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但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造成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本文从语言形式、分布、语义及语用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性别歧视 语义 语用
1.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任何人、任何社会和阶层都可以利用语言为自己服务,它又会反映出人类社会不同集体的不同社会观念。历史上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体现在语言运用中便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不仅包括对女性的歧视,也包括对男性的歧视,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歧视。特别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以来,语言中有许多带有“男性自我主义”(male egolism)或“男性沙文主义”(male chauvinism)倾向的语言现象受到了激进的女权运动者的抨击,出现了不含性别歧视的新倾向。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性别歧视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是从四个方面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
2.性别歧视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
语言形式上的歧视,可以从外部观察到,主要表现在构词和次序两个方面。
2.1构词
第一种情况,阳性词是构词的主体,而阴性词往往是在阳性词的基础上加词缀构成,即由阳性词派生出来。例如:
host(男主人)——ese——hostess(女主人)
count(伯爵)——ess——countess(女伯爵)
prince(王子)——ess——princess(王妃,公主)
另外,一些阳性词加词缀-ine,-e,-ina等也可变为阴性词,如:
hero(英雄,男英雄)——ine——heroine(女英雄)
fiancé(未婚夫)——e——fiancée(未婚妻)
tsar(沙皇)——ina——tsarina(女沙皇)
第二种情况是一些阴性名词以阳性名词为主体,加上一个表示女性的词而组成的复合词,例如:
doctor(人们印象中一般指男医生)lady doctor(女医生)
pilot(飞行员通常由男性担任)woman pilot(女飞行员)
lawyer(律师通常指男性)female lawyer(女律师)
在人们的印象中,doctor,pilot等词指示男性,所以没有与它们相对应的表示女性的名词。当人们需要指称女性时不得不运用lady doctor,woman pilot之类的复合名词,反映了妇女在社会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社会世俗的偏见。
第三种情况是指诸多表示统称的名词是由名词加“man”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在意思上不分性别,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但在形式上加“man”构成,而不用“woman”。这类词在英语中占多数。
statesman——既指男政治家,也指女政治家
chairman——泛指主席
watchman——守夜者,更夫
milkman——挨家挨户送牛奶的人
虽然人们承认女性也可胜任这项工作,但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是最好的选择对象,结果这些词就被遗留了下来。
2.2次序
除构词上的歧视外,词的排列顺序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性别上的歧视。在一组词中如同时存在表示男性和女性的两个词,那么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正确的次序”应把男性词置前,女性词放后,如:我们常说boys and girls,很少说girls and boys;另外还有husband and wife,lords and ladies,brothers and sisters等等,这些词组很少倒过来用,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将女性词置于男性词前面,像ladies and gentlemen.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总是比女性强,男性应该保护女性。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自然把男性放在重要位置。
3.性别歧视在分布上的表现
性别歧视除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外,还表现在分布上。
3.1就分布范围而言,英语中的阳性词一般就有泛指性,与相对应的阴性名词或代词相比,使用范围较广。一般情况下,许多阳性词可以用于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的场合,而阴性词在分布上则有限制。如:
All men must work.(人人都要劳动)
All woman must work(所有女性都要劳动)
Every author has rich experience.(每一个作家都有丰富的阅历)
Every authoress has rich experience.(每一个女作家都有丰富的阅历)
除阳性名词代表通性以外,代词也有此特征。英语中没有同时表示两性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因此有时就用阳性代词作为通性。
He who hesitates is lost.
One must do his best,to his own target.
此外,在性别不清楚的情况下,也经常用阳性代词,而不用阴性代词。
That person lost his job.
The student finished his homework at last.
以上的例子告知我们,阴性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渐渐退化,而原来的阳性词演变为中性词。但在有些情况下,不宜使用阳性词,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
a.She is John’s widow.
b.He is Mary’s widower.
a.Lily is a divorcee.
b.Mark is a divorce.
在这两对例子中,只有a句认为是正确的说法。这说明在传统观念中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
3.2由于存在社会偏见,人们也往往用不同的句法结构或词汇来描述本质上一致的含义。
A businessman is aggressive.
A businessman is pushy.
He is a man of the world.
She has been around.
