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目标 强调分步达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ewgolv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长期以来,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令人困扰的问题,虽然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有教学目标的设定,但在实际授课中,执教者并没有完全奔着这个目标去,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是脱节的。基于这一实际情况,我对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学目标;渗透;阶段;细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朱熹说过:“百学须先立志。”圣贤们强调的就是学习目标的重要性,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无头苍蝇式的盲目学习最终不会产生实际价值。虽然每一篇教案都有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模糊了界限,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充分把握学生学情、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达到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重要前提。高考是用一份试卷来最终检验一个学校、一个教师三年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是从大的方面去检验;而一堂公开课是从小的方面来检验一个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
  我相信一位高明的或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是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细节和所有的教学流程中的。这里的关键是“渗透”这个词,查《现代汉语词典》,“渗透”有一个比喻义: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多用于抽象事物)。
  一、教学目标的阶段性
  我对“渗透”一词的理解,便是强调教学目标的“阶段性”。这里的阶段性便是上文提到的逐渐进入。语文教学目标是终极目标,不应把它看作中学语文教学所有阶段无处不在的教学要求。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升,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当有明确的阶段性。
  与数理化的课程不同,作为人文学科,我们很难在一节课后用某种客观的方式去量化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知识。以语文课本中的《祝福》为例,应该讲哪些,讲到什么程度,大多数教师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思考。保守一些的人根据教参,进取一些的人可以把对鲁迅小说的最新研究进展延伸到课堂,一些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出发讲解课文。在教者吃透语文教学大纲精神的前提下,在把握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的语文基础和能力的情况下,教者完全可以或者说应该有较多的自由度、较大的空间,选择教学侧重点,增加或减少教学的内容——这是一种理想状况。而现实中,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的现状距离这种理想状况甚远。针对这种现状,我们的教学目标必须有所改进。
  我在讲这篇课文时,在两节课的课时中,我就制订了两阶段的教学目标。第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把握小说故事情节,理清文本结构;二是掌握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在达成第一课时的两个学习目标之后再开展第二课时的学习,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探究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主、客观因素,理解封建思想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以及体悟作者孕育字里行间的激愤之情。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第二阶段的学习才能水到渠成,否则,第二阶段的学习只能是无根之木。
  如前面所讲,一篇课文在现阶段应该讲哪些内容,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讨论。从专家学者到普通教师,从大学的研究机构到各地方的教学研究室,有这么三五年时间,一个相对规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细则就可以被搞出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章可循,我们的教学目标才可以建立在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之上。大纲或许应该是简明扼要的,但可以在之后附一個详尽的细则,在细则中可以作一系列的规定,可以有实践中的建议,比如每个年级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从词汇量到背诵篇目,从文学常识到文学名著阅读篇目。这个也许不难做到,难的是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怎么规定。
  二、教学目标的缓慢性
  多数情况下,“渗透”一词是指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但我们今天更多的是用它的比喻义,这个物体或力量包含思想精神。
  语文不只是技艺,还有思想精神。借用一句古诗“一枝一叶总关情”,情感的东西、思想的东西,是无法直接搬给学生的,它要靠熏陶、靠影响、靠感悟。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可以说这就是语文学科的特点。
  可惜这个似乎人人都知道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都被高考量化了,被能力提升这些所谓更加迫切的任务遮蔽了。量化也进了语文课堂,一节课的评价被分解成十几个指标,上课的老师若要顾及这种打分,這节课一定支离破碎,或者说超级平庸。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创新”“能力”“活动”,我想很多开公开课的老师被这几个词压得喘不过气来。实实在在的语文课,以积累渗透为其特点的语文课,不是活动课,也不是表演课,哪能用创新做要求,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点教学机智就已经很好了
  能力的培养也是这样,这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拿阅读能力的形成来说,首先是多看、积累,在积累中分析比较、获得经验。教师的作用在于示范、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克服阅读中的困难。这个过程不可能全部体现在每一节课上,更不可能体现在教学尤其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可是我们太急功近利,创新探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滥用,反映了我们一些人的心态。一些公开课上,教者一个问题抛出来,马上分组活动,进行讨论,讨论不过几分钟,即交流总结。这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吗?学生思维的深层活动能展示吗?这是很让人怀疑的。
  我们语文课堂上所追求的教学目标,不论是语文运用能力的提高还是人文素养的提升,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个科学指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符合语文作为一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没有阶段的划分,就没有教和学的循序渐进;没有循序渐进,便谈不上科学。综上所述,一节真正让学生有所收获的课,其教学目标应当有明确的阶段性。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伦敦奥运会自行车赛况  自行车运动历史不长,有记载的首场比赛发生在1868年的法国,距1896年在雅典“入奥”仅28年。然而,自行车项目在首届奥运会上设有6枚金牌,是仅次于田径和体操的金牌大项。从那时开始,每届奥运会都少不了自行车,一百多年的光阴流逝,自行车成为历史最悠久的奥运项目之一。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自行车将产生22枚金牌,这个数量在全部33个大项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田径和游泳。历史短
【摘要】新课标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提出:学生得对写话有兴趣,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要善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所学习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话、问号、感叹号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关键词】低年级;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明确好写话教学的目的,明确为什么
【摘要】《文心雕龙》中说,“慷慨者逆声而击节,酝藉者见密而高浮蹈,浮慧者见绮而跃心,爱奇者闻诡而惊听”。既要提倡个性解读,但更要对错误的偏激的解读予以疏导,因为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从而明白怎样做人,只有这样,才能臻入阅读与做人的化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激情;智慧人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已成为学校以及语文老师关切的问题,在当前语文教学中也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近况,研究、剖析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效课堂是指老师能够在课堂上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学生能够积极、主
【摘要】议论文教学是一个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结合教材文本和学生的实际,夯实学生议论文知识的积淀,遵循议论文教学规律,紧扣几个重要环节,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形成议论文阅读技巧。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确保议论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议论文教学;主要环节;有效性  
【摘要】“同课异构”作为一种兼具创新性和前沿性的教学方法,体现在各级教研活动构造的有梯度教学角逐中,“同课异构”的引入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活水,让语文课堂逐步走向真正的“语”课堂。本文以《故都的秋》一文为例,对同课异构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展开思考。  【关键词】同课异构;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分析  新课程改革之后,“同课异构”成了教学竞赛的重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具有保存民族文化的作用,并且可以使民族文化得以更新、发展和繁殖。民族文化对于开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精神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的必要性,基于客家文化的视角,提出了一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民族文化;客家文化;策略  
【摘要】《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令人惋惜,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把焦仲卿的母亲当作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来指  责,我在这一系列文章中为焦母“平反”。前一篇《道是无情却有情——〈孔雀东南飞〉中焦母人物形象解读之一》中,从“事实”与“情理”两个方面,深入地分析了焦母与儿子仲卿深厚真挚的情感。本文从社会客观环境和焦仲卿个人主观条件两个方面详尽的分析了,刘兰芝给焦仲卿带来的潜在危害,揭示了焦母拆散
【摘要】农村小学受到多方条件的限制,展开教学存在一定的阻力。需要研究目前农村小学教学现状,找到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探讨出适合农村小学高效课堂建设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综合多方面要求,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小学语文课堂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风采。将良好的教学策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根据农村小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合适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使学生明确学什么,
【摘要】职业高中语文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写作部分在语文中占据着相当大的分值。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 力便显得尤为重要,而专家、教师也在这一问题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但值得注意的是,实际的职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基于此,笔者对职业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自主学习策略进行了探究,通过这一探究,期望为职业高中写作教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策略;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