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紧生活的实际 挖掘社会的价值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ao6633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余艳以过人的胆识撩开“后院生活”的面纱,以特殊的视野透视“后院”及其“官夫人”的生活,以抄近道的方式接近官场“前厅”的“官场生活”,进而挖掘这一题材的社会价值,这便有了《后院夫人》三部曲的问世。本文通过“余艳眼中的‘后院夫人’、作家笔下的创作意义”展开论述,以达到对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的深刻解剖,探寻其文学创作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当代小说 余艳 官夫人经历与视角 创作意义
  近些年来的“官场小说热”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官场的是是非非,但他们却未必能够通过官场了解那不为人知的后院故事。如今的图书市场上,真正由女性主写“夫人”的长篇小说很少。发现市场上这一空白的湖南作家余艳,潜心研究“夫人生活”,奉献出《后院夫人》三部曲《情殇》《浮沉》《劫数》。三部曲主要是写官场后院潜规则、夫人暗战拼底线。作品中,余艳带领读者直击官场背后发人深省的幕后故事,从情感、家庭和命运三方面将“后院夫人”这个鲜有作家涉猎的特殊群体的生活酣畅淋漓地予以展现。《后院夫人》三部曲让读者看到夫人们大起大落的生活的最细线路图,通过“夫人”找到了一把剖析神秘官场的金钥匙。
  一、余艳眼中的“后院夫人”
  有媒体称余艳为“中国官场小说女作家第一人”,是“女版王跃文”,在接受采访时,余艳对此解释道:“我可不敢称什么‘第一人’,在官场写作方面,我还不过是略窥门径,写作刚刚入门。有人说我是‘女版王跃文’,我也是不敢当的。我和王跃文工作在同一座楼同一个楼层,经常见面,他是真正的官场作家,而我的小说可以说是官场小说的‘后院’,主角都是后院的夫人们,‘官场’和‘后院’彼此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由此可见余艳在创作之路上的谦虚与严谨。曾有人给她建议,让她写写女官员们的生活,但她对此似乎并不感兴趣。余艳回应说:“我还是喜欢写我熟悉的后院,还有很多故事在等待我去发掘。”{1}那么,余艳熟悉的“后院”里生活的是怎样的“夫人”呢?
  1.戒备心理很强,无法抛却 余艳曾是官夫人,也认识许多官夫人,她一直以“文人加小官夫人”的身份与一批官夫人打成一片。记者出身后转向文学创作的她,对这些官夫人顺境时的“情感走私”、矛盾中的“一地鸡毛”和灾难中精神被“五马分尸”的处境早已司空见惯了。在她心目中,后院夫人是一个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的防备心很强,依据丈夫在官场中的地位自觉遵循着规则和等级,而她们的内部又充满了由官场延伸而来的矛盾与暗战。这种由男人在官场前端延伸出来的等级观念和种种矛盾,在“后院”这块领地里演绎得更为细腻。可以说,男人在前场上的争夺有多激烈,他们的夫人在后院中的较量就会有多热闹!
  2.压抑心理很重,无法释放 余艳接触到的后院夫人之间自觉遵守的交往“潜规则”是:不打探、不传话、打哈哈、装装傻。后院夫人具有一种本能的等级观念,在面子工程上一方总是尽其所能“不显山、不露水”地想要压倒另一方。但是夫人也是需要朋友的,她们所交往的对象往往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因为没有什么利益之争,彼此也不会触犯到对方隐私。她们可以与商界的夫人们玩到一起,关键是对方不知道自己的底细,不会危害到自身的利益,也就不会影响到丈夫的仕途。在后院夫人的交往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会给官人惹来很大麻烦。因此,一个单位的夫人基本上不玩在一起,即使玩也是无关痛痒地打打麻将,这也可以算是彼此间套套近乎的小方式。大家相处时聊的也仅是局限于女人之间的内容,共同话题大部分都围绕公公、婆婆、孩子、美容、服饰等,绝对不聊官人,什么“你丈夫最近要被提拔了吧”等敏感话题不在后院夫人聊天的允许范围之内。在亮丽光鲜的外衣下,她们的内心是很苦的:既有来自于社交的压力,要步步谨慎,紧紧包裹住自己的内心;也有来自于官人仕途的压力,害怕一言不慎,引来官人之间的倾轧,导致仕途的不顺。故她们对内对外都极尽压抑,苦水只能吞咽腹中,不能对外人道。“夫人们该怎样应酬前厅和打理后院?该怎样投身爱情和维系家庭?这可是她们的一门高难度的人生学问。她们既享受着‘富足华贵’,又小心翼翼地‘走着命运的钢丝’。要承受‘比普通女人更大的情感、心理及社会压力’,并要‘储备比普通女人更加大喜大悲的能量’以承载‘突如其来’的巨大‘重量’。”{2}
  3.空虚心理很浓,无法排遣 在许多已出版的官场小说中,“夫人”的形象往往被描绘得并不阳光,而余艳笔下的夫人,虽然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大多数都保持着善良和美好的本性。问及原因,余艳表示,那是因为自己曾是一位小官夫人,对夫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同时她也是一名作家,在作品中,她始终带着一种善良、一种理解、一种宽容来描写她们。“余艳说,自己的写作目的不是揭黑,还是想把女人天性中最本真、美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给官夫人大唱赞歌。”{3}生活中贪得无厌、自私自利的人余艳也接触过,但毕竟还是少数。走近她们,余艳看到的更多是光鲜艳丽的外表下那颗无奈苦闷的内心。夫人跟着官场上的丈夫富足华贵,同时也走在命运的钢丝上。大多数的夫人都小心翼翼地过着生活,偶尔动点贪念,也生怕越过雷池影响到丈夫的仕途,甚至颠覆家庭的安宁。因为丈夫一旦失足,她们也难逃生命的孤独,她们的生活被颠覆,经历痛苦磨难将在所难免。而且有些夫人在面对男人的情感走私时,表面上表现得无所谓,实际上内心十分矛盾与痛苦。