这种明显的不平等现象根深蒂固,短时期内难以消除。
4.性别歧视在语义上的表现
语义上的歧视在英语中尤为严重。主要是对女性的歧视,即一些阴性名词与相对应的阳性名词相比发生了语义降格(semantic degradation).下面从三个方面看一下这种降格:
4.1比喻义
英语中常用动物比喻人,但是形容男人的动物和形容女人的动物有明显的差异。以“fox”和“vixen”为例:“fox”(狐狸)通常指男性,意为“狡猾的人”,“vixen”(雌狐)通常指女性,意为“悍妇”、“泼妇”。可以看出“fox”的比喻义中,在其“冒犯”的含义后隐藏着对其人智谋的羡慕。但是“vixen”直接贬低了女性。另外还有:
比喻男性的动物:
dog(狗):肮脏、快乐、幸运的人
tiger(虎)强壮、凶猛的人
stag(雄鹿):参加只有男子的社会集会的人,而且带有一点迷惑力
比喻女性的动物:
cat(猫):心地恶毒的女人
cow(母牛):愚蠢、懒惰、丑陋的女人
dragon(龙):倔强的女人
以上例子显示,形容男性的词语暗示着他们的聪明、强壮,其诬蔑程度较低。而形容女性的词语都含有蔑视和侮辱的消极含义。
4.2引申义
就词语的引申义而言,英语中指女性的许多词语原本不含贬义,但后来却或多或少地带上了贬义成分。
governess(女统治者)——家庭教师、保姆
queen(女王、王后)——扮女性角色的男同性恋者
mistress(女主人)——情妇
4.3语义狭窄
有些词经过发展变化,用于描写女性时,语义变窄,并含有不尊重或降格的色彩。如“gossip”一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饭后闲来无聊,喜欢扯闲话的妇女。“scream”也是如此,指那些大惊小怪、虚张声势的女孩发出的声音。类似的词还有chatter,tattle,nag,squeal,shriek,wail,cackle等等。这些词反映了对女性言语、品德及声音等各方面的歧视。
5.性别歧视在语用方面的表现
语用中的歧视,主要指称呼中的歧视。英语中有许多有关称呼的词,虽然两个词为相对词,但由于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了差异性。“Mr.”是对先生的尊称,不知先生已婚与否。而“Mrs.”和“Miss”却明确地告诉人们女士的婚姻状况。此外,“Mrs”后面总要使用丈夫的姓,表明已嫁给了别人。这实际上说明了传统观念中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属物这一社会偏见。
6.消除语言中性别歧视的途径
西方在二战后特别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女权主义运动遍及各地,人们力图在语言上改变这种不平等。
6.1在词汇层面上,首先使用或重造一些中性词,例如“manpower”由“workpower”代替,“stewardess”改为“flight attendant”等等。这主要是改变阳性名词的通性。其次,一些女权主义者创造了一些词来取代含有男性成分但没有男性意义的词。如wimmin代woman,herstory代history,等等。另外使用与阳性对应的阴性词,如congressman-congresswoman;businessman-businesswoman;spokesman-spokeswoman
以上词汇的出现说明女性已意识到语言中隐含着社会观念,而要转变人们对妇女的固有态度,语言改革便是一个积极的推动策略。
6.2在语法层面上,把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用作通称。如:
把The students is doing his homework.
改为The student is doing the homework.
无论是词汇层面的变化,还是语法层面的改革,这些都证明了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妇女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而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据。
结语
语言现象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男女不平等才造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只要这种不平等存在一天,语言歧视就会继续存在一天。因此,要消灭语言歧视,首先就要消灭这种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消除需全社会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最终实现男女在语言、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的平等。
参考文献:
[1]Bate,Barbara.Communication and the Sexes.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1988.
[2]陈伟平.散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1).
[3]刘建达.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解放[J].山东外语教学,1998,(1).
