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教育的改革。我们会发现在教学运用中有太多的不足之处,而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追根刨底在于学生和老师的思维过于死板、传统,传统的教学理念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此,改变固化的教学方式,唤醒学生的思维,提高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和教学质量成为了眼前的首要任务。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力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进入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045-01
1 目前我国高中生物理力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死记硬背问题
很多学生都是依据自己在初中时学习物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死记硬背,没有对公式进行自我的理解,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解题时造成公式乱用的现象。例如:在试卷上,虽然根据题目用对相应的公式,但是没有对题目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高中物理的认识,在高中物理的考题中并不只是考验学生对力学的概念、公式的理解程度,而是重视学生对力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掌握程度。固然,高中生还是用以往初中的学习方式学习高中物理,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在高中物理中不仅仅只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力学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使用寻找正确是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力学的学习,才是我们高中生所必须执行的方式,才能使我们高中生在物理学上有所成就。所以,高中生要想有效的学习高中物理,必须要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1.2 盲目解题问题
我们学生在做大题的时候,当遇到困难而又想得到分数,通常就是把公式全部写满在题目的空白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了解程度不深,而且学生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解出该些题目。因此,他们的做法就是列出可能有用的力学公式的方式,来防止丢分的现象发生。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方式虽然能得到一定的分数,但是对于学生理解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和学习是一种无任何帮助的方式。
1.3 题海战术问题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为了减少自己对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往往误以为题海战术能够促进自己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现象,更多地时间都留在物理练习上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导致各学科的学习时间不均衡,致使有一些学生物理成绩上来了但其他学科的成绩又下降了,导致综合成绩不理想,又加上学生的睡眠时间的减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的精力就会逐渐的下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现象。当然题海战术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但是题海战术是需要大量的试题与时间来支撑的,在有限时间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满足该方式的要求,致使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2 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2.1 加强基础记忆,打好基本功
当然,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各种基础知识、结论与概念的记忆是解决各个物理力学试题问题的前提条件,固然,物理教学中也是需要学生们死记硬背知识点及概念的,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题意,合理地分析各个力学平衡。在高中物理力学中常常会用到的是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一些力学知识。例如,当我们解决物理量的瞬时关系时,自然的就会想到牛顿第二定律,但当题目是单一物体的题型,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或者动能守恒定律去解该题型就会比较容易了。只有我们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力学知识,熟练地去运用,才能更好地去解决这些力学问题。
2.2 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高中物理学中关于力学的问题类型各式各样,题目中包含的条件也是极其复杂的,所以我们拿到试题的时候,要看清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首先要学会审题,才能避免盲目解题的现象,才能使我们高中生更好地去理解题意,确定更好的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力学的考题对象基本上: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是一个系统,把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对象可以解决整体以外物体对整体的相互作用与关系,从而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当遇到单一物体题目时,我们主要是处理物体内部的相互关系,就可以解决该中类型的试题了,当然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调整好解题思路,才能避免走更多的弯路,减少解题时间,才能为下一题省出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学生要认真审题对象才能避免走弯路,认真审题可以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根据题目可找出已知的条件,从而根据其已知的条件推出相应的公式,就可根据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出这类题目;留意其隐含的条件,往往解题的出发点就是其条件,故我们要注意审题,才能从题目中寻找隐含的条件,才能更好更快地处理问题。
2.3 要合理地归纳
当我们已经确定研究对象的时候,就要对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通过物体存在不同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归纳。单个的研究对象可采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而整体的要研究整体以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内力对运动的影响,但不能忽视外力的影响,逐一地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合理地归纳,避免“漏力”的情況。
2.4 创设解题情景,增强学生思维解题体验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解题情景,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比如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运用自己手中的手表和笔进行秒表记录和计算;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再现,同学们更加对情景记忆有印象在此同时同学们的大脑中会对其进行反思,这样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会形成自主抽象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同学讲课,在讲课中发散思维,增强对课程的理解与反思。同时也可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培养同学们的感情,团结合作,在学习中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形式,这样在学习中可以相互监督,以增进反思解题体验,达到成绩进步的效果。
3 总 结
在高中学习中,我们同学要积极上台发言,老师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学校要积极的开展良好的解题技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反思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真真正正的感悟到学习的真谛,固然我们要避免停留程序化的解题理论,死记硬背的现象,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同学们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反思、自动总结。
参考文献
[1]袁方迪.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96.
[2]彭锦然.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探微[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1):289~290.
[3]刘晋源.浅谈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9):56.
