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考察的干部肖像

来源 :廉政瞭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y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永是去年落马的一名县长,几年前从邻县常务副县长的岗位上提拔而来,当地一直流传着他在被考察阶段的一点小插曲,后来记者在办案人员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当时李永正在外地,接到县委书记打来的一个电话。书记在电话里催促:“你在哪儿?赶快回来,接受组织谈话!”
  李永在电话里问了一句:“是什么谈话?”但书记有点不耐烦:“赶快回来,回来就知道了!”
  此时的李永心里有些“打鼓”,找了几个人打听,都说不知,只有一个人说是省纪委有人上午来到县里了。李永连夜赶回县上,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组织部来考察自己。
  当地人介绍,县委书记和李永关系并不融洽,看着李永即将升为正县级,有些“酸”。而在今年年初,当时这名县委书记因贪腐落马。
  一名已退休的县委书记表示,有些问题干部,在接受上级考察时,对一些风吹草动十分敏感,如果身正,自然经得起考察,用不着去到处打听。而另外一些格局不高的干部,看到同事被提拔,心理有时也会出现扭曲,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在考察中,有的干部不随之起舞,泰然处之;有的干部隐藏在“深水”下的人生观、价值观浮出水面,真相大白。
  平常心对待
  “不同的行为表现背后,透露出的是被考察对象各异的心态”。一名熟悉干部考察工作的厅级干部表示,在现任岗位上各方面占据优势的领导同志,一般尚能做到心态平和、顺其自然地听从组织安排,服从群众选择。
  “我和同事一起吃饭,看他接了电话匆匆走出去。不一会儿回来,他坐下望着我看了半天,笑嘻嘻地说:‘刚刚组织上来电话考察你了,这是要提拔了呀,祝贺你!’”一位处级干部回忆起自己被提拔的经历,“考察说来就来,自己一定要以平常心对待。”
  实际上,被提拔到重要岗位的干部很难沉着冷静。近日,对于即将面临考察而未被“吹风”,一名区县干部的心情极为忐忑,“我直到进入考察公示环节才知道将被提拔,真让人措手不及。”
  这或多或少是由于基层干部,能够被提到副科级已属不易。在相关人士看来,从副科到正科,则更难。因为正科级岗位背后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竞争也更为激烈。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司法局原局长王学堂去年辞职做了律师,他对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回忆,当年从副科职升为正科职时的考察阶段,虽然自己对外保持着“波澜不惊”的形象,但内心还是有些紧张。尤其是听闻自己被民主测评时有过担心,“我不是个‘老好人’,平常干事风风火火,批评下属时也比较严厉,还是会担心有不好的评价”。
  但另一方面,王学堂认为自己工作能力较强,没必要这个时候对哪些同事刻意表现出殷勤或是讨好。“之所以被提拔,是因为受组织认可、群众认可。”
  有人背后“做工作”
  一名多次参加换届纪律专项巡视的干部表示,“干部考察有时也会搅动一潭水,让沉渣泛起。尤其在差额考察中,个别干部在获知自己成为拟提拔对象后不安分起来,为了能够‘上位’,上下打点。”尤其是那些没有晋升或留任把握,又具备一定竞争条件的“备选人员”,有时很难坐得住。
  这名干部还说,“组织三令五申不允许拟提拔干部拉票串连,一些人自己也在会议上表过态。但得知别人在频频运作,周围的好友在不断鼓噪,权衡利弊,有时也紧急行动起来,用各种办法争取多得推荐票。”
  在2017年被“双开”的重庆市工商联原副主席杨钟馗为能从巴南区委副书记位子上“进步”,私下赶在市委换届考察前,谋求相关人员的支持,并许以好处。遭到举报后,杨钟馗还采取各种手段打击报复举报人,并杜撰举报材料攻击竞争对手。
  还有些干部心态失衡,在考察过程中采取举报攻击、公开威胁等方式打击竞争对手和对其有异议的同事。
  甘肃省定西市政协研究室原副主任杨仲雄曾在被考察期间,为谋求关键岗位职务,一边给时任定西市委主要领导发短信“毛遂自荐”,一边不断编造事实举报相关领导“弄虚作假,虚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等问题。后经有关部门查证,其举报失实。之后他多次找到时任市委主要领导,甚至采取咆哮会场的方式,威胁其给他安排重要岗位一把手职务。谋求升迁的美梦落空后,他又诬告市委有关领导。直到被查处前数月,杨仲雄还在考察期间想方设法攻击竞争对手。
  “还有的拟提拔干部做不到知行合一、坦坦荡荡,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把戏。”一名副厅级纪检监察干部告诉记者。
  “我年纪大了,不参加竞争,你年轻,又是女同志,前途无量。大哥全力帮你做工作,为防止被人抓住把柄,你不要和任何人讲。”有一个县的两名常委中只能有一人“提拔”。其中一个年纪大些的同志,找到一位年轻的女同志,“态度诚恳”地表示对她的支持。
  此人还“当场给书记、县长打电话”,表明自己退出竞争,推荐年轻女同志留任。