  二、作者笔下的创作意义
  《后院夫人》三部曲的创作不仅是市场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余艳自身的写作水平。同时,《后院夫人》三部曲在题材、视角、结构、人物等方面的创新也对官场小说的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1.揭秘官场后院的特殊生活 “夫人”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生活在“后院”这个官场的延伸地带里,她们的生活对平民百姓来说是很神秘的,但是在余艳的笔下,她们光鲜的外表下有着难与人言的家事、情事。她们的生活虽然纸醉金迷,但她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和悲哀,有普通百姓的繁杂琐碎,也有高墙深宅的神秘,更有一般人没有的沉重、幽怨和厮杀。所以,我们对她们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钱夫人”“贪夫人”一类反面例子上,而应该更加客观地看待她们的存在。   2.补充官场前厅的尔虞我诈 官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染缸。权力对于人性的异化实质上是一个权力的污染问题。余艳对于权力污染很有研究,但她没有从正面去揭示这个染缸,去表现官场的权力互通、官商勾结、权权倾轧、权色交易。《驻京办主任》中的辛翠莲、《官道》中的齐喜玲、《大方地产商》中的范真真、《市长秘书》中的苏红袖等女性,她们存在于官场小说叙事中,虽不是官场中人,却总是徘徊在官场的周围,影响着官员们的官场生活,导致他们因为种种诱惑借权力的火药而互相倾轧、争斗、“哄抢”,使权力场中暗流涌动、狂飙突起。余艳高明地选择了特殊的视角,她从“后院夫人”的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打开夫人后院之门,向读者解开红墙深宅之神秘。她虽回避了官场的正面描写,但又紧紧地借“后院”的特殊视窗投影、补充官场前厅的社会问题、官场生态。这样的视窗更可以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也是作者的慧眼之处。
  3.提防腐败集垒的内部攻破 曾有人在对近些年来所发生的百余起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分析后,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那就是丈夫受贿多涉及妻子,“贪夫人”成为反腐斗争和加强领导干部监督工作的一个亟待补充的对象。由于反腐倡廉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干部的拒腐防腐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上一些欲行“钱权交易”的不法分子在正面进攻难以奏效的情况下,改变策略,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走“夫人外交”路线,把目标对准领导干部的“后院”,企图“钱到成功”。虽然多数干部家属能晓以大义,不为金钱所惑,但也确有不少“贪夫人”见钱眼开,凭借其特殊的身份,打着领导干部的招牌,收金纳礼,谋取私利,曲线敛财,做着极为不光彩的事。因此,防止堡垒从“内部”攻破,已成为反腐防腐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有人对这种负面影响做了分析:“其一,一些女性本身的弱点易被腐蚀和利用。其二,组织忽视,个人轻视,长期不注重思想改造。其三,地位特殊,失于监督。其四,一些领导干部为政不廉,治家不严,助长了夫人的不良行为。”{4}
  为了发挥女人在督促官员廉政勤政方面的特殊作用,有些人士呼吁,要出台“廉政责任书”,用制度来要求夫人多吹廉政“枕边风”,切实当好领导干部后院的“消防队员”。责任书中还应规定,一旦领导干部掉入“泥坑”,夫人要负连带的“失察”责任,这样,夫人才会重视监督这项特殊的工作。
  综上所述,《后院夫人》三部曲让读者重新认识了“后院夫人”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使“后院”变得不再神秘。它就像是一个新的坐标,让人看到了官场小说未来的希望。当“前院”的斗争已是不可避免的时候,人们多么希望夫人们能镇守住后院这块土地,为其保持一份纯净。
其他文献
依托现有教材,重视落实基础,是高三历史教师进行高考一轮复习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如何将课本教材这一“源头之水”在教学中做“活”,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我们高三历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想与我们高三历史一线教师共同探讨、交流和学习。   一、“材”中有“料”   现在使用的普通高中历史教材用书除了正文外,还提供了诸如“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等各种文字材料。这些材料较好的开阔了学生的视
