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有人告诉你,“成功来自于意外”,你是否会惊讶呢?回顾很多科技发明的成功背后都能看到“意外”如影相随,于是,有人将之解读为机遇,有人将之解读为运气,古人更是用“时也,运也,命也!”来概括之。
但是绝大多数意外完全受到忽视,而且人门常常是将其拒之门外。这并不奇怪。人们总是宁愿相信自己的经验,一旦遭遇完全陌生或者与自己之前的经验相悖的新事物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排斥,至少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和思维来观察。
其实无数的必然就是从偶然中走出来的,意外仅仅是表象。那些成功的人,就是善于并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意外,进而剥茧抽丝,把意外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规律挖掘出来。
“晒”出来的日光疗法
有一天,芬森博士又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太阳。一只母猫也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眵,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打盹儿。猫的举动唤起了芬森博士的好奇心: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
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他再仔细观察,发现原来猫的身上有一条溃烂的伤口,难道这只猫在利用阳光治疗伤口吗?没错,猫正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杀死身上的细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芬森受到启发,于是开始了“光对人体生理作用”的研究。不久,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芬森博士也因此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医学奖。
“钓”出来的速冻技术
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个冬天,巴察在纽芬兰海凿冰钓鱼。钓上的鱼放在岸边就冻上了冰。
有一回,巴察拿出带回家的鱼时惊奇地发现,鱼没有化冻,放了几天后,解冻的鱼肉依然鲜美。这时,有心的巴察想,既然鱼被冰起来后能保持新鲜,那么肉和蔬菜呢?于是他按着这一思路摸索下去,仔细对肉和蔬菜进行了冰冻试验。结果,他发现它们也和冰冻鱼一样能够保持新鲜,而且,冰冻的速度和方法不同,冰冻后的味道和新鲜度也会有细微的差异。
经过逐步实验、研究和摸索,巴察终于研究出了“如何使食物不失去新鲜度的冰冻方法”,这就是后来改变了数亿人生活的“速冻保鲜法”的雏形。
“错”出来的青霉素
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莱明早就希望发明一种有效的杀菌药物。
1928年,当他正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时,忽然发现原来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原来在实验操作时出了些小差错,有些青霉菌掉到那里去了。显然,消灭这些葡萄球菌的,不是别的,正是青霉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偶然事件,导致药物青霉素以及一系列其他抗菌素的发明,而这也是现代医药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
“病”出来的大陆板块漂移说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墙上挂着—张地图。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他就很随意地观察这张地图。
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巴西东部突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等陷入的部分相对应,几乎可以把它们完整地拼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引发了魏格纳一一连串的思考: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的?不顾病痛,魏格纳着手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学、古生物学的资料,终于证实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瞥”出来的邮票打孔机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在一家小酒店喝酒,偶然一瞥,看见一位客人正拿着一整版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到信封上寄走。可是,他摸遍了衣服上所有的口袋,似乎忘了带小刀。那人皱着眉头,摆弄着手中的邮票,想用手裁开,可又怕撕坏了。犹豫片刻,他取下别在西服领带上的一枚别针,在各邮票连接处扎了一行行小孔,于是邮票被轻松又整齐地裁了下来。,那人很快就离开了,但他用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的一行行小孔,已深深地印在亨利·何察尔那勤于思索的脑海里。
敏感的亨利·阿察尔再也没有心思喝酒,他坐在酒店思索起来了:“有没有比别针更好的办法,在整张邮票上打出整齐的小孔呢?”时隔不久,一种新的机械——邮票打孔机,在亨利·阿察尔的实验室里制造出来了。从此以后,整版的邮票之间都被打上了一行行整齐的小孔,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把每枚邮票分开,让带着整齐齿纹的邮票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从意外走向成功是风险最小、最易求索,因而也最易被人们忽视的创新机遇。要掌握开启“意外大门”的钥匙,必须要带着问题看待每一个意外的现象——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它会引导我们走向何处?我们如何才能使它转化为机遇?敏锐、刨根问底、务实、坚持都是解开“意外”现象必不可少的利器。
请记住,在我们寻找机遇的时候,也许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但是绝大多数意外完全受到忽视,而且人门常常是将其拒之门外。这并不奇怪。人们总是宁愿相信自己的经验,一旦遭遇完全陌生或者与自己之前的经验相悖的新事物时,本能的反应就是排斥,至少是抱着质疑的态度和思维来观察。
其实无数的必然就是从偶然中走出来的,意外仅仅是表象。那些成功的人,就是善于并敏锐地捕捉到这些意外,进而剥茧抽丝,把意外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规律挖掘出来。
“晒”出来的日光疗法
有一天,芬森博士又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太阳。一只母猫也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儿。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太阳一步一步向西眵,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打盹儿。猫的举动唤起了芬森博士的好奇心:猫为什么喜欢呆在阳光下呢?
猫喜欢呆在阳光下,这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他再仔细观察,发现原来猫的身上有一条溃烂的伤口,难道这只猫在利用阳光治疗伤口吗?没错,猫正是利用了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杀死身上的细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芬森受到启发,于是开始了“光对人体生理作用”的研究。不久,日光疗法便在世界上诞生了。芬森博士也因此获得了1903年诺贝尔医学奖。
“钓”出来的速冻技术
上世纪20年代初的—个冬天,巴察在纽芬兰海凿冰钓鱼。钓上的鱼放在岸边就冻上了冰。
有一回,巴察拿出带回家的鱼时惊奇地发现,鱼没有化冻,放了几天后,解冻的鱼肉依然鲜美。这时,有心的巴察想,既然鱼被冰起来后能保持新鲜,那么肉和蔬菜呢?于是他按着这一思路摸索下去,仔细对肉和蔬菜进行了冰冻试验。结果,他发现它们也和冰冻鱼一样能够保持新鲜,而且,冰冻的速度和方法不同,冰冻后的味道和新鲜度也会有细微的差异。
经过逐步实验、研究和摸索,巴察终于研究出了“如何使食物不失去新鲜度的冰冻方法”,这就是后来改变了数亿人生活的“速冻保鲜法”的雏形。
“错”出来的青霉素
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莱明早就希望发明一种有效的杀菌药物。
1928年,当他正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时,忽然发现原来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原来在实验操作时出了些小差错,有些青霉菌掉到那里去了。显然,消灭这些葡萄球菌的,不是别的,正是青霉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偶然事件,导致药物青霉素以及一系列其他抗菌素的发明,而这也是现代医药学中的最大成就之一。
“病”出来的大陆板块漂移说
1910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因病不得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休息。墙上挂着—张地图。在