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号钩端螺旋体毒力相关蛋白InvA转录和表达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74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确定我国不同基因种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参考标准株携带毒力相关基因invA的情况,了解问号钩体赖株感染细胞前后invA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PCR检测4个不同基因种问号钩体株及双曲钩体Patoc Ⅰ株invA基因.克隆问号钩体全长invA基因并测序,构建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inv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目的重组蛋白rlnvA后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免疫双扩散法检测其效价.建立问号钩体赖株感染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模型,采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前后invA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4个不同基因种的问号钩体株均含有invA基因,双曲钩体Patoc Ⅰ株则否.4株不同基因种的问号钩体inv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33%~100%和98.66%~100%.所构建的原核表达系统能有效地表达rInvA.rInvA兔抗血清免疫双扩效价为1:16.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30 min以后可大量黏附于细胞表面.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30 min时,invA基因mRNA水平明显上调,45 min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问号钩体赖株感染HEK293细胞后45 min和60 min时可检出InvA蛋白,感染前及感染90 min以后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invA基因是致病性问号钩体所特有的基因.invA基因具有宿主细胞接触式表达及瞬时表达的特点,与问号钩体侵入宿主细胞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细菌不是孤立生活的生物,其与环境和其他生物之间以及彼此之间,通过释放信号分子感知群体数量来实现对话与交流的.该现象称为"群体感应现象(quorum sensing,QS)".已有大量研
目的:研究西兰花硫代葡萄糖苷酶(简称硫苷酶)cDNA的结构特征,为硫苷酶异源表达打下基础。方法:以西兰花幼苗为试材,根据同源序列法PCR扩增硫苷酶特异cDNA片段,再用3′RACE和5
[目的]比较两种基因转染方法对外源基因在心肌组织中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尾静脉注射(Ⅳ)组和心肌内注射(IM)组各10只,分别于冠状动脉结扎前后在体转染携带绿
本文运用ARDRA(amplified ribosomal DNA restriction analysis)技术研究了冷藏鸡肉胴体中的细菌多样性.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两批冷藏鸡肉胴体(冷藏60 d和90 d)的细菌宏基因组
以冰鲜鸡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感官质量作为保鲜效果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百里香和牛至醇溶提取液处理冰鲜鸡在0~4℃贮藏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百里香和牛至的
水曲柳是东北三大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植物.现在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保护.从地理分布、生长规律、繁殖方式、遗传改良、造林技术等方
详细描述和鉴别了上海市嘉定区直播稻田假稻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假稻对直播水稻的产量影响,并选用6种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防效的稻田除草剂进行假稻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假稻
载体的构建是建立遗传转化体系的基础.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一)/hygro为基本骨架,构建大豆疫霉菌遗传转化载体,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去磷酸化、连接等基因重组技术,将增
对川西高原113个蘑菇菌株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酯酶同工酶的遗传相似性聚类图,在相似系数0.5的水平上,可划分为5大类群,菌株间遗传差异与菌株采集地理位置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