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教学督导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guo3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根本,督导工作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要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必须坚持教学原则,处理好教学与督导的关系,构建和谐的教学督导体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关键词: 教学督导 教学质量 关系 方式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部门或组织对教育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的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项保障措施。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部门或组织督促教育单位履行教育职责、转变教育职能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的手段,从而达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
  一、教育教学督导的作用
  1.助手参谋作用。教学督导工作要深入课堂教学活动和实验教学活动,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态度和敬业精神,了解学生对教学管理的意见,及时向教学管理部门和校委会反馈信息,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决议,起助手參谋作用。
  2.桥梁沟通作用。教育督导工作者一般是很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或者曾经在一线工作的教师,通过现场听课和调查研究之后,能够掌握真实的教学信息,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并以座谈会和汇报会的形式与教师和教学单位沟通,实现教师与学生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交流,明确教学目标。
  3.督促指导作用。教学督导者通过深入教学活动现场,实际考察教学活动的情况,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达到督导、指导、交流和激励的作用,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
  4.监控评价作用。教学督导具有监督和评价教学活动的特性。监督是对教学活动进行监视和督查,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建议和措施加以纠正。评价就是对教学活动的质量问题进行评估,确定教师是否优秀和称职。监督和评价是教学督导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相互贯通、融为一起,其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
  二、健全教学教育督导体系的措施
  1.组建教学督导队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工程师。教学督导人员应该具备优秀教师的素质,如果督导人员不能出类拔萃,便发现不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出现乱督导的现象,反而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学校应该从高级教师、优秀教师中选聘教学督导人员,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督导队伍。督导人员应该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熟悉教育法规,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完成教学督导任务。
  2.制定科学的督导规章制度。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教学督导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要达到教学督导工作持久、有序、合理和高效地运行,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保障体系进行约束,否则教学督导工作就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督导成效不明显。教学督导的规章制度应该包括教学督导工作条例、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听课制度、学生评价体系和教师自我评价体系等。最重要的是教学督导条例的制定,应该规定教学督导队伍的日常管理、督导成员的生产与解除、教学督导的权利和责任和督导人员的工作方式等,以避免督导队伍本身的管理问题,从而规范督导人员的言行。教学督导制度的建立是教学督导工作有效开展的先决条件,保证教学督导工作有效开展。
  3.建立有效的督导工作机制。督导工作机制是保证督导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机制。因此,建立科学的督导工作机制十分必要。总体来说,应该建立“一个组织”和“两级督导”,坚持“五个交流”,建立一个直属于学校领导班子领导的教学督导委员会,选聘不同教研组的教师组成教学督导队伍。实施“两级督导”就是实行学校督导和教研室督导制,两级督导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坚持“五个交流”就是校级督导人员与学校主管领导交流,校级督导人员与教研室督导人员交流,教研室督导人员与教师交流,校级督导人员与教师交流和校级督导人员与教学管理人员交流,通过多角度的交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的开展情况,从而达到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实施的目的。
  三、正确处理督导与教学的关系
  1.教学督导与教学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必须做到督导专家与教学行为主体紧密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也是教学督导的对象。教师耕耘在教学一线,对教学有独特的见解。因此,教学督导人员应该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学的真实情况。教学督导人员通过交流互动的方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尽可能地用学术探讨的方式进行督促教师低效的教学行为,树立一些教学典型,推广好的教学经验,避免对教师的批评。
  2.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之间的关系。其实,教学督导是一种教学管理的形式,但是教学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教学督导是学校本身对教学质量的一种监督、评估和指导的活动,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学管理只是对教学活动是否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可见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都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又存在区分,不能存在以管代督、以管制督。教学督导要服从于学校发展的大局,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可信的信息数据,特别是辅助教学部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教学部门要积极配合督导人员开展好督导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过程督导与目标督导之间的关系。教学督导在重视教学目标实现情况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工作存在效果完成的滞后性、不可逆性和难测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学督导控制教学过程,督导工作要贯穿课堂活动、调研座谈、抽样调查、论文答辩和信息反馈等过程,全面、全程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监督。
  4.督促与引导之间的关系。督导与引导紧密结合,以督导达到引导的效果。督导的特殊性在于先督后导。但是,教学督导工作中容易形成重督轻导和重目标轻过程的现象,容易引起督导与被督导的对立和矛盾。事实上,督与导的工作是两个方面,“督”的作用是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和找出问题的原因,而“导”的意义是在引导下解决问题。因此,做好教学督导工作,首先要认清督与导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研讨交流、进行指导,达到以督导促进教学工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爱莲.凸显以人为本、以素质为本的教育教学督导观[J].当代教育论坛,2014(8):26-28.
  [2]李晓梅.当代教育督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2):32-3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前这个行业越来越注重自主品牌的研发,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品质,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高的服装设计人才,现行的教学理念并不与现有的市场需求相适应,教学模式与产业进步不互相匹配,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够满足服装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服装设计教学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改革,打破僵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走校企
摘 要: 职业素养教育向来是中职学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的重点,在中职学生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在定位出发,在探讨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职生职业素养教育质量和层次的若干有效途径。  关键词: 中职生 职业素养 有效途径  从目前中职生的就业形势看,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倫理要求,对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提出了较高要求。如何从中职生的学校教育
摘 要: 后进生不爱学习,品行也不被看好。人们往往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没把孩子教育好,也有人认为是社会风气不好,使现在孩子不爱学习。然而,学校环境和社会风气对学生或孩子的影响是共性的,孩子成为后进生主要是个体原因,主要就是每个家庭状况及家教的差异性。  关键词: 农村中学 后进生 家庭教育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农村形势急剧变化,农村中学后进生教育问题越来越突出。“望子成龙”、“望子成凤”是家长的共
研究背景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源自脉络膜血管系统,为突破Bruch膜长入视网膜下腔的异常血管。由于形成的CNV血管通透性高,从而可引起渗出、出血及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某些农村初中,有厌学行为的学生比例为54.6%。分析其原因、探讨其对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现状  在当下农村初中,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消极对待学习、逃避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说,厌学心理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逃离学习。  二、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