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掖市是典型的农业城市,农村经济在张掖市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近年来随着张掖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新的瓶颈。作为金融弱势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竞争力严重不足。面对发展困境,张掖市开展农村金融发展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本文将对2011年《农户调查问卷》中涉及的指标数据通过SWOT对比分析法,提出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SWOT分析
2010年,张掖市甘州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化、信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方式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亟待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张掖市作为典型的农业城市,农业在张掖市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面对我市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资金不充足等诸多因素,农村金融创新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本文将通过SWOT对比分析法,提出张掖市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弥补内部劣势、应对外部挑战。
一、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特点
1.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供给服务呈边缘化趋势。2.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弱化。3.以民间借贷为主的内生金融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抑制了农村金融深化。4.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制约因素较多。5.金融支持“三农”力度逐渐加大,涉农特色金融产品增加。
二、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我们以2011年张掖市《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SWOT方法,分析我市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内部形势,以把握机遇,应对外部挑战,此次问卷调查以张掖市为调查总体,样本容量为150户农户,其中村支书15户,散户135户,总人口622人。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内部环境
1、内部环境中的优势
(1)农业是张掖市的主导产业。张掖市是甘肃省典型的农业城市之一,农业生产和发展制约着张掖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根据我们对150户农户共622人的调查,劳动力人口为367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131人,占总人口数的21.06%;务农人数236人,占总人口数的37.94%,农村居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养殖业。
(2)农户对农村金融需求增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8.67%的农户认为最影响农民增收和致富的原因是资金不足。有46%的农户认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因为体制原因未能形成金融支持农业的完整的体系,致使农民在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成本高与收益。据调查显示:在150户调查样本中,有106户农户有借款记录。占总数的70.67%。其中亲戚好友借款的有54户,借款总金额为216.3万,平均年利息为3.71;向金融机构贷款户数为98户,借款金额为517.5万,平均年利率是9.00;向民间借贷组织贷款的户数是13户,贷款金额为36万,利率为13.33%。截止2010年底张掖市农村贷款满足率仅为43.53%。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加大信贷力度,是支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3)农业改革亟需金融支持。根据调查结果,有54.67%的农户认为,该村发展最好的措施是农产品深加工和专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和专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只有做好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化,才能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2、内部环境中的劣势
(1)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浅薄。(2)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薄弱。(3)农民现代意识浅薄。(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3、外部环境中的机会
(1)张掖市甘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甘肃省唯一示范区。金融工作和金融支持是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资本基础,只有把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积极支持张掖市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
(2)各金融机构逐渐将目标客户转向农村。基于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大力支持张掖市“一区三基地”的建设;加大对玉米制种、肉牛养殖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投入和支持;对涉农中小企业降低信贷审批门槛,适当降低浮动利率,扩大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补贴政策,充分满足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4、外部环境中的威胁
(1)在调查中,农户认为金融机构贷款存在的问题是有:不了解、利率太高,贷款期限太短,额度太小,缺少担保,门槛太高,手续复杂等,但是56.67%以上的农户认为,影响过河妨碍农户贷款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太高、貸款额度太小、办理贷款申请手续复杂、缺少担保。
(2)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加大。由于受大风沙尘、低温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影响,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加大;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种植、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市场风险加大;农民收入连续高位增长,实现持续增收的空间缩小,压力增大。
(3)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色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占有率、辐射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层次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特色产业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基于SWOT分析的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二)提升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农村金融发展。(四)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五)改善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六)提高对龙头企业的甄别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杰.转轨经济中的盅融中舟及其演进个新的解释框桨[J].管理世界,2001(s):90—99
[2]黄泰岩,王捡贵.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3):47 j5.
