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含水对储层岩石强度及出砂影响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储层含水量增加,岩石的强度减小,出砂风险增大。油藏出砂将降低油井产量,损害井下装置和地面设施。针对弱胶结储层,开展储层岩石不同含水饱和度时的单轴强度实验,揭示了出水对储层出砂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含水饱和度与岩石单轴强度呈指数递减规律。含水饱和度越高,岩样的单轴抗压强度越低。含水率对岩石强度及出砂影响程度,取决于砂岩内蒙脱石、伊蒙混层等易水化黏土矿物的含量和含水率大小。
  【关键词】含水率?岩石强度?出砂?临界生产压差
  讨论含水饱和度对岩石强度的影响,尤其在弱胶结的地层。含水饱和度对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一直是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含水饱和度对多数类型岩石的强度都存在着降低效应。一般来说,岩石对水含量的敏感性越强,含水率越高它的强度越低。对比了砂岩岩样干燥和饱和水条件下的单轴抗压强度,结果证实富含黏土的绿砂岩饱和水后单轴抗压强度下降了78%,而硅质砂岩仅下降了8%,这说明岩石强度对含水饱和度的敏感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矿物组成。含水率增大,亲水性砂岩颗粒间的毛管压力降低;含水饱和度增加,岩体和地层水之间的化学作用越剧烈;相对渗透率效应导致流体拖曳力增大,砂岩颗粒从破坏岩体脱落运移而出砂;出砂主要发生在弱胶结地层,了解含水率对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出砂临界压差的预测预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外部分学者就含水率对岩石强度及出砂影响进行了研究,而国内研究相对较少。针对弱胶结地层,开展含水率对地层强度及出砂的可能性影响规律研究,为该油田确定合理的防砂方式和生产压差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强度降低机理研究
  1.1 表面能减少
  岩石内含水饱和度增加将使表面能降低,同时颗粒间黏聚力也将减小,因此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降低。石英是砂岩油藏最常见的矿物,若砂岩内富含石英,从而使Si02含量聚集,当地层出现水突破或水浸,有可能发生石英的水解反应,石英水解作用使硅氧键被能量小的氢键替代,因此表面能和内聚力减小。
  1.2 毛细管压力
  砂岩表面与两种互不相溶的孔隙流体接触,会产生毛细管压力,毛管压力是砂岩颗粒之间一种内聚力,也是岩石强度的组成部分。毛管压力使砂粒之间产生毛管力粘结,对部分饱和岩石来说孑L隙水处于受拉状态。毛管压力的大小取决于储层孑L隙度和含水饱和度。室内可以通过半渗透隔板法绘制典型毛管力压力曲线,可得到含水饱和度越大,毛管压力越小。
  1.3 化学作用
  黏土矿物表面携带负电荷,这些负电荷能够吸附水分子层和孔隙中的自由水携带阳离子,这些阳离子和岩石颗粒结合并不牢固,当地层水性质改变,可能发生离子交换使阳离子被其他阳离子替代。岩石颗粒和地层水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石英水解作用、碳酸盐分解、黏土的膨胀。对于钙质胶结物,出水以后有可能发生碳酸盐分解反应。
  影响岩石强度因素主要是岩性、孔隙度、黏土矿物含量。不同岩性的岩石,对水含量的敏感性越疆,它的强度越低,这意味着岩石强度越弱,其强度损失也就越大。孔隙度一直被广泛用作单轴抗压强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孔隙度大的地层流体和岩石组分相互作用越剧烈,岩石强度下降也就越明显,化学反应侵蚀岩石,导致岩石物理、力学特性改变。黏土矿物具有水化膨胀的性质。富含黏土矿物的砂岩对含水饱和度敏感性更强,其强度损失也就更明显。黏土和水接触,其水化膨胀行为极大地影响岩石的稳定性。
  2 含水率对出砂影响
  由于井眼或炮孔周围岩石受单向压缩应力或一向为拉伸、一向为压缩的应力,使岩石极易产生剪切破坏及拉伸破坏,在流体流动拖曳力作用下产生移动而进入井眼、造成出砂。出砂主要发生在弱胶结地层,多数学者认为毛细管力减小和化学作用对出砂有更大的影响。毛管力对出砂的影响取决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如果砂岩富含黏土矿物,水侵入或水突破将使储层岩石强度下降的更显著。油藏岩石普遍是亲水的,岩石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常见黏土和其他微粒是亲水的,它们被吸附并浸没在包围砂岩颗粒的水膜里,黏土遇水后永化膨胀,造成黏土颗粒堵塞储层孔隙。对于游离态黏土颗粒,当地层流体流动时,促使这些颗粒发生运移,堵塞喉道。这将导致地层流体流动的过流直径、孔隙度和储层的相对渗透率减小。
  地层流体会产生一个径向拖曳力,该附加应力将岩石表面颗粒向井眼内拖曳。拖曳力的产生主要是由流体压差引起的,拖曳力是一个拉应力,使颗粒朝着流体流动的方向运动。越靠近井眼,流体产生的拖曳力越大。流体携带近井地带脱落颗粒运移进入井筒内,造成出砂。显然,如果油气储层含水率很低,不能促使脱落的颗粒发生运移,不太可能出现大面积出砂。现场经验数据表明:当生产压差小于储层单轴抗压强度的一半时,可保持储层开采初期不会出砂。室内岩芯实验可直接测得地层的单轴抗压强度,对没有取芯的地层则可通过测井数据的分析处理来求得地层的强度参数,进而求出地层出砂的临界生产压差。
  (l)岩石强度随着含水率增大而降低,岩石强度对含水率敏感性强。
  (2)岩石强度影响因素除含水率之外,还和岩性有关。含水率对岩石强度的影响依赖于砂岩的矿物组成,黏土矿物含量越高,岩石强度的影响更明显。
  (3)低强度是出砂的一个天然因素,岩石强度越低,出砂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低强度岩石内颗粒之间的压实程度较低。强度降低,出砂临界压差减小。
  参考文献
  [1] 郭云民.高含水期油井出砂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03
  [2] 徐志英.岩石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81
