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老年公寓的建设更倾向于舒适、安全、便捷,通过优化建筑整体设计与建设,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便利,体现出宜居性的特点。本文以老年公寓建筑的宜居性设计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通过整体的设计思想与空间设计,提高老年人生活的舒适度。
【关键词】老年公寓建筑;宜居性
我国在20世纪末迈入老龄化社会,并自21世纪以来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攀升,老龄化来势凶猛,养老形式严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对于环境和居住模式都会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宜居性即“可居住性”,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强调环境对居住主体的日常生活、交往活动的适应与支持。适应和满足人的需求是适居的根本内涵。
1、老年公寓建筑宜居性的设计思想
1.1安全性设计
安全性设计是老年公寓建设的首要前提,老年人的身体变化要求建筑内部设有保护性的措施,缓解生活带来的疲惫。安全性设计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生理安全,其二是心理安全[1]。
首先,生理安全包括房屋结构的稳定,屋内设施具有可靠性,保证建筑周围的环境安全等。其一,屋内结构的稳定是建筑投入使用的前提,建筑使用的时间多在50年到100年之间,要保证各承受重力的构件稳固。且建筑结构也会受不同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结构失稳。其二,屋内设施包括排水管道、电路设计等,这些是使用者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物品,但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即要求排水管道的连接牢固,电路线路的设计科学、合理,做好相应的绝缘措施。其三,建筑周围的环境要具有无害性,不会出现光污染,保证车辆出行的安全,同时选择的建筑材料多以绿色材料为主。
其次,心理安全的保证是加强建筑周围的安保措施,比如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并选择恰当的位置作为建筑的施工地,优化整体布局,做好房屋建设前的规划,解决安全防卫问题。
1.2便捷性设计
便捷性是老年公寓设计的另一项基本要求。便捷性设计要求建筑周围的环境没有障碍,符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老年人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减少了室外活动的频率和活动范围。对此,需根据老年人生活的特点,重组室内功能,以免给老年人带来不便。此外,为了增加老年人生活娱乐的项目,娱乐空间的设计也要具有便捷性的特点。
1.3舒适性设计
从整个空间体现出来的对老年人的关怀,可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宁静,感受舒适。人到了老年阶段,因为身体各项机能的退化以及新成代谢的减慢,身体会呈现萎缩现象,空间内适宜的高度与尺度设计,会在无形中让人感到亲切,反之就会增加空间带给人的孤独感[2]。
1.4满足感设计
老年人的生活圈子不断缩小,社会感不断弱化,其心理特征与行为有很大的改变,会出现被遗弃感,变得焦虑。所以,空间设计要让老年人感到满足,不会出现内心的空虚,丰富内心世界,使老年人有内心满足感。
2、老年公寓建筑的宜居性空间设计
2.1多样多变的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是老年公寓建筑中最主要的使用空间,它的宜居性设计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首先不同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居住需求,老年公寓的使用者经济收入不同、生活模式不同,应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功能空间布置类型的套型。其次同一个老年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也有不同的居住需求,他们经常会因为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居住需求。应提供可变性较大的套型,让使用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方便的调整套内空间,提高居住空间的灵活性。套内结构应尽量减少承重墙,利用便于拆装的墙体划分室内空间,如利用轻质的轻钢龙骨隔墙分隔。
2.2便捷的公共交通空间
公共交通空间包括老年人日常出行的路径,比如出入口、走廊、楼电梯等,需做到无障碍设计。
首先,出入口空间的整体设计要让人有舒心的感觉,可从众建筑物中快速识别,即具有可识别性。门厅是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其设计必须简单清晰,老年人可直接看到各项服务与室内交通[3]。另外可在出入口附近通过雨篷、平台、座椅、绿植等来营造半开放的氛围,为老年人与亲朋好友提供轻松的交流空间。
其次,公共走道是老年人使用率很高的区域,要求走道内路线简洁、通畅,具有连续性,如果出现高低不平的区域应设置标识,并做到无障碍设计。公共走道设计材料的选择,要符合老年人生活的特点,营造出生活的气氛。入户空间可适当放大,增加辨识度,并提供休憩的可能性,门口的装饰可由老年人个性化设计,增加生活趣味。
