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占比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形成的预判价值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huishup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梗死占比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形成的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住院治疗的7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脑疝形成与否分为脑疝组(17例)和非脑疝组(54例)。对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资料进行单因素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效果,寻找最佳预测值。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组的脑梗死体积、脑梗死占比、缓冲体积均大于非脑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脑组织体积、颅腔体积比
其他文献
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质谱是对食品中化学性有害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该文按照化合物结构类别,综述了食品中重要化学性有害物的质谱软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孕期保健、产科质量及新生儿处理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对2000年4 月~2002年3月在我院分娩所发生的新
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为了更好教授学生知识需要不断采用适合初中生的方式,这样初中生才能在日后更好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因此本文主要对初中地理“电教引探法”实验的重要
作为新型的传感材料,碳点在过去10年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由于制备方法相对单一,未经功能化碳点的表面有效传感作用位点的种类受到了限制(多为羧基、羟基、醛基等含氧官能团)
食品质量与安全是政府、食品行业以及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需要对食品中的风险因子进行检测。传统的分析方法如生物化学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色谱法
采用社会实验法,将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运用平衡康复理论和个案管理模式,对照组不加以干预。通过阳性阴性症状(PANSS)量表评定精神病性症状,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