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着医生血压就升高,这可咋办?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def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些人,走进诊室由医生测血压,血压就升高;回家自己测血压或测24小时动态血压,血压就不高。我们把这种见着穿白大衣的医生血压就升高的现象,叫做白大衣高血压或称为“单纯诊室高血压”。
  
  患者紧张造成血压升高
  医务人员测压对病人有“加压素效应”,可能与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与警觉反应有关。患者见着穿白大衣的医生有增强应激性血管反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体内肾素、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分泌增加,引起小动脉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高,血压上升。诊室的特殊环境、医生的态度和情绪,都可能导致患者的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血液中儿茶酚胺增高,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增快。
  
  有一定“预测作用”
  多数人认为它是良性的,无需特殊治疗,但要长期随访观察。一项进行了54年的随访试验表明,半数以上的单纯诊室高血压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因此,它可能是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预测因子。
  
  消除心理作用是关键
  对于白大衣高血压的预防,首先要消除紧张情绪,减轻压力,测量血压时,医生要态度和蔼,避免引起患者紧张。其次,患者平时可做气功、瑜伽、打太极拳自我放松,缓解紧张情绪。
其他文献
“女性写作”的纷繁争议存在已久,写作的女性和女性的写作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在文坛中掀起一波一波的风浪,女性的写作群体和写作特征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文
昭君故事流传千古,昭君文学也较为繁盛。由现今可见的昭君出塞的史料记载来看,其故事情节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汉书》中记载的昭君故事虽然简洁,但也最为可靠。到了《琴
本文主要从汉字简化的定义、现象、方式、原因等几个方面,在参考前人时贤观点的基础上,对汉字的简化这一复杂现象做出较全面、较系统的考察,并对有关简化的一些实质性的理论问题
“母亲”形象的书写是人类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在男权社会文化中,“母亲”这个词是个社会文化功能符号——象征着慈爱、温顺、谦恭而无私的品性。撇去这些功能,母亲只是个
方大爷患高血压多年,每天都坚持测血压,自认为血压控制的很好。退休后的他每天早上都去晨练,在前不久的一天早上,方大爷晨练时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诊断为脑出血,虽救回了生命,却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家里人很纳闷,一向血压控制不错的方大爷为什么突然发病呢?医生认为,都是清晨高血压惹的祸。    血压晨峰带来“魔鬼时刻”   不少高血压病人认为每天白天测一次血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白天的一次测量往往发现不了清
期刊
任昉是齐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尤以笔体闻名天下,与工于诗作的沈约齐名,有“沈诗任笔”之称。学术界对任昉及其作品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尚无研究专著的出现。本文将立足于前贤时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