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擦亮我们的眼睛

来源 :中国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ma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与美国“双缺口”的经济结构不无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存在经常项目的高缺口,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这与美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有关,更与美国长期存在的国民储蓄和投资之间的高额缺口密切相关。可以说,美国的国民储蓄与投资之间的缺口是由政府财政赤字和私人储蓄小于私人投资造成的。财政赤字意味着政府储蓄亦为负,因此整个国民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就不足以支持国民投资。因此,美国必须大量利用国外资本来弥补本国的储蓄缺口。
  美国利用外部资本支持本国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向各国政府和央行发行数额庞大的政府债券,另一方面则要依靠其雄居世界金融核心的美国华尔街金融业,开展投资银行和资产管理业务,为美国企业特别是金融机构提供所需股票、债券,以及由资产管理公司支配的数以万亿美元计的投资基金。由于美国政府金融监管的缺失,金融组织毫无节制的金融创新导致全球衍生品市场规模急剧膨胀。金融衍生品带给人们的一个最大的幻觉是:财富可以通过其持续获得,实体经济已经不再重要!此前的全球经济增长更多地得益于全球资产价格的自我循环上涨,靠的是财富效应带来的资产增值空间。其中,由华尔街金融业主导的债券市场是保证全球资产价格循环上涨的主要资金融通渠道。
  本书给我们展示的是美国金融决策体系与华尔街之间相互媾和,通过无限度的金融创新甚至救市,向世界各国分散风险的一个巨大陷阱的构造过程。美国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不惜通过美元、金融、石油甚至战争的方式,以掠夺全球的财富为主要目标,这是一种极端追求利益的国家经营方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尽可能采取极致的手段,金融就是一个极致的手段,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美国掠夺全球资源的国家目标和满足投资机构的贪婪欲望,白宫、美联储与华尔街相互利用,最终导致次贷危机这一历史性大灾难的爆发。 可见,次贷危机是美国把全球作为金融创新理论实验对象最终失败的结果。这个结局的发生,从一开始就始终存在着。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整个欧洲、俄罗斯、巴西、日本、韩国甚至中国也同时成为受损的一方,这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美国政府和华尔街已通过事先设计的风险分散机制将损失转移给了世界各国。这既是阴谋,又是贪婪者的玩火自焚,不过全世界都成了美国金融游戏的埋单者。
  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看出来,中国经济与美国次贷危机息息相关,次贷危机实实在在地改变了中国。除了贸易增速的明显回落给对外依赖过高的中国出口加工业构成直接打击以外,中国的外汇储备参与维持了美国的过度消费,而在这种过度消费回归的过程中,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海外投资损失、外汇储备贬值和外资欠账愈演愈烈的巨大痛苦;此外,中国在房地产、股票等领域也存在着较严重的资产泡沫。这些泡沫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热钱的进入存在密切关系。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低迷、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走低和利率形势的逆转,都让热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如果热钱在短时间内流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中国与世界经济互为市场,一荣俱荣、一枯俱枯,这无疑成了此次金融危机重灾区——欧美国家要求中国参与救市的基本借口。关于中国要不要参加美国救市,本书在冷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向美国注入救市资金,必然要面临美元贬值,亦即债务被合法“减免”的局面。一旦中国贸然介入美国救市,也许再过几年,拯救者会成为需要拯救的人,而被拯救者则可能成为巨人。关于中国未来的选择,作者提出建立大人民币制度、建立货币区域同盟、守住自然资源等建议,对于当前中国政府进行宏观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扩大内需,作者也提出促进国民收入分配向国民个人倾斜、冲破内需不振的羁绊的重要思路,作者认为,中国经济本身存在的问题,既有对外依赖度过高,又有对内过度依赖投资和房地产、收入分配分化导致内需不振、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存在着很大的“硬着陆”危险性。由于对外依赖度过高,中国的经济安全受制于人,容易在外围力量的影响下,发生经济动荡,甚至引发经济危机。为了扩大内需,中国甚至可能会牺牲了产业升级,通过实施房地产救市、降低出口退税率等措施,重回扩大投资和出口之路。然而,如果消费这个内需源头无法启动,目前实施的中国式救市就可能无法成为拯救中国经济的治本方案。
  中国要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必然要将经济增长动力由外需转为内需,通过增加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削减政府的行政管理支出等措施,将中国的未来夯实在满足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本书的最大特色是兼具历史纵深和时代感,同时从全球政治经济的视野来研究中国的发展出路,展现了一位华夏赤子应有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其他文献
早在南宋时期.政府就开设了分工明确、服务周到的居养院、安济坊和漏泽院,其中安济坊的功能是慈善医疗,漏泽院的功能是安葬无人认领的尸体,居养院的功能则是让遭了天灾的居民和无
本文从概念与背景、管理方案以及综合收益与回报等维度介绍了ISO 20121《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并以伦敦奥运会等案例展示了该标准的具体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
沥青混凝土铺面,相对于刚性铺面而言,其具有施工简易、成本较低、养护容易及行车较舒适等特性,但柔性铺面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影响,抵抗反复荷重能力较差,又因气候的原因,在使用
财政收支规模的不断扩大,给财政工作提供了更充裕的调控空间,但也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这是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管道工程的施工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压力管道。为了保证压力管道的正常运行,需要注意对其进行专业的安全检查,以便随时掌握管道的状态好坏,使其更好的
在部分公路建设工程中会遇到软土路基问题,如果不能做好排水工作,这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难度.塑料排水板作为先进的施工材料,近些年广泛利用在软土路基处理中,并且体现出操
为什么要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为什么标准化管理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是标准化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即简化、统一、协调、优化。该四项基本原理是企业标准化长期活动
县域法治与县域治理研究不仅要有理论关注,更要有现实关怀。运用多学科的学术视角,把法治、治理和善治理论融和起来,综合开展县域法治政府、社会治理与自治等理论和实践研究,
本文通过对压力容器制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期望能更好的促进压力容器制造方法的提升。
国际标准化组织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ISO/TC 207)于2006年正式发布了ISO 14064-1,2,3温室气体管理子系列国际标准。它是近年来ISO/TC 207开发的ISO 14000系列国际标准的又一重要分支,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准化举措。ISO 14064使得政府和企业能够测量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减少活动,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跨国企业采用,将其纳入组织的采购标准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