[3]乔癣曙农村经济垃展的宝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3):l9 22
[4]杜朝运.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OO1年第3期。
[5]何广文.从农村居民的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深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lO期
[6]陈松林.重构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新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5):29—32.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SWOT分析
2010年,张掖市甘州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化、信贷需求多样化的趋势与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方式落后、产品结构单一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亟待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张掖市作为典型的农业城市,农业在张掖市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和主导性地位,面对我市农村金融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资金不充足等诸多因素,农村金融创新具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本文将通过SWOT对比分析法,提出张掖市农村金融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弥补内部劣势、应对外部挑战。
一、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特点
1.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金融供给服务呈边缘化趋势。2.农村金融产品单一、金融服务功能弱化。3.以民间借贷为主的内生金融没有得到合理的引导,抑制了农村金融深化。4.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外部制约因素较多。5.金融支持“三农”力度逐渐加大,涉农特色金融产品增加。
二、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我们以2011年张掖市《农户调查问卷》为基础,运用SWOT方法,分析我市农村金融发展中的内部形势,以把握机遇,应对外部挑战,此次问卷调查以张掖市为调查总体,样本容量为150户农户,其中村支书15户,散户135户,总人口622人。
(一)农村金融发展的内部环境
1、内部环境中的优势
(1)农业是张掖市的主导产业。张掖市是甘肃省典型的农业城市之一,农业生产和发展制约着张掖市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根据我们对150户农户共622人的调查,劳动力人口为367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131人,占总人口数的21.06%;务农人数236人,占总人口数的37.94%,农村居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畜牧业以及养殖业。
(2)农户对农村金融需求增强。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8.67%的农户认为最影响农民增收和致富的原因是资金不足。有46%的农户认为影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资金投入不足。金融支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已经有所体现,但是因为体制原因未能形成金融支持农业的完整的体系,致使农民在金融支持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成本高与收益。据调查显示:在150户调查样本中,有106户农户有借款记录。占总数的70.67%。其中亲戚好友借款的有54户,借款总金额为216.3万,平均年利息为3.71;向金融机构贷款户数为98户,借款金额为517.5万,平均年利率是9.00;向民间借贷组织贷款的户数是13户,贷款金额为36万,利率为13.33%。截止2010年底张掖市农村贷款满足率仅为43.53%。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事业,加大信贷力度,是支持农业发展的新途径。
(3)农业改革亟需金融支持。根据调查结果,有54.67%的农户认为,该村发展最好的措施是农产品深加工和专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和专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只有做好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化,才能有效地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2、内部环境中的劣势
(1)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浅薄。(2)农业基础条件仍然薄弱。(3)农民现代意识浅薄。(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3、外部环境中的机会
(1)张掖市甘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是甘肃省唯一示范区。金融工作和金融支持是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资本基础,只有把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调整信贷结构、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结合起来,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结合起来,才能积极支持张掖市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
(2)各金融机构逐渐将目标客户转向农村。基于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大力支持张掖市“一区三基地”的建设;加大对玉米制种、肉牛养殖以及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投入和支持;对涉农中小企业降低信贷审批门槛,适当降低浮动利率,扩大涉农企业的信贷支持和补贴政策,充分满足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4、外部环境中的威胁
(1)在调查中,农户认为金融机构贷款存在的问题是有:不了解、利率太高,贷款期限太短,额度太小,缺少担保,门槛太高,手续复杂等,但是56.67%以上的农户认为,影响过河妨碍农户贷款的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太高、貸款额度太小、办理贷款申请手续复杂、缺少担保。
(2)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加大。由于受大风沙尘、低温霜冻、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影响,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加大;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种植、养殖业比较效益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市场风险加大;农民收入连续高位增长,实现持续增收的空间缩小,压力增大。
(3)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特色产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缺乏市场占有率、辐射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精深加工链条短、附加值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层次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特色产业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基于SWOT分析的张掖市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二)提升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三)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农村金融发展。(四)加强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五)改善农信社小额信贷业务。(六)提高对龙头企业的甄别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杰.转轨经济中的盅融中舟及其演进个新的解释框桨[J].管理世界,2001(s):90—99
[2]黄泰岩,王捡贵.工业化新阶段农业基础性地位的转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1(3):47 j5.
[3]乔癣曙农村经济垃展的宝融约束及解除[J].农业经济问题,2001(3):l9 22
[4]杜朝运.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OO1年第3期。
[5]何广文.从农村居民的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深化.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lO期
[6]陈松林.重构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撑新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