最后,电梯作为老年公寓中主要的垂直交通方式,其轿厢内和电梯厅的设计直接体现了宜居性设计的原则。轿厢内应沿三边设置扶手,按键应满足轮椅使用者的高度要求。电梯厅设置舒适的座椅、绿化,缓解局促的空间感,并营造积极的交往空间。
2.3丰富的公共交往空间
老年公寓的公共交往空间是提供给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往的场所。
其一,休闲娱乐空间。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也有更多的精神需求,所以需优化娱乐空间的设计。常见的娱乐活动包括健身、棋牌等,有的设计人员也会加入茶室、影音室等空间设计,且这些活动较为集中,不会对生活区域造成过多的干扰[4]。
其二,学习、工作空间。老年人除了参与各项娱乐活动外,也会了解不同的文化,不断学习,有自己新的学习兴趣。老年公寓内的学习、工作空间,应开敞舒适,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考虑作品陈放、展示的区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2.4完备的服务空间
老年公寓内除了有生活、娱乐、学习的空间外,也需要大量的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服务、餐厅、商业区域等。特别是宜居性设计,更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
基于老年人的身体特点,老年公寓一般需配备医疗服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随时提供支援。医疗用房一般独立成区,并便捷可达,装修上淡化医疗氛围,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息,让老年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另外,餐厅、商业区域都属于服务管理空间,餐厅内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提供营养饮食,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送餐服务。而浴室配有专门的洗浴设备,为身体行动不变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商业区域主要以商店为主,供老年人购买自己生活需要的各类商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结语: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使老年人的抚养与照料成为了社会主要问题之一。对此,需优化老年公寓建筑的宜居设计,提高建设水平,并重点考虑使用者的感受,突出老年人居住的特殊需求,包括无障碍设施的应用、房屋建造材料、产品的耐久性、建筑物朝向和布局充分利用日照、自然通風等,充分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营造出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温杰,孔俊婷,张凯韬.解析当代宜居型老年公寓的公共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12,34:5-6.
[2]迟文君.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3]朱坤.城镇化过程中村镇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4]范晓芳.城市老年公寓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3.
【关键词】老年公寓建筑;宜居性
我国在20世纪末迈入老龄化社会,并自21世纪以来老年人口正以每年3.2%的速度攀升,老龄化来势凶猛,养老形式严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对于环境和居住模式都会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宜居性即“可居住性”,是一种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强调环境对居住主体的日常生活、交往活动的适应与支持。适应和满足人的需求是适居的根本内涵。
1、老年公寓建筑宜居性的设计思想
1.1安全性设计
安全性设计是老年公寓建设的首要前提,老年人的身体变化要求建筑内部设有保护性的措施,缓解生活带来的疲惫。安全性设计分为两方面,其一是生理安全,其二是心理安全[1]。
首先,生理安全包括房屋结构的稳定,屋内设施具有可靠性,保证建筑周围的环境安全等。其一,屋内结构的稳定是建筑投入使用的前提,建筑使用的时间多在50年到100年之间,要保证各承受重力的构件稳固。且建筑结构也会受不同因素影响,可能出现结构失稳。其二,屋内设施包括排水管道、电路设计等,这些是使用者日常生活中不易接触到的物品,但会对生活造成影响,即要求排水管道的连接牢固,电路线路的设计科学、合理,做好相应的绝缘措施。其三,建筑周围的环境要具有无害性,不会出现光污染,保证车辆出行的安全,同时选择的建筑材料多以绿色材料为主。
其次,心理安全的保证是加强建筑周围的安保措施,比如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等,并选择恰当的位置作为建筑的施工地,优化整体布局,做好房屋建设前的规划,解决安全防卫问题。
1.2便捷性设计
便捷性是老年公寓设计的另一项基本要求。便捷性设计要求建筑周围的环境没有障碍,符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老年人因为自己的身体原因,减少了室外活动的频率和活动范围。对此,需根据老年人生活的特点,重组室内功能,以免给老年人带来不便。此外,为了增加老年人生活娱乐的项目,娱乐空间的设计也要具有便捷性的特点。
1.3舒适性设计
