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的失落——90年后中国建筑批评泛社会化现象浅析

来源 :室内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15950225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下的中国建筑评论界,建筑批评的泛社会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不少建筑评论家变成了社会批评家乃至新闻传播者,而在他们的视野中建筑的本体表达却消失了。这种游离于建筑专业批评之外的发展导致了中国建筑批评本身的整体失落。本文尝试从90年以来中国建筑批评发展的现象入手,对建筑学理论研究的困境和建筑批判理念的缺失进行了浅要剖析。
其他文献
本文从气候与能源出发,总结了生态住宅气候适应控制的两种方式,强调了其中被动式调控的重要性,通过解读实例从住宅型体、缓冲空间和表皮系统三方面阐述了欧洲生态住宅的气候
利用图表示意法、谐音浓缩法、比喻法、对比法、联想法和概括法指导识记高中生物知识。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现有的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为基本变量的总体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已经难以适应这一客观趋势。针对人口的超常规增
采用混凝澄清、气浮及过滤的工艺,降低工业污水中悬浮物、油、COD等污染物,使其达标排放。主要设备有混凝澄清装置、气浮装置、无阀过滤器、卧螺离心机、加药装置等。
关于《礼记·乐记》的人性论之性质问题,学界向来有两种不同的见解,即性善论和性可善可不善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上述两种观点的争论主要源于对"性"字的不同理解。《乐记》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断面客流随时间和空间波动的特点,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求解客流波动条件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在分析了长大线路组织多交路运营模式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