  结果,这位“退出竞争”的“好心人”却顺利通过考核,成了副书记。事后,这名女同志问到书记和县长,两人都说没有接到那个推荐电话。而且那名“好心人”趁机在参与干部推荐的人中“做了工作”。直到后来这名“好心人”又在考察中故技重施,被人举报而被取消资格,继而落马。
  那些面对考察组说不的干部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名组织部干部却表示,并非所有干部都对提拔、任用考察甘之如饴。虽说干部的考察和提拔任用必须坚持“个人服从组织”,但有时还是会发生意外,比如少数干部拒绝被提拔。“领导干部排斥考察,拒绝提拔必事出有因。”
  有的干部对拟提拔的职务“挑肥拣瘦”。某地市委书记自持对地方发展“有功”,组织找他谈话,准备将其调至西北某省升任副省级。但该市委书记却以各种借口百般推脱,直到后来获得去沿海省份出任副省级干部的机会,才欣然前往。但没过两年,在任上落马。
  有的干部因畏难心理而“不想升”。“我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不想被提拔的干部呢!”2019年8月,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的考察组按照规定程序与宛辛勤进行个人谈话,刚走进她的办公室,她便向考察组表达了不接受组织安排的意愿。
  无独有偶,考察组对钟尚敏的个人谈话也进行得一波三折。最后,钟尚敏通过手机短信告知考察组,她不接受组织提拔。其给出的理由归结起来就是怕担责任,不想作为。
  已经落马的一名县级部门副局长之前对记者说过,“现在什么都要问责,事情多、问题多,晚上常常工作到1点,早上5点起床,党政领导开会经常开到12点,看看我头发,正当壮年白头发就这么多了,组织希望我去乡镇当镇长,我还真不愿意。”
  一名熟悉干部考察工作的厅级干部说,干部考察对于有些干部而言,并非好事,甚至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畏惧不已。“一些问题干部怕在公示期遭举报,导致事情败露,所以不想被提拔。”
  曾经,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通过让下属联名写信挽留的方式,多次拒绝组织提拔。而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土地征用原副主任科员黄华辉也是对干部考察如临大敌。面对副处长这一极具吸引力的岗位,贪污8900多万元的黄华辉因害怕全面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干脆直接提出了辞职。
  对此,多名纪检监察干部说,干部考察好比大体检,平日里表面上有一些工作能力,却暗地里搞腐败的官员,往往更容易栽在这一檔口。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DNA甲基化修饰在口腔白斑癌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carcinoma,OSCC)组织和28例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K)组织以及40例健
显微根尖手术是实现疑难根尖周病患牙保存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显微根尖手术的全周期管理理念,针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患牙的局部特点制定全面的检查、治疗和复查方案,以达到预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
"张大爷,最近身体怎么样啊?马上要开始打新冠病毒疫苗了,你去村上预约登记没有?"日前,德阳市罗江区金山镇纪委书记卿世睿到金山镇各村(社区)督查新冠病毒疫苗预约登记情况,向
目的探讨近颊根三根管的临床诊疗要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在对患有牙髓炎的左上第二磨牙进行根管治疗的过程中,通过牙科显微镜下根管探查及锥形束CT(cone beamCT,CBCT)辅助
成语“宠辱不惊”说的是唐高宗时期吏部考功员外郎卢承庆考察官员的故事。  当时,一名负责运粮的官员因为突遇大风而导致翻船,不少粮食掉进河中。卢承庆一开始将此人的考语定为“监运损粮考中下”,但见此人神色自若、没有辩解后,便看重他的气量,说“遭遇大风不是你所能阻止的”,将考语改为“中中”。后见此人同样没有露出惊喜之色时,卢承庆再次将考语改为“宠辱不惊,评为中上”。  同样一件事,却因被考评对象的不同表现
曬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素材关键词:  生活;磨难;  安全感;责任  法庭上,12岁的男孩赞恩向法官状告他的亲生父母,原因是,他们给了他生命,却不能为他提供哪怕一丁点的保护和安全感。电影中,赞恩的父母在无力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状况下依然不停生育,作为家中的长子,赞恩用弱小的肩膀承担了无数生活的重压,为了养活自己和兄弟姐妹,他被迫为当地的杂货商工作送货,当妹妹被强行卖给商贩为妻时,赞恩愤怒之下离家出走,之后他遇到了一对没有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