“使儿童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能力,使学生敢于大胆开口说英语”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目标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教学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接触英语,要通过视听、听和读等方式,多给学生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和学习着新的、适应现代课堂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  心理学测试表明,人们通过
1.上海博物馆  2.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  3.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  4.上海科技馆  5.上海电影博物馆  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7.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虫馆  8.上海昆虫博物馆  9.上海儿童博物馆  10.上海汽车博物馆  11.上海铁路博物馆  12.上海公安博物馆  13.上海邮政博物馆  14.江南造船博物馆  15.上海天文博物馆  16.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17.上海消
左图:X光片上海盗造成的钢珠弹令人触目惊心,邢光富却是“手到弹除”。摄影/朱群  断针、铁屑、钢片、铅弹……这些不起眼的物理金属,如果在天体大宇宙的任何角落,不会引起多少的兴趣。但如果这些“小玩意儿”,因各种不可预测的缘故而任性地在人体小宇宙的任何角落,顽固地潜伏上几年甚至几十年,那就是活佛也叫天天不应了。   白玛格桑活佛就曾经是这样一位特殊患者。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一次藏传佛教活动中,活
一个分别38年的朋友,听见一句乡音的打油诗,不需面对也能辨认出对方来,算得上有几分风雅吧?  事情要从1979年说起。我从乡间考进县城读中师。当时我考的分数够上重点大学分数线,结果因为多种原因而落榜。五个重点大学的志愿没有录取,五个一般大学的志愿也没有录取,连五个省属中专都不理我,反倒是被没有填写志愿的这所地区中师录取。当时父亲的右派问题尚未解决,只能无选择地上。  那年我17岁。  记得上学报到
我校是三星级普通高中,中考入学成绩在南京市普通高中属于后进的,且学校实行多元办学,开设有普通班、广电传媒班、美术班、中韩班、中美班等、学生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如何让走艺术之路的学生学好化学,提高化学素养就成为我们化学老师所面对的重要课题。   我们高一化学备课组三位老师在臧春涛老师的牵头组织下,对备课进行了深刻的研讨,以期针对学生的现实状况,利用现有资源,进行高效备课。   一、备课形式的
而今,伴隨着中国邮轮市场的崛起,产业重点“东进”,世界邮轮旅游格局呈现出北美、欧洲、亚洲“三足鼎立”。  中国邮轮产业从无到有,奔涌十余年,在2016年到达巅峰,从一组数据可见端倪:18艘邮轮、4.2万客位在华运营,邮轮出境游客总数首次突破200万人。  中国邮轮站在了红利的风口。然而也出现了一种尴尬的现象:一边是国内游客乘邮轮赴海外“买买买”,另一边则是入境国际邮轮游客数量持续走低,“外冷内热”
我认为:课堂就是书海漫游和精神漫步。教师的任务是充当合格的导游,告诉学生何处有风景,好在哪里,妙在何方,然后进行研修旅行。而书恰是“风景”,教师的引领正是起到了“导游”的作用。语文教师也应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加之自身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功力,才能引起游客的好奇,才能共同经历愉快的精神之旅。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
若要了解欧洲的历史,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不可绕过的环节,哈布斯堡王朝曾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它统治过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匈帝国等国家,前后绵延1000多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对千百万欧洲人具有极其重要和长远的意义,甚至到现在欧洲和世界仍受其影响;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承接了后突厥文明并将伊斯兰文明发扬光大,曾经是横跨欧亚最大的辉煌帝国。但遗憾的是这两个曾经煊赫
以前总觉得小学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强,不会出现所谓的“后进生”,但是在经历了一二年级教学后才发现,小学里也有后进生,而且不是个别现象。小学低年级就成为了“学困生”,这对他们进入中高段学习将造成更大的困难,甚至会成为他们一生学习的遗憾。因此小学后进生的转化刻不容缓,现结合自己语文教学中对二年级(2)班后进学生所做的工作谈些自己的看法,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我认为“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