[4]刘在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5]伍艳萍.中英文中性别歧视浅议[J].中国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
关键词:性别歧视 语义 语用
1.引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用来进行交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任何人、任何社会和阶层都可以利用语言为自己服务,它又会反映出人类社会不同集体的不同社会观念。历史上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体现在语言运用中便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不仅包括对女性的歧视,也包括对男性的歧视,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歧视。特别是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以来,语言中有许多带有“男性自我主义”(male egolism)或“男性沙文主义”(male chauvinism)倾向的语言现象受到了激进的女权运动者的抨击,出现了不含性别歧视的新倾向。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性别歧视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本文是从四个方面探讨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
2.性别歧视在语言形式上的表现
语言形式上的歧视,可以从外部观察到,主要表现在构词和次序两个方面。
2.1构词
第一种情况,阳性词是构词的主体,而阴性词往往是在阳性词的基础上加词缀构成,即由阳性词派生出来。例如:
host(男主人)——ese——hostess(女主人)
count(伯爵)——ess——countess(女伯爵)
prince(王子)——ess——princess(王妃,公主)
另外,一些阳性词加词缀-ine,-e,-ina等也可变为阴性词,如:
hero(英雄,男英雄)——ine——heroine(女英雄)
fiancé(未婚夫)——e——fiancée(未婚妻)
tsar(沙皇)——ina——tsarina(女沙皇)
第二种情况是一些阴性名词以阳性名词为主体,加上一个表示女性的词而组成的复合词,例如:
doctor(人们印象中一般指男医生)lady doctor(女医生)
pilot(飞行员通常由男性担任)woman pilot(女飞行员)
lawyer(律师通常指男性)female lawyer(女律师)
在人们的印象中,doctor,pilot等词指示男性,所以没有与它们相对应的表示女性的名词。当人们需要指称女性时不得不运用lady doctor,woman pilot之类的复合名词,反映了妇女在社会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社会世俗的偏见。
第三种情况是指诸多表示统称的名词是由名词加“man”构成的复合词。这些词在意思上不分性别,既包括女性也包括男性,但在形式上加“man”构成,而不用“woman”。这类词在英语中占多数。
statesman——既指男政治家,也指女政治家
chairman——泛指主席
watchman——守夜者,更夫
milkman——挨家挨户送牛奶的人
虽然人们承认女性也可胜任这项工作,但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是最好的选择对象,结果这些词就被遗留了下来。
2.2次序
除构词上的歧视外,词的排列顺序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性别上的歧视。在一组词中如同时存在表示男性和女性的两个词,那么在传统英语语法中“正确的次序”应把男性词置前,女性词放后,如:我们常说boys and girls,很少说girls and boys;另外还有husband and wife,lords and ladies,brothers and sisters等等,这些词组很少倒过来用,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将女性词置于男性词前面,像ladies and gentlemen.传统的观念认为,男性总是比女性强,男性应该保护女性。在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人们自然把男性放在重要位置。
3.性别歧视在分布上的表现
性别歧视除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外,还表现在分布上。
3.1就分布范围而言,英语中的阳性词一般就有泛指性,与相对应的阴性名词或代词相比,使用范围较广。一般情况下,许多阳性词可以用于既包括男性也包括女性的场合,而阴性词在分布上则有限制。如:
All men must work.(人人都要劳动)
All woman must work(所有女性都要劳动)
Every author has rich experience.(每一个作家都有丰富的阅历)
Every authoress has rich experience.(每一个女作家都有丰富的阅历)
除阳性名词代表通性以外,代词也有此特征。英语中没有同时表示两性的第三人称单数代词,因此有时就用阳性代词作为通性。
He who hesitates is lost.
One must do his best,to his own target.
此外,在性别不清楚的情况下,也经常用阳性代词,而不用阴性代词。
That person lost his job.
The student finished his homework at last.
以上的例子告知我们,阴性词处于弱势地位,甚至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渐渐退化,而原来的阳性词演变为中性词。但在有些情况下,不宜使用阳性词,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
a.She is John’s widow.
b.He is Mary’s widower.
a.Lily is a divorcee.
b.Mark is a divorce.
在这两对例子中,只有a句认为是正确的说法。这说明在传统观念中女人是男人的附属物。
3.2由于存在社会偏见,人们也往往用不同的句法结构或词汇来描述本质上一致的含义。
A businessman is aggressive.
A businessman is pushy.
He is a man of the world.
She has been around.
