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OH卡遇上“焦点”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udboy_linux_w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投射技术能够很好地处理压抑,在较短的时间内化解来访者的自我防御。OH 卡牌(英文全称为The OH Cards),又被称为潜意识投射卡,是一种实用且易操作的直觉联想卡牌。OH卡似一座桥梁,连接来访者的意识和潜意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简称SFBT),是一个正面的,强调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快速、有效,以及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咨询次数的辅导方法。OH卡可以单独操作,也可以与其他咨询方法结合使用。当OH卡与短期焦点解决相结合时,则是它更有力的时刻。
  〔关键词〕OH卡;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综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7-0042-04
  一、OH卡牌
  OH卡牌(英文全称为The OH Cards),又被称为潜意识投射卡,是一种实用且易操作的直觉联想卡牌[1]。它以主题统觉测验、格式塔心理学、表达性艺术治疗、人本主义与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OH 卡由莫里兹·艾格迈尔(Moritz Egetmeyer)和伊利·拉曼(Ely Raman) 所创,包括 88 张图卡和 88 张字卡,图卡为水彩图片,内容为各类日常生活场景,文字卡可以作为图卡的背景。来访者可以选择一张图卡放置在任何一张字卡中,共有 7744种不同的组合方式。OH卡牌是一种类似于沙盘游戏的心理投射测试工具,操作起来更简单,携带方便,不受场地的限制。
  OH卡就像是X光机,让我们快速看见那些平時不可见的部分,透过它,我们看见内在,能让沟通更有效,启动创意连结。[2]
  OH卡似一座桥梁,连接来访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它也像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来访者看清自己的内心,找寻问题的答案[3]。它能避开复杂的心理学理论,更快地打破来访者的心理防御,激发来访者的直觉、情感和认知状态,让来访者的内在情绪、所想所感与图片关联起来,更快地发现自己的困惑,厘清自己的想法,与咨询师一起探讨解决方法。
  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olution-Focused Brief Therapy, 简称SFBT),又称解决取向的短期治疗,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威斯康星州短期家庭治疗中心的创办者Stevede Shazer、他的韩裔夫人Insoo Berg Kim及他们的同事在短期家族咨询中心发展而来。
  SFBT受到越来越多咨询者的关注,并得到广泛使用。它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认为来访者自己本身就拥有解决问题的正向经验和有利资源的心理干预模式[4]。它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关注的是问题解决中人的正向力量,具有有效、尽可能减少非必要的咨询次数等特点,探讨来访者的优势和之前的成功经验,关注来访者现在的问题,而不去探讨深层次的原因,也不催化来访者的情绪宣泄。它鼓励来访者发挥自己原本具有的力量、资源与能力,关注过去经验到的成功资源,重视可能存在的小改变,因为这会让来访者有力量感、希望感,从而引发来访者的行为模式、认知思维等方面的自我改变,重新建构具体可行的正向目标,促进问题的解决[5]。
  三、SFBT代表性问句与OH技术的综合运用
  在学校个案咨询中,我发现,OH卡这个媒介会使来访者以较轻松的状态投入其中,防御也在读卡过程中降低很多。OH卡可以单独操作,而将OH卡与SFBT结合起来运用时,则是它更有力的时刻。在来访者解读图卡后,可以用SFBT的代表性问句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促进来访者思考。下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详细阐述。
  说明:(1)本文所提供的图片均隐去了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并征得其同意。(2)左上、右上由来访者选卡,分别代表来访者目前的状态及问题解决之后的状态;下排从左到右,用非优势手抽卡,代表解决问题的途径。(3)重复抽卡动作,直到来访者觉得不需要再抽卡为止。
  【案例一】该来访者是一名初三女生,觉得自己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在班主任的建议下来到咨询室。信息搜集完之后,我使用了焦点解决的成果问句。成果问句通常用以厘清当事人的来访动机与期待,并引导当事人朝向正向、未来及解决导向的晤谈方向。
  咨:“今天结束后你的生活有了什么改变,才会让你觉得来这里是不错的决定呢?”
  访:“我希望自己的学习可以更高效一些,成绩得到提高。”
  咨:“如何叫高效呢?成绩达到多少分算是提高呢?”
