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并购通常指的是两家或者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过并购,企业通常可以快速进行对外扩张,并且在短时间内,并购可以将各类企业所需生产资源聚集在一起。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发展日益加快,国外跨国并购作为对外直接投资(FDI)的方式之一,逐渐替代跨国创建而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主导方式,我国并购市场兴起较慢,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国并购行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类型及动因进行分析说明,并分析不同理论指导之下,说明其并购优势的不同,意图揭示企业并购背后的实质。
关键词:企业并购;经济全球化;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又称为企业兼并收购,通常是两家企业合并变成一家企业,收购并不一定导致被收购方失去法人地位,但企业之间并购则必然会使一家企业失去法人资格,这也是并购和收购的本质区别,我们首先明确这一点。
通常按照行业来区分,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指的是同行业进行的并购,通常是并购方想扩大其竞争力、加大市场占有份额而采取。纵向并购则通常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两者企业之间进行,收购方主要寻求的是减少产业链上信息传递带来的损失,减少生产成本,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而混合并购则通常是跨行业、跨产业进行的并购,收购方通常谋求的是企业风险分散,多元化经营,甚至是企业转型。另外,企业并购还可以按照支付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现金买资产、现金买股票、用股票换资产、股换股四种。
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及优势分析
(一)多样化经营理论
市场份额通常是固定的,产品单一的公司,生产越多产品,扩大营业额的同时,也意味着公司要承受更大的市场威胁,也意味着会收获更大的风险。因此,如果企业可以采取横向并购的战略决策,进行多范围的经营,显然,企业发展会变得更为稳定。在多样化经营理论下我们总结出这样几点并购优势:
1.降低生产风险
企业生产产品,其生命都是有一定的周期的,炙手可热的产品,不及时调整战略结构,也很容易慢慢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增加产品品种,保持企业的多层次发展,可以收获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也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
2.保持公司业绩较高增长
除开产品,企业也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个朝阳行业,在时代的更迭下,不进行改革更迭,也很容易被吞并同化。因此企业要想寻求业绩的稳定增长,会努力去寻求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将自己的资产注入进去。
3.充分利用和开发公司的现有资源
资源的通常很难完全被利用,我们认为合理的浪费是可以接受的。但很多时候,存在资源过剩的情况(很多企业人力、财力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过剩情况,但是经常这些资源又和企业捆绑在一块儿,没法儿进行出售或者出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寻求并购扩张,将过剩资源注入其他企业,节约资源的同时,可以获取较高的回报。
4.寻求企业成长的新空间
单一的产业,纵使发展的再好,也会达到顶峰,碰到瓶颈。受限于市场需求以及法律限制,企业于此发展道阻且难。此时,企业想要做大做强,自然也就得去寻求其他产业进行发展了,而并购另外一家企业进行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将不失为一个快速可靠地方式。
(二)协同效应理论
協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在财务协同、经营协同和管理协同这三个方面。两个公司寻求并购,肯定是想去寻求两者单独无法实现,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事情,也即是更大的更大的成功。用简单的式子来说,也就是为了获得“1+1>2 ”效应,具体如下:
1.寻求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通常是指并购来来的财务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自有现金流、企业节税避税等等,具体如下:
①自由现金可以利用更为充分。企业成长通常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不同的企业时期,也存在不同的资金需求程度,诸如初创期,核心是资本流动管理,资金缺乏、如何融资是初创时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相对于进入衰退时期的企业而言,他们存在较多的闲置资金,这个时期的企业谋求的是企业资金退出在进入另外一个循环的过程。
②偿债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合并之后,企业变为一个整体,企业整体扩大了,合并前的各个企业的债务,都可以由合并后的大整体来进行承担,很显然,整体由于存在债务的内部转移支付,偿债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③筹资费用可以得到降低。合并之后两家变为一家,如果需要进行外部融资,那么在进行证券发行的时候,相对于未进行合并,可以采取一次足额发行。这样,企业就可以极大减少融资、用资费用。
④ 节税、避税效用。企业作为理性利益人,有追求经济价值的本能欲望。而减轻企业税负,则可以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合理降低开支,甚至于扭亏为盈。
2.寻求经营协同效应
横向并购中会带来企业、工厂的规模扩大,我们知道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规模的扩大很容易产生大工厂的经济效用。最直观的是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的生产量下,产品量越多,单位成本也就越低。
而纵向并购,由于主要面向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收购,那么他们很容易实现中间费用的削减,减低交易成本,同时用于整合了上下游产业,很容易实现企业的密切合作,增加两个企业之间的资源共通,人脉共用。
3.寻求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效应主要说明的是企业在并购前后带来的管理活动上的效率变化,我们认为,并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体如下:
①削减管理费用。并购前,两家企业各自独立,并购之后成为一个整体。从数量上来说,并购之后形成的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很多相同的费用可以抵减,从质量上来说,合并之后,合并之后管理团队管理的是更大的企业,单件产品的管理费用可以得到很大的分摊