这种明显的不平等现象根深蒂固,短时期内难以消除。
4.性别歧视在语义上的表现
语义上的歧视在英语中尤为严重。主要是对女性的歧视,即一些阴性名词与相对应的阳性名词相比发生了语义降格(semantic degradation).下面从三个方面看一下这种降格:
4.1比喻义
英语中常用动物比喻人,但是形容男人的动物和形容女人的动物有明显的差异。以“fox”和“vixen”为例:“fox”(狐狸)通常指男性,意为“狡猾的人”,“vixen”(雌狐)通常指女性,意为“悍妇”、“泼妇”。可以看出“fox”的比喻义中,在其“冒犯”的含义后隐藏着对其人智谋的羡慕。但是“vixen”直接贬低了女性。另外还有:
比喻男性的动物:
dog(狗):肮脏、快乐、幸运的人
tiger(虎)强壮、凶猛的人
stag(雄鹿):参加只有男子的社会集会的人,而且带有一点迷惑力
比喻女性的动物:
cat(猫):心地恶毒的女人
cow(母牛):愚蠢、懒惰、丑陋的女人
dragon(龙):倔强的女人
以上例子显示,形容男性的词语暗示着他们的聪明、强壮,其诬蔑程度较低。而形容女性的词语都含有蔑视和侮辱的消极含义。
4.2引申义
就词语的引申义而言,英语中指女性的许多词语原本不含贬义,但后来却或多或少地带上了贬义成分。
governess(女统治者)——家庭教师、保姆
queen(女王、王后)——扮女性角色的男同性恋者
mistress(女主人)——情妇
4.3语义狭窄
有些词经过发展变化,用于描写女性时,语义变窄,并含有不尊重或降格的色彩。如“gossip”一词,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饭后闲来无聊,喜欢扯闲话的妇女。“scream”也是如此,指那些大惊小怪、虚张声势的女孩发出的声音。类似的词还有chatter,tattle,nag,squeal,shriek,wail,cackle等等。这些词反映了对女性言语、品德及声音等各方面的歧视。
5.性别歧视在语用方面的表现
语用中的歧视,主要指称呼中的歧视。英语中有许多有关称呼的词,虽然两个词为相对词,但由于性别不同而表现出了差异性。“Mr.”是对先生的尊称,不知先生已婚与否。而“Mrs.”和“Miss”却明确地告诉人们女士的婚姻状况。此外,“Mrs”后面总要使用丈夫的姓,表明已嫁给了别人。这实际上说明了传统观念中女人是男人的一个附属物这一社会偏见。
6.消除语言中性别歧视的途径
西方在二战后特别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女权主义运动遍及各地,人们力图在语言上改变这种不平等。
6.1在词汇层面上,首先使用或重造一些中性词,例如“manpower”由“workpower”代替,“stewardess”改为“flight attendant”等等。这主要是改变阳性名词的通性。其次,一些女权主义者创造了一些词来取代含有男性成分但没有男性意义的词。如wimmin代woman,herstory代history,等等。另外使用与阳性对应的阴性词,如congressman-congresswoman;businessman-businesswoman;spokesman-spokeswoman
以上词汇的出现说明女性已意识到语言中隐含着社会观念,而要转变人们对妇女的固有态度,语言改革便是一个积极的推动策略。
6.2在语法层面上,把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用作通称。如:
把The students is doing his homework.
改为The student is doing the homework.
无论是词汇层面的变化,还是语法层面的改革,这些都证明了人们的观念在不断发生变化,妇女的地位在不断提高,而语言就是最好的证据。
结语
语言现象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正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男女不平等才造成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长期以来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心理状态一直处于附属地位,只要这种不平等存在一天,语言歧视就会继续存在一天。因此,要消灭语言歧视,首先就要消灭这种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消除需全社会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最终实现男女在语言、生活和工作等各方面的平等。
参考文献:
[1]Bate,Barbara.Communication and the Sexes.New York:Harper and Row Publishers,1988.
[2]陈伟平.散论语言中的性别歧视[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1).
[3]刘建达.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与解放[J].山东外语教学,1998,(1).
[4]刘在良.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5]伍艳萍.中英文中性别歧视浅议[J].中国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