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平先生与契丹大小字、女真大小字——纪念金光平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来源 :满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丹字和女真字都是我国的古文字,与众不同的是它们内部又各自以“大字”和“小字”之称而区别为两种不同体例的文字。女真字的创制在契丹字之后,史书亦明言“依契丹字制度”所制,是则“大字”、“小字”之称源于契丹人的命名。但是,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之间有何区别,《辽史》没有说明;正如其后创制的女真大字和女真小字之间的冥同《金史》亦无记载一样。于是,契丹大小字和女真大小字自发现后一个多世纪以来,曾被各国学者多方揣测而披上了神秘莫测的面纱。而最先揭开这两幅面纱的人,便是中国学者金光平(爱新觉罗恒煦)先生。
其他文献
本文把蒙古族语言文化视为内部有三大不同类型的共同体,认为当代蒙古族牧区、半农半牧区、农区语言文化三大类型是在农牧经济、语言文化两大体系长期的历史接触中逐渐形成的。
语言类型的总体差异表现为具体结构参项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语言中相同结构参项的对比分析,描述语言之间的类型差异.本文用120个话语句子文本做样本,对7种典型的构词构
清朝中后期,通过俄国东正教驻北京各届传教士团和其他一些途径,俄罗斯学有专长的学者不断进入北京等地,研习满语满文及满族历史、文化,回国后或编纂满俄辞书,或编写语言教材,或者撰
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哈斯巴特尔教授于2005年10月22—28日应邀前往呼伦贝尔学院讲学。23日应邀出席了该院举行的学科建设研讨会,就该院三少民族研究所学科建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