为基础再加上一横,“木”字表示的是树木本身的根茎,延伸之意就是事物的根源,也就是“本”这个字的实际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识字教学,不仅能够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能够使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等得以一定程度的增强。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运用字理,不仅能够使自身的教学思路得以有效的拓展,也能够使学生自身的认字效率得以显著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在局限的课堂中感受到汉字在整个演变中的重要历程,以使学生更好的吸收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自身的文化内涵得以显著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开展当中,一定要先对自身的知识底蕴加以丰富,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识字教学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并使教学的最终质量与最终效率得以不断的优化与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初中教育中,对于学生知识教育虽然看得很重,但是对于学生德育教育也同样十分关注,作为新时代接班人,评价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用成绩来衡量,更重要的是德,尤其在初中教育中,学生思想刚刚开始萌芽,作为教师就有职责教育学生,給予学生好的德育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学生学好也是十分关键,初中教师也更有义务教育好学生德才。教师要找到在语文课堂上和德育的切合点,在给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同时也能教育
随着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广泛,出现了一种新的构筑物-地垄层.传统对地垄层直接填土覆盖,对房地产而言过于浪费.文章介绍预制盖板安装的工艺原理,施工流程和操作要点.实践证
【摘 要】  古诗词是伴随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诗词之美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诗词的学习之中呢,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和诗词的结合来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教师可以课程导入和课程结束作为两个重要的节点,在这两个阶段中加入音乐。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诗词教学 音乐元素  古诗词教学一直在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古诗词都是古代文人墨客
对学生而言,高中是他们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高考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语文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而作文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是每位高中语文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模式有了创新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教师不能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仍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作文教学,师生之间严重缺
【摘 要】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正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的重要功能在于语用,即学生在学习了语文知识之后,可以更高效地与人进行交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贯彻执行,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无论是教学语言还是教学内容均有了一定的改变。教学语言对于学生的理解以及能力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借此推动教学效率的积极提升。借助合适的语言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
作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不仅与学生写作水平密切相关,还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作文是极富创造性的智力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投入真实的情感,充分表达内心世界,运用语文综合能力写出高质量篇章。高中语文教师要抓住写作教学的优势,在引导学生主动写作和灵活应用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和启发,让学生不断掌握与积累一系列的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1.营造生活情境,唤起写作热情  写作活动虽然是一项综合而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