收稿日期:2018-8-15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7-0045-01
1 目前我国高中生物理力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死记硬背问题
很多学生都是依据自己在初中时学习物理的方法进行学习,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死记硬背,没有对公式进行自我的理解,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解题时造成公式乱用的现象。例如:在试卷上,虽然根据题目用对相应的公式,但是没有对题目进行进一步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对高中物理的认识,在高中物理的考题中并不只是考验学生对力学的概念、公式的理解程度,而是重视学生对力学知识产生过程的掌握程度。固然,高中生还是用以往初中的学习方式学习高中物理,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方式。在高中物理中不仅仅只是考察学生对物理力学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力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使用寻找正确是学习方式进行物理力学的学习,才是我们高中生所必须执行的方式,才能使我们高中生在物理学上有所成就。所以,高中生要想有效的学习高中物理,必须要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
1.2 盲目解题问题
我们学生在做大题的时候,当遇到困难而又想得到分数,通常就是把公式全部写满在题目的空白上,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够,了解程度不深,而且学生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解出该些题目。因此,他们的做法就是列出可能有用的力学公式的方式,来防止丢分的现象发生。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方式虽然能得到一定的分数,但是对于学生理解高中物理力学知识和学习是一种无任何帮助的方式。
1.3 题海战术问题
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为了减少自己对考试所带来的压力,往往误以为题海战术能够促进自己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造成适得其反的现象,更多地时间都留在物理练习上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导致各学科的学习时间不均衡,致使有一些学生物理成绩上来了但其他学科的成绩又下降了,导致综合成绩不理想,又加上学生的睡眠时间的减少,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的精力就会逐渐的下降,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的现象。当然题海战术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但是题海战术是需要大量的试题与时间来支撑的,在有限时间的情况下,我们难以满足该方式的要求,致使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2 高中物理力学的有效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
2.1 加强基础记忆,打好基本功
当然,在高中物理力学学习中,各种基础知识、结论与概念的记忆是解决各个物理力学试题问题的前提条件,固然,物理教学中也是需要学生们死记硬背知识点及概念的,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题意,合理地分析各个力学平衡。在高中物理力学中常常会用到的是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一些力学知识。例如,当我们解决物理量的瞬时关系时,自然的就会想到牛顿第二定律,但当题目是单一物体的题型,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或者动能守恒定律去解该题型就会比较容易了。只有我们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力学知识,熟练地去运用,才能更好地去解决这些力学问题。
2.2 仔细审题,理解题意
高中物理学中关于力学的问题类型各式各样,题目中包含的条件也是极其复杂的,所以我们拿到试题的时候,要看清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首先要学会审题,才能避免盲目解题的现象,才能使我们高中生更好地去理解题意,确定更好的解题思路。一般来说,力学的考题对象基本上:研究对象是单一物体,或者是一个系统,把一个整体视为一个对象可以解决整体以外物体对整体的相互作用与关系,从而进行简单的计算过程;当遇到单一物体题目时,我们主要是处理物体内部的相互关系,就可以解决该中类型的试题了,当然我们在解题的过程中要调整好解题思路,才能避免走更多的弯路,减少解题时间,才能为下一题省出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学生要认真审题对象才能避免走弯路,认真审题可以明确题目所要求的是什么,根据题目可找出已知的条件,从而根据其已知的条件推出相应的公式,就可根据物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出这类题目;留意其隐含的条件,往往解题的出发点就是其条件,故我们要注意审题,才能从题目中寻找隐含的条件,才能更好更快地处理问题。
2.3 要合理地归纳
当我们已经确定研究对象的时候,就要对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通过物体存在不同的受力情况,进行受力归纳。单个的研究对象可采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而整体的要研究整体以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可以忽略内力对运动的影响,但不能忽视外力的影响,逐一地进行受力分析,进行合理地归纳,避免“漏力”的情況。
2.4 创设解题情景,增强学生思维解题体验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解题情景,更能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就比如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运动,我们可以运用自己手中的手表和笔进行秒表记录和计算;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再现,同学们更加对情景记忆有印象在此同时同学们的大脑中会对其进行反思,这样不知不觉中同学们会形成自主抽象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同学讲课,在讲课中发散思维,增强对课程的理解与反思。同时也可让同学们进行合作,培养同学们的感情,团结合作,在学习中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形式,这样在学习中可以相互监督,以增进反思解题体验,达到成绩进步的效果。
3 总 结
在高中学习中,我们同学要积极上台发言,老师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引导。学校要积极的开展良好的解题技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们对物理理论的理解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反思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让同学们真真正正的感悟到学习的真谛,固然我们要避免停留程序化的解题理论,死记硬背的现象,加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努力让同学们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反思、自动总结。
参考文献
[1]袁方迪.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探讨[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96.
[2]彭锦然.高中物理力学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探微[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8(01):289~290.
[3]刘晋源.浅谈高中物理力学解题策略[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9):56.
收稿日期:2018-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