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探析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mpirew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初中地理教学,初中地理的教学逐渐朝生活化方向发展。本文从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地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意义,从地理课程的教学、学习、评价等方面提出了生活化教学的实现途径。希望通过以下研究,对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途径
  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上都有着巨大改进。初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及世界的全貌,掌握自然和社会地理知识,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改革在地理课程的教授上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样的趋势下,研究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于转变地理教学模式,促进新课程改革,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1.1 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初中地理课程一直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地理课程的学习中,一直接收抽象的地理知识,缺乏对现实生活中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另外,地理教学采取试卷考察的方式只强调知识的掌握而不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这些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使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极为迫切。
  1.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國新课程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进程也逐步加快。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身边的地理,从而更好的掌握并运用地理知识。
  2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地貌地形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地形特点,形象具体地解释平原、山地、丘陵等地形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加以思考和分析的习惯,从而提升学生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习水平。
  3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初中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方式着手,探索生活化教学途径。
  3.1 教师教学的生活化
  地理教学生活化首先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引入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使地理知识回归现实生活。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积极探索并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备课环节完善知识储备,导入环节要积极引入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知识讲解环节,利用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对知识进行形象具体的讲解,引发学生思考。互动环节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发现并分析身边的地理。布置作业环节也应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置身生活地理之中,真正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
  3.2 学生学习的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地理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生活化的学习方式,改进之前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在学习地理时,不仅注重知识的掌握,更要注重思考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中自主性的提高。而生活化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要摒弃之前接收知识而不假思索的“省力”方式,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索。另外,学生生活化学习方式的培养还需要学校提供保障,在教学模式上可借鉴小组式互助学习,将学习水平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人数在4-6人。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学为主,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并加以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交换意见完,善学生思路。在讨论环节结束后,小组间交换意见,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集中学生智慧,不仅可以达到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效果而且能够补充老师的不足,使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3.3 教学评价的生活化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要求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只以试卷的成绩作为依据,这种评价模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首先,试卷的题目不够全面,各体型分值也不相同。由于学生擅长的知识不同,因此在答试卷的时候具有偶然性,不能凭一次考试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其次,试卷考察只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能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评价的过程中,除了试卷考试评价以外,需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学评价。教师可设置实践考察,布置作业,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并加以分析,以论文报告形式完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地理回归生活。生活化的地理教学评价不仅完善了教学评价方式,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结语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提出了新要求,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初中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对教育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生活化教学的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具有深刻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翠兰,周申立,李菲菲.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生活化初探[J].考试周刊, 2011(56).
  [2]吴鹏.汲生活之源,绽课堂之花——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 2014(73).
  [3]吴兴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作者单位
  河北省迁安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北省迁安市 064400
其他文献
文章以经济欠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将综合交通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时代特征和区域特征进行适当延伸,指出要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二五”交通发展所处的3个阶段性特征进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恒成立”问题是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函数等内容交汇处的一个活跃知识点;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渗透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重要思想方法;有利于提升我们解题的综合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