  [3] 刘宝琛.岩石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6)
  [4] 郭中华.岩石强度特性的单轴压缩试验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2)
其他文献
【摘要】测井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下在裂缝识别中最为常用和有效的方法,目前一般性资料当中能够对裂缝的孔隙度、张开度等数据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定量和估算,文章中主要将最新的FMI 成像测井资料进行了一个实际的应用,从而能够将裂缝层的各项数据进行了一个数值的还原,根据数值的考量来确定裂缝的走向和倾角,从而更直观准确的获得裂缝识别的资料来令测井解释的精度获得极大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测井
【摘要】带压打桥塞技术,一直是水井带压作业的瓶颈技术,通过近一年的水井常规带压技术实践,水井带压打桥塞技术在鄯善油田得以研究及应用,并获得成功。该技术主要采用密闭式送赛工具和单向阀工具串技术解决了水井带压打桥塞过程,桥赛入井油套压差大易座封的技术难题。鄯8-***井为吐哈油田鄯善区块上的一口注水井,该井关井停注后井口压力下降缓慢,目前井口压力10MPa,且井口溢流达10m3/h以上,现要求实施带压
【摘要】捞油井在捞油后需关井恢复液面,当井筒储集一定油量后,再进行下次捞油.若油井捞油后关井时间过长(即周期过长),累积捞油量将大幅度降低,相反,关井时间过短,虽然会使捞油总量增多,但随着捞油次数的增加捞油成本将大幅度上升,并且过频的捞油,对地层伤害很大,不利于保护油层.目前,沈阳油田捞油大都凭经验捞油,这样势必导致捞油的盲目性,即影响油井产量,又影响捞油效率,该文以油藏工程理论为指导,从油井关井
【摘要】在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及避免环境污染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务必减少或避免目前所用大套管扶正器带来的井口无控制问题,加工制作″伸缩扶正器″可以顺利通过井口并达到在大套管内起到扶正管串的作用。  【关键词】套管 井喷风险 扶正器 伸缩扶正器 效果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完井套管尺寸不一,入井工具外径有很大的变化,给施工造成一定的困难或事故;在∮222.44mm套管的井内下入大直径工具往往需要拆井口后才
【摘要】笔者利用AutoScanⅡ岩芯扫描仪在常温常压下对川南某井23块泥页岩岩芯样品进行电阻率测量实验,研究发现在该井目的层段泥页岩样品电阻率较小,相位曲线表现出明显异常,并且运用cole-cole模型反演得到该岩样极化率较高,可考虑使用电磁勘探方法进行野外初探。  【关键词】泥页岩 电阻率 相位 极化率 电磁勘探  泥页岩是一种高灰分的含可燃有机质的沉积岩,属非常规油气资源,被列为21 世纪全
【摘要】传统的水平井压裂施工是通过TCP射孔和分段压裂来实现的,而且一般最好情况只能形成2个裂缝区,为了简化施工工序、降低成本,确定裂缝区位置,腰英台油田的腰北1P1井试验应用了不动管柱水力喷射逐层压裂技术。成功证明了该技术的安全、高效性。  【关键词】水平井 水力喷射压裂 不动管柱  1 概述  腰英台油田的构造位于松辽盆地长岭凹陷东北部,沉积体系为远物源缓坡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纵向上发育多
【摘要】在普通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蒸汽吞吐通过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三个阶段可以降低原油粘度,改善流度比,从而降低残余油饱和度,提高驱替效率,是一项有效的开采稠油的方式。蒸汽吞吐的开发效果是热采参数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系统的研究了注汽强度、注汽速度、焖井时间、排液时间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对普通稠油油藏开发具有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蒸汽吞吐 热采参数 开发效果  1 注汽强度
【摘要】本文通过成藏条件、成藏控制因素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昌德气田的成藏规律,具有天然气沿不整合面短距离运移至基岩风化壳成藏等多种成藏模式,对气田深入开发,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储盖?控制因素?成藏模式  1 基本成藏条件  1.1 生、储、盖组合  昌德气田的生储盖组合可划分为昌德气藏型和昌德东气藏型。昌德气藏型为登二段烃源岩和断陷层烃源岩/登娄库组砂岩和砾岩/泉一段、二段区域盖
【摘要】目前长庆油田压裂施工中普遍使用的水基压裂液是瓜尔胶压裂液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了胍胶压裂液返排后处理再利用技术的原理以及在安83区块选井试验的技术应用情况。经过现场水平井的应用表明该技术不仅节约施工用水,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污水坑的容量负荷,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减少备水时间,提高作业机组的生产效率。  【关键词】体积压裂 返排液处理再利用 环境保护  1 前言  目前长庆油田每口水平井均需采用体积
【摘要】针对靖安油田五里湾第一采油作业区部分井组管道结蜡、结垢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的实际情况。经过大量调研分析,建议在该区采用管道物理与化学清垢技术相结合,减少污垢沉积量和结蜡量,从而达到降低管线回压的目的。文章依托五里湾第一采油作业,通过井组产生高回压原因与原油自身的性质及集输工艺、集输条件的关系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取得不错的实际效果。为其它地区油田的高回压井组治理提供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