  访:“上课认真听讲的时间超过35分钟,总分比现在提高30分。”
  在简单向来访者介绍OH卡及规则之后,让其选卡,见图1。左上、右上分别代表来访者现在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非常迷茫的状态及问题解决、成绩提高之后的喜悦心情。抽到第一张卡,来访者眉头一皱。我引导来访者去观察图片,同时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图片在告诉你什么?来访者思考了很久,然后摇了摇头。(在没有接触焦点解决前,我的处理方式是再给来访者更多的时间去读卡。)停顿了一会儿,我用了关系问句(关系问句是找出当事人的重要他人,并将其含括至当事人互动脉络中的一个问句)。
  咨:“如果我问你的好朋友,她会对你的这张图卡提出什么建议?”
  访:“她会告诉我要勇敢,可能前面有未知的恐惧,但是勇敢去面对会让你战胜内心的恐惧。”
  对第二张图卡,来访者的解读是要坚持,要如何坚持呢?来访者答不上来,于是我用了评量问句(以1分至10分量尺,请当事人就其经验进行评量。询问当事人目前的状况的分数,对照两者的差异,并询问再进1分后与现在的不同,以及如何向前迈进1分的方法。用此问句可帮助当事人于接纳理解现况后,进而探讨如何推进一小步的行动)。
  咨:“以1到10分计,10分是你最理想的坚持状态,1分是相反的状况,你觉得现在你在几分的位置?”   访:“5分吧。”
  咨:“为什么是这个分数,而不是更低的分数?”
  访:“因为我觉得现在初三了,自己还是挺努力的。比起初一、初二,自己算是认真在读书了,只是之前基础太差,所以现在很吃力。”(笑)
  咨:“你觉得需要如何做才能够再进1分?”
  访:“上课走神的时候,可以回过神来继续听课;周末回家更自觉一点儿,把作业认真做完。”
  咨:“从第三张图卡你看到了什么?”
  访:“要学会去求助。”
  咨:“还有呢?”
  访:“大胆去求助,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要大胆向老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
  咨:“还有呢?”
  访:“三人行必有我师 ,我要主动去寻求帮助,每个人都有优点值得我去学习。”
  “还有呢”也是SFBT的代表性问句之一,一个看似普通却非常重要的问句,能促使当事人发挥联想力,扩大思考范围,进而引发一连串的记忆或扩大的图像,以及当事人更多的连锁思考及答案。
  咨:“你觉得勇敢地去面对,上课走神儿的时候把自己拉回来,主动去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可以实现从现状到你理想的状态,是吗?”
  访:(坚定地点点头)“可以!”
  【案例二】来访者是位初三男生,拒绝去学校上学已经十天了,家长很着急,母子俩一起来到咨询室。图2为第二次咨询时来访者选出的图卡。来访者表示左上角图片中的漩涡就如同现在自己的状况,自己沒有办法从这个漩涡中走出来;右上角图片内容代表自己经过一步一的努力走向成功。
  咨:“你觉得应如何冲破目前的困境,达到理想的状态?”
  访:“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就像不断往杯子里倒水一样。”
  咨:“以前有没有遇到过类似学习没有动力的困难?你那时是如何能够坚持学习,没有让情况变得更棘手的?”
  我在此使用了例外问句。例外问句能引导当事人去看到问题不发生或比较不严重的时刻,并探讨这些时刻是如何发生的,发现过去成功的解决方法,进而判断可否运用于现在。能达成当事人所欲达成目标的相关例外及最近的例外,是应该特别重视的。
  访:“想到自己的目标就很有动力。”
  咨:“现在的目标跟之前一样吗?”
  访:“我觉得可能有点儿远了。”
  咨:“找到目标,可以让你有持续学习的动力,回去之后,可以把这个目标写下来或者画下来,贴在你的书桌上。”
  咨:“抽到的第二张图卡告诉了你什么呢?”
  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受他人的行为和话语的影响。”
  咨:“如果我是你教室墙上的时钟,你上课的状态已经改变了,我会看到你正在做些什么事情?”
  我使用了假设问句。假设问句以“如果”等假设性语句探问当事人在未来于某个特定情境下可能的想法与作为,特别是关于当事人偏好的结果或达成目标时的情景,而非针对过去的已经发生或既存的事实。
  访:“上课前与同桌约定好上课不讲话。我可以认真听课、做笔记,同桌跟我讲话或者给我递纸条我都没有理他。”
  咨:“确立目标及持续地学习不受他人干扰这两步可以让你从漩涡中走到理想状态吗?”
