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策略探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hyour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多数初中生而言,物理课程的学习难度都比较大,尤其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缺乏物理学习基础,所以在学习中有很大的压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是如何选择和创新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在初中阶段物理是学生的必修课,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繁琐复杂的知识点,学生经常混淆,很难充分掌握。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也要积极创新,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水平。
   一、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为了可以保证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将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然而多数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保守,但是有效,而新型的教学方法尚未真正成熟,所以在尝试过程中有诸多疑惑。此传统思维模式下的初中物理教学通常在区分学生时只是凭借学习成绩,就算学生考取不错的考试分数,也不一定在学习中可以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要学会改变自身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不管是课前准备还是课堂教学,都应该让学生成为参与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教学方式。通过这样做,既可以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其实,教学是一件有意义的、神圣的事情,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强制性的灌输教育模式。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科学知识,拓宽教学理论,懂得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既定的物理教学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相符。
   (二)初中物理的常见教学方法
   1.实验法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必须要采用实验方法来合理验证物理结论,只有学生亲自完成整个实验过程,总结出物理结论,而且采用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才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对“液化和凝化”现象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实验法,课前教师将装满水的一个瓶子放进冰箱冰冻,然后在水解冻后,拿出部分要求学生对霜以及露的基本形成原理仔细观察,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此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
   2.比较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通常是让学生比较分析一些类似的物理知识,对这些物理知识之间的不同点进行讨论,以充分了解物理知识。比如:对“声和光的传播”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对比分析声与光的内容以及基本原理,以找到二者的不同,则声音传播离不开介质,但是光无需介质,而且在传播速度方面,光明显比声快。
   3.比喻法
   相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初中物理的理论以及概念都不复杂,有许多来自于实际生活,在教学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比喻与模拟,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概念,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许多基本理论只是利用单纯的讲解不具有趣味性和形象性,然而也无需利用相对复杂的实验进行展现。比如:讲解日食时,月亮可以用乒乓球表示,太阳用灯泡表示,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可以生动形象的讲解日食原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变成多样化。
   4.多媒体展示法
   多媒體因为操作比较简单,可以全面展示教学概念,普遍运用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尽管初中物理教材中很少有复杂的概念,然而也必须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利用动态过程展示可以直观表现教材的知识,这种优势是其他教学方法根本不具有的,特别是发散介绍教材的知识时,利用多媒体来展示,可以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建立宽松的探究式学习环境
   初中学生通常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要想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鼓励学生,让他们可以自主创新。学生学习初中物理教材上的知识时,如果碰到一时难以解决的物理问题,应该学会自主探究,而且在教师以及其他同学的正确引导下将问题有效解决,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各个物理知识点,迅速将物理规律总结出来,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物理知识。
   (二)合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该结合实际教学课题进行,利用设置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成具体的,而且将学生引进到情景中学习与探究物理问题。利用该方法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充满兴趣,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讲解“声音与介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间长了,盆里面的水滴有哪些变化?水滴在玻璃瓶中发出什么声音,在塑料瓶中又可以发出什么声音?两种声音的不同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利用创设生活情景的手段,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并且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科学创设情景,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平面镜成像”时,教师可以从网站上查找关于加菲猫照镜子的视频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找到成像原理,而且利用此教学方法,使学生有比较深刻的学习体验。
   (三)因材施教,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造成其学习成果也不一样。为了让所有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都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能力等等方面来合理分层,对每个层次的学生,其制定的教学目标都不一样。比如:讲解“声现象”时 ,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有些学生负责搜集平时生活中出现的声现象;有些学生对声的合理利用来课前思考,以全面发挥学生的优势。在布置课后作业过程中,如果学生学习能力不强,可以要求他们结合教学内容来复习与做题,进而使他们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如果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适当提高作业的难度,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声现象与光现象的异同点和相同点有哪些?”,这样可以使学生不断延伸物理知识,加强学生物理学习能力,以提高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该特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不断创新,物理来源于实际生活,与学生的平时生活有密切联系,利用参与实际生活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才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为今后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的人生发展,这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罗瑛.基于微课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237.
   [2]刘少英.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31.
   [3]王雷.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08):221.
   [4]钟炳权.初中物理教学方法选择与创新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133+164.
其他文献
甜菜M14品系是在栽培甜菜染色体基础上附加了野生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的单体附加系,具有抗逆、无融合生殖等优异特性。在前期工作中,通过RACE技术获得了甜菜M14品系硫氧还蛋
编辑手记  大自然的景色、声音和气息是那样令人陶醉,以至吸引了千千万万身背相机的人投身其中。他们翻山越岭,穿草原,过沙漠。目的只有一个:把自己看到的大自然描绘在胶片上,使某一次旅行中的偶遇、偶见、偶得变成“永恒”。就像卡蒂埃·布勒松所说:“摄影是在几分之一秒钟内对当时发生的事物的确认,它让人们看到某个事物的意义。”  桂林和黄山是中国的两个著名风景区,许多风光摄影人对这两地情有独钟,百拍不厌。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