从整个空间体现出来的对老年人的关怀,可让老年人的生活变得宁静,感受舒适。人到了老年阶段,因为身体各项机能的退化以及新成代谢的减慢,身体会呈现萎缩现象,空间内适宜的高度与尺度设计,会在无形中让人感到亲切,反之就会增加空间带给人的孤独感[2]。
1.4满足感设计
老年人的生活圈子不断缩小,社会感不断弱化,其心理特征与行为有很大的改变,会出现被遗弃感,变得焦虑。所以,空间设计要让老年人感到满足,不会出现内心的空虚,丰富内心世界,使老年人有内心满足感。
2、老年公寓建筑的宜居性空间设计
2.1多样多变的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是老年公寓建筑中最主要的使用空间,它的宜居性设计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首先不同的老年人有不同的居住需求,老年公寓的使用者经济收入不同、生活模式不同,应提供不同面积标准、不同功能空间布置类型的套型。其次同一个老年人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也有不同的居住需求,他们经常会因为身体状况的变化而改变居住需求。应提供可变性较大的套型,让使用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方便的调整套内空间,提高居住空间的灵活性。套内结构应尽量减少承重墙,利用便于拆装的墙体划分室内空间,如利用轻质的轻钢龙骨隔墙分隔。
2.2便捷的公共交通空间
公共交通空间包括老年人日常出行的路径,比如出入口、走廊、楼电梯等,需做到无障碍设计。
首先,出入口空间的整体设计要让人有舒心的感觉,可从众建筑物中快速识别,即具有可识别性。门厅是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其设计必须简单清晰,老年人可直接看到各项服务与室内交通[3]。另外可在出入口附近通过雨篷、平台、座椅、绿植等来营造半开放的氛围,为老年人与亲朋好友提供轻松的交流空间。
其次,公共走道是老年人使用率很高的区域,要求走道内路线简洁、通畅,具有连续性,如果出现高低不平的区域应设置标识,并做到无障碍设计。公共走道设计材料的选择,要符合老年人生活的特点,营造出生活的气氛。入户空间可适当放大,增加辨识度,并提供休憩的可能性,门口的装饰可由老年人个性化设计,增加生活趣味。
最后,电梯作为老年公寓中主要的垂直交通方式,其轿厢内和电梯厅的设计直接体现了宜居性设计的原则。轿厢内应沿三边设置扶手,按键应满足轮椅使用者的高度要求。电梯厅设置舒适的座椅、绿化,缓解局促的空间感,并营造积极的交往空间。
2.3丰富的公共交往空间
老年公寓的公共交往空间是提供给老年人休闲娱乐、学习、交往的场所。
其一,休闲娱乐空间。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也有更多的精神需求,所以需优化娱乐空间的设计。常见的娱乐活动包括健身、棋牌等,有的设计人员也会加入茶室、影音室等空间设计,且这些活动较为集中,不会对生活区域造成过多的干扰[4]。
其二,学习、工作空间。老年人除了参与各项娱乐活动外,也会了解不同的文化,不断学习,有自己新的学习兴趣。老年公寓内的学习、工作空间,应开敞舒适,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考虑作品陈放、展示的区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2.4完备的服务空间
老年公寓内除了有生活、娱乐、学习的空间外,也需要大量的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服务、餐厅、商业区域等。特别是宜居性设计,更需要关注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
基于老年人的身体特点,老年公寓一般需配备医疗服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随时提供支援。医疗用房一般独立成区,并便捷可达,装修上淡化医疗氛围,营造温馨的家庭气息,让老年人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另外,餐厅、商业区域都属于服务管理空间,餐厅内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提供营养饮食,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提供送餐服务。而浴室配有专门的洗浴设备,为身体行动不变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商业区域主要以商店为主,供老年人购买自己生活需要的各类商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点。
结语: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使老年人的抚养与照料成为了社会主要问题之一。对此,需优化老年公寓建筑的宜居设计,提高建设水平,并重点考虑使用者的感受,突出老年人居住的特殊需求,包括无障碍设施的应用、房屋建造材料、产品的耐久性、建筑物朝向和布局充分利用日照、自然通風等,充分满足老年人居住需求,营造出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真正做到让老年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温杰,孔俊婷,张凯韬.解析当代宜居型老年公寓的公共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12,34:5-6.
[2]迟文君.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3]朱坤.城镇化过程中村镇老年公寓建筑设计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4]范晓芳.城市老年公寓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