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操作通道下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鞘膜积液——两中心950例经验总结

来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fusion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传统两孔、单部位两孔和单孔三种操作通道下腹腔镜技术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儿童各种类型鞘膜积液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两所专业儿童医疗中心自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50例不同类型男性儿童鞘膜积液病例资料。年龄4个月至14岁,平均年龄(3.68±2.20)岁。患儿均采用腹腔镜下经皮腹膜外环扎术。依据操作通道的不同分为:传统两孔组387例,单部位两孔组468例,单孔组95例。比较各组患儿手术过程、疗效与并发症情况。结果 95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关闭未闭鞘状突1 383侧。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288例(35.8%)。4例因术中腹腔镜下未发现开放的鞘状突内口,改为经阴囊的睾丸鞘膜翻转手术。三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χ~2=5.76,P=0.07)。术后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6.5个月(8~32个月)。两医疗中心在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两孔组、单部位两孔组、单孔组分别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122例、148例、18例,发生腹膜后血肿例数分别为4例、2例、0例,术后复发例数分别为4例、4例、2例,术后对侧异时性鞘膜积液分别为0例、0例、2例,脐部切口感染分别为1例、0例、0例。单孔组与其他两组相比,在发现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和术后对侧异时性鞘膜积液的比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三组各15例患儿术后6 h疼痛FLACC评分,均在0~2分。随机调查50例患儿术后1年脐部伤口外观情况,单部位两孔组与单孔组术后伤口外观无差别。结论腹腔镜经皮腹膜外环扎术治疗各种类型儿童鞘膜积液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环脐单部位两孔法手术操作较单孔手术更加简便,术后伤口外观优于传统两孔法,并可与单孔手术伤口相媲美。在对侧隐性鞘状突未闭的探查上两孔法较单孔法更有优势。
其他文献
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作用。目前针推专业的选修课体系,从课程设置到教学管理,再到师资队伍建设,都较松散,不尽合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人
目的观察使用五苓散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门诊定期就诊的肾病综合征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上对照组给予口
人类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全球有识之士纷纷指出: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中心的新经济。人力资本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这种核心地位,决定了
用于边坡加固的技术多种多样,而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好这些技术并非易事。由于对地质条件缺乏足够的认识,或者因加固技术本身存在某些缺陷,出现了一些失败的边坡加固工程实例,
目的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理论分析湖南省某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应用HACCP理论,结合职业卫生调查法、职业卫生检测法,对该水泥生产线职
目的探讨家属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重症患者病情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患者健康教育
设计评论是对设计现象的鉴别和判断。我国的设计艺术正以空前的规模发展,急需设计评论的介入。设计评论对设计创造及设计消费具有导向、规范和调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设计评论
目的探讨纳米硫化镉(n Cd S)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氧化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首先应用噻唑蓝(MTT)实验观察暴露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不同剂量浓度纳米Cd S(处理组)处于
将滑坡监测与当前先进的三维可视化及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三维滑坡的监测信息系统,实现了滑坡监测信息与监测场址三维地理信息的综合表达,为滑坡监测方案设计和监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