  访:(迟疑了一会儿)“好像还不太行。”
  咨:“那我们再抽一张。”
  来访者抽到了一张斧头的图卡。
  咨:“这张图片可能在表达什么呢?”
  访:“它让我在遇到困难需要抉择的时候,可以果断勇敢地去面对并解决问题。”
  咨:“那你觉得现在的自己应该如何去勇敢面对呢?”
  访:(思考了一会儿)“不知道。”
  咨:“在上一次面谈中,你妈妈说上学期你的脚受伤很严重,除了去医院请过一次假,其他时间都是她搀扶着你到四楼教室去上课的。我很好奇,在脚受伤的过程中,是什么力量支撑你走过来,不落下功课的?”
  我在此使用了应对问句询问当事人一些很小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行动与动力是从何而来的,特别是当事人针对问题情境的自发因应与处理。因应问句能在同理支持当事人感受的同时,激发当事人看到自己已在发挥作用的能量,以及目前度过困境的有效方法。
  访:“那时候有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想着心里的目标,觉得什么困难都不能打倒我,也没觉得当时有多辛苦,就这么度过了那段时间。”
  咨:“那你还可以尝试着将目标写下来之后,找回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吗?”
  访:“可以试一试!”
  人的本性是渴望被认同、被看到、被赞美,此问句传递的态度就是“我知道你是有力量的,我相信你是有力量的,只是处于困境中的你没有看到自己的能力而已”。咨询师可用此问句引导来访者找到力量和资源,让来访者对自己进行赞美。以此带领来访者看见自己的力量,继而朝向解决问题之路继续前进。
  此问句可多加运用,以维持现况不至于更糟,也可邀请当事人从对困境的关注中转移注意力至确认自己如何能持续承受或对抗此困境的种种优势上,从而减轻被困境击垮的挫折感。
  咨:“找回那个目标,持续学习;跟同桌约好,上课不受他的干扰;找回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这三步可以让你从漩涡里一步一个台阶地登上你的成功之门吗?”
  访:(迟疑了一会儿)“好像还是不行。”
  咨:“那请你再抽取一张卡。”
  对第四张图卡,来访者的解读是要遵守规则。
  咨:“你觉得遵守规则意味着什么?”
  访:“就是学校规定的不迟到不旷课,进入教室后保持安静,坐下后就静下心来学习。”
  咨:(使用了关系问句)“如果我问你的好朋友,你觉得他会对你说的遵守规则说些什么呢?”
  访:“他应该会说,每天按时来教室上课吧,能不能坚持认真听完再说。”   咨:“你觉得好朋友的这个建议怎么样?”
  访:“挺好的。我每天在家里也很无聊,可能来学校看到同学多少也能听进去一点儿吧。”
  咨:“如果好朋友知道你愿意每天坚持去学校了,你觉得他会对你说什么?”
  访:“加油!很高兴看到以前的你又回来了,我们一起努力吧!”
  此关系问句能起到间接赞美的作用,发挥重要他人的赞美的力量,如某个好友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利用重要他人对这些变化进行强化,可以帮助来访者重新看待自己。
  咨:“找回那个目标,持续学习;与同桌约好,上课不受他的干扰;找回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坚持遵守规则。这四步,可以让你从漩涡里一步一个台阶登上你的成功之门吗?”
  访:“我觉得可以了。”
  四、结语
  近几年来,OH卡牌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工作者选用,每个人的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卡片本身没有意义,完全取决于来访者的解读。同一张卡片,不同的人的解读完全不一样,这也时刻提醒着我,在咨询中要尽量做到中立,引导来访者去看到他自己的世界,去理解他的感受。SFBT这些问句除了可以单一提出外,也可以加以弹性组合。我在运用OH卡咨询时发现,利用这些代表性问句,可以让学生的投射更充分、思考更聚焦。尽管有部分学生的投射没有那么明显,在代表性问句的协助下,也能比较顺畅地展开联想,作深入思考。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无论是OH投射卡咨询或者SFBT的代表性问句,都是以良好的咨访关系为基础的。
  OH卡与焦点短期解决技术都是新兴的咨询技术,两者的结合更是新事物,国内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参考资料较少。以上所阐述的方法,是我在中学心理咨询中的实践心得。期待本文能够为中小学心理教师及心理学工作者提供新的角度,豐富和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实践,更高效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Waiswo N. Projective techniques as psychotherap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therapy,1995,49(2):244-259.
