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观察矽肺动物模型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国职业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采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计算机体层扫描(CT)动态观察活体大鼠矽肺模型的可行性。方法无特定病原体级SD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一次性气管内注入质量浓度为30 g/L的矽尘混悬液建立大鼠矽肺模型,对照组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2组大鼠均于造模后第1、2、3、4、6、8和12周分别随机选取6只,以小动物PET-CT进行肺部CT检查并检测CT值,同时进行PET检查并检测氟-18-氟代脱氧葡萄糖标准化摄取值(SUV)。扫描后处死大鼠,检测肺脏脏器系数,进行肺脏病理组织学观察,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IL-1)和肺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肺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在早期表现为肺组织炎症性渗出,随着时间延长,炎症反应逐渐减轻,而肺间质纤维化逐渐明显;PET-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基本一致。模型组大鼠肺部SUV在第1~3周3个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且在第1~4周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肺部CT值在7个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且在第1~6周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在第6~12周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肺脏脏器系数和肺组织HYP水平在7个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且在第1~4周肺脏脏器系数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在第6~12周肺组织HYP水平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除第3和4周外,模型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在其余5个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且在第1~4周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在第4~8周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L-1水平在第1~4周4个时间点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5),且随染尘时间的增加而下降(P<0.05)。结论小动物PET-CT可有效观察活体矽肺模型大鼠肺部早期炎症和晚期纤维化,可作为动态追踪矽肺大鼠模型肺部损伤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研究并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症低钠血症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方法 这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0例肝硬化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