②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不同的公司管理层的运营效率必然有差距,管理层效率较高的公司收购管理层效率较低公司,并购之后,效率较低的公司往往会被动提高其运营效率。
结论
企业并购,目前已成为企业更大更强的一个快速通道。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也乐于推动企业之间的并购,诸如宝武钢两者合并,其做大做强的一个过程就是政府一手操办。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全球化竞争如此激烈,我国企业不谋求做大做强、多元经营、夕阳产业及早转型,难以在市场立足。因此,本文的分析,也是意图推动企业,通过外部并购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绩效及潜能,实现更好的企业发展。
关键词:企业并购;经济全球化;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又称为企业兼并收购,通常是两家企业合并变成一家企业,收购并不一定导致被收购方失去法人地位,但企业之间并购则必然会使一家企业失去法人资格,这也是并购和收购的本质区别,我们首先明确这一点。
通常按照行业来区分,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指的是同行业进行的并购,通常是并购方想扩大其竞争力、加大市场占有份额而采取。纵向并购则通常是处于产业链上下游的两者企业之间进行,收购方主要寻求的是减少产业链上信息传递带来的损失,减少生产成本,产业链上的优势互补。而混合并购则通常是跨行业、跨产业进行的并购,收购方通常谋求的是企业风险分散,多元化经营,甚至是企业转型。另外,企业并购还可以按照支付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现金买资产、现金买股票、用股票换资产、股换股四种。
企业并购的动因理论及优势分析
(一)多样化经营理论
市场份额通常是固定的,产品单一的公司,生产越多产品,扩大营业额的同时,也意味着公司要承受更大的市场威胁,也意味着会收获更大的风险。因此,如果企业可以采取横向并购的战略决策,进行多范围的经营,显然,企业发展会变得更为稳定。在多样化经营理论下我们总结出这样几点并购优势:
1.降低生产风险
企业生产产品,其生命都是有一定的周期的,炙手可热的产品,不及时调整战略结构,也很容易慢慢被市场淘汰。因此,企业增加产品品种,保持企业的多层次发展,可以收获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也可以极大地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
2.保持公司业绩较高增长
除开产品,企业也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个朝阳行业,在时代的更迭下,不进行改革更迭,也很容易被吞并同化。因此企业要想寻求业绩的稳定增长,会努力去寻求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将自己的资产注入进去。
3.充分利用和开发公司的现有资源
资源的通常很难完全被利用,我们认为合理的浪费是可以接受的。但很多时候,存在资源过剩的情况(很多企业人力、财力都没有被充分利用,存在过剩情况,但是经常这些资源又和企业捆绑在一块儿,没法儿进行出售或者出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寻求并购扩张,将过剩资源注入其他企业,节约资源的同时,可以获取较高的回报。
4.寻求企业成长的新空间
单一的产业,纵使发展的再好,也会达到顶峰,碰到瓶颈。受限于市场需求以及法律限制,企业于此发展道阻且难。此时,企业想要做大做强,自然也就得去寻求其他产业进行发展了,而并购另外一家企业进行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将不失为一个快速可靠地方式。
(二)协同效应理论
協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在财务协同、经营协同和管理协同这三个方面。两个公司寻求并购,肯定是想去寻求两者单独无法实现,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事情,也即是更大的更大的成功。用简单的式子来说,也就是为了获得“1+1>2 ”效应,具体如下:
1.寻求财务协同效应。
财务协同效应通常是指并购来来的财务效应,主要体现在企业自有现金流、企业节税避税等等,具体如下:
①自由现金可以利用更为充分。企业成长通常可以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时期。不同的企业时期,也存在不同的资金需求程度,诸如初创期,核心是资本流动管理,资金缺乏、如何融资是初创时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相对于进入衰退时期的企业而言,他们存在较多的闲置资金,这个时期的企业谋求的是企业资金退出在进入另外一个循环的过程。
②偿债能力可得到大幅度提高。合并之后,企业变为一个整体,企业整体扩大了,合并前的各个企业的债务,都可以由合并后的大整体来进行承担,很显然,整体由于存在债务的内部转移支付,偿债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③筹资费用可以得到降低。合并之后两家变为一家,如果需要进行外部融资,那么在进行证券发行的时候,相对于未进行合并,可以采取一次足额发行。这样,企业就可以极大减少融资、用资费用。
④ 节税、避税效用。企业作为理性利益人,有追求经济价值的本能欲望。而减轻企业税负,则可以很大程度上给企业合理降低开支,甚至于扭亏为盈。
2.寻求经营协同效应
横向并购中会带来企业、工厂的规模扩大,我们知道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规模的扩大很容易产生大工厂的经济效用。最直观的是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的生产量下,产品量越多,单位成本也就越低。
而纵向并购,由于主要面向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收购,那么他们很容易实现中间费用的削减,减低交易成本,同时用于整合了上下游产业,很容易实现企业的密切合作,增加两个企业之间的资源共通,人脉共用。
3.寻求管理协同效应
管理效应主要说明的是企业在并购前后带来的管理活动上的效率变化,我们认为,并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进而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具体如下:
①削减管理费用。并购前,两家企业各自独立,并购之后成为一个整体。从数量上来说,并购之后形成的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很多相同的费用可以抵减,从质量上来说,合并之后,合并之后管理团队管理的是更大的企业,单件产品的管理费用可以得到很大的分摊
②增强企业的管理效率。不同的公司管理层的运营效率必然有差距,管理层效率较高的公司收购管理层效率较低公司,并购之后,效率较低的公司往往会被动提高其运营效率。
结论
企业并购,目前已成为企业更大更强的一个快速通道。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相关政府部门也乐于推动企业之间的并购,诸如宝武钢两者合并,其做大做强的一个过程就是政府一手操办。与此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全球化竞争如此激烈,我国企业不谋求做大做强、多元经营、夕阳产业及早转型,难以在市场立足。因此,本文的分析,也是意图推动企业,通过外部并购的方式,进一步拓展企业的绩效及潜能,实现更好的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