  [2]梁西胜,刘文文,金建辉.OH卡提问技术在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16):51-53.
  [3]黄桥伊 .欧卡,翻转你的命运[M]. 台北:靛蓝出版社,2017.
  [4]赵燕.成为更好的自己——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个案[J].科教导刊,2019(2):165-166.
  [5]许维素.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代表性问句[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3(1):45-49.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马甲中学,泉州,362000)
  编辑/于 洪 终校/刘永胜
其他文献
〔关键词〕认知策略;精细加工;儿童;心理实验  一、引言  精细加工策略是较高级的认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贮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例如,学习“医生讨厌律师”这一句话时,我们附加一句“律师对医生起诉了”,如此一来,以后回忆
我市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较早的城市之一,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了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学校。2004年12月30日无锡市教育局发文,表彰了34所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和100所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标志着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入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笔者有幸参加对部分示范(合格)校的考察验收工作,真实感受到了学校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的热情与努力
〔摘要〕高中生恋爱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恋爱的特点之一是不成熟,很多高中生是出于好奇或者攀比心理和异性建立了亲密关系。由此,这样的关系注定会面临各种问题。同时,对于恋爱中的男女生而言,女生往往更容易产生烦恼,无法自拔,本次咨询的来访者就是这样一位女生,咨询师采用认知疗法,引导其走出恋爱的困扰,实现心灵的成长。  〔关键词〕恋爱辅导;高中生;认知疗法;辅导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摘要〕初中一年级女生小鱼,因为外貌不出众,遭遇同学的欺辱、母亲的无意伤害。痛苦、无助的经历给她心理造成很大伤害,产生较为严重的自卑感,她痛苦不堪。整个咨询过程分为四次,第一次情绪宣泄;第二次用空椅子技术对话童年经历;第三次帮助她寻找优点,建立自信;最后请来小鱼的父母做了一次咨询,多方面努力增加小鱼的社会支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情绪困扰;人际交往;建立自信;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4
〔关键词〕作业拖延;学业低效;辅导个案  一、案主基本情况  案主小蜗牛,五年级男生。父母表示因为工作忙碌疏忽了小蜗牛的学习以及对其学习习惯等的培养。虽然长期以来依赖校外辅导机构帮助其完成作业,但作业不完成现象频发,致使小蜗牛学习成绩在进入四年级之初出现了明显滑坡的现象。  据科任教师反映,小蜗牛不能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作业,即便与父母取得联系,并交流其作业情况后也收效甚微。该生在校完成练习过程中注
〔摘要〕教育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像农夫那样巧妙地让一只破水罐去撒一路花香?对我们每位教师而言,一个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几十分之一,几百分之一,甚至是几千分之一;而对一个家庭而言,这个孩子是百分之百。我们做的或许只是一个微笑,一句轻语,一次抚摩,而带给学生的很可能就是满满的希望。所以,我们应该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生活信心和勇气,像农夫点化那个有裂缝的水罐一样来点亮他们的一生。  〔关键词〕一年级新生
〔关键词〕疫情;自我调适;活动设计;高中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10-0036-03  【活动理念】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的系列变化,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内心不免会出现强烈的担忧和不适。有的学生周围出现疫情,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交往环境会发生变化,社会支持系统遭到破坏,身心反应明显。有的学生出现焦虑、不安,甚至
〔关键词〕师源性心理伤害;师生关系;心理辅导  近年来,“师源性心理伤害”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教育学家们提出。所谓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由于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在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教师在学校所应承担的角色之一就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然而,现实中一些教师的做法显然是与此背道而驰的。探讨如何减少和避免师源性心理伤害,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  笔者在心理辅导中
2010年2月1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基础教育一司司长高洪、副司长王定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发表了重要讲话。她指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对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示精神,关键是要认真研究在目前网络化、信息化、多元化、社会节奏快、学生流动性大的情况下,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做实的问题。陈小娅副部长谈到,在新形势、新情况下,
〔关键词〕青春期;积极心理品质;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22-0041-03  【活动背景】  升入初中,青春期的学生面临的挫折急剧增加,生理的成熟与心理发展的相对滞后导致中学生内心矛盾重重,在遭遇挫折时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本节心理辅导活动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两面性),从而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积极地应对挫折,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