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班级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路和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bb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实施,为学校、班级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班级作为学校构成的基本单位,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结合未成年人思想实际,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一、班级管理目标中要全面落实《意见》精神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但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确立班级管理目标时明确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定位。
  1.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意见》)指出:“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承担着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具体工作。班级思想教育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体现出时代的新要求,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出《意见》的新要求,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美德相承接”。据此,班级思想道德建设目标的方向性应定格在弘扬传统、传承文明,在做“四有”新人上谋划班级良好班风建设的思路和途径。
  2.班级思想道德建设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
  目标中要体现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目标的制定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寓教于乐,使班级思想道德建设目标更符合班情,更具有可操作性。
  二、班级各项活动中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要体现思想道德教育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班级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贯穿思想道德教育。
  1.班会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班会是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利用班会切实抓好《中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班主任要在面向本学年、本学期做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细致到位地设计好各个阶段班会的主题内容及落实步骤,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把《意见》精神贯穿于班会的具体运作中。
  在设计班会的整体思路中,要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本地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的挖掘相结合。收集、利用好本地的人文景观、战迹地、历史人物等思想道德教育素材,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具体化、现实化,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2.各项活动中深化思想道德教育
  班级活动的丰富多彩,也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较大的教育空间。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项活动创设思想道德教育契机,适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思想道德教育在具体活动中得以深化,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目的。
  利用传统节日和有意义的节假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完成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抓住学生集体荣誉感强、乐于表现自己的特点,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深化德育活动过程,使教育效果得以延伸。
  三、从日常行为入手,用榜样昭示效应
  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要从具体行为指导入手,班主任更要认识到自身行为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力,从规范自身行为入手,起到表率作用。如:要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教师就不能乱扔粉笔头;要让学生养成讲卫生的习惯,教师就要带头做到地面上有一小块巴掌大的纸片也要弯腰捡起来;要求学生语言文明,教师就不能开口说脏话……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水平直接制约着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高度。作为班级的“领袖”,班主任必须清醒地认识现自身在班级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用榜样昭示效应。
  四、班级与家庭相结合,共同面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相“对接”的工作理念。
  如何完成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相结合,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
  1.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针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靠的对策,完成班级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共同面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建立家长联系卡制度
  及时完成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接,通过《家长联系卡》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信息。联系卡可确定若干项目,如“学习、出勤、劳动、纪律、活动”等项并留存一定的空间,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
  3.做好特殊家庭子女的教育
  特殊家庭子女教育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对班级来讲,做好班级内单亲、无亲或家庭情况特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教育的“难点”会在这些家庭背景特殊的孩子身上出现。
  做好特殊家庭子女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求班主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认识到肩负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对特殊家庭的学生富有爱心,通过“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手段施教,不能强硬地触及学生的伤感之处,注意在班级营造一种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德育氛围。
  综上所述,我认为班级思想道德建设要贯彻落实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密切结合本地德育资源实际和班级管理实际情况,探索班级思想道德教育思路和途径。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教育部都在强调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优良的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培养优良的学风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尤其是高校生源的不断扩大,加上来自诸如经济转型、片面应试,等等,使一些学生的价值取向、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考风考纪等方面出现扭曲。大学肩负着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两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职业学校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班级管理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班级是学校实施各项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开展活动及人际交往的基本群体。良好的班风不仅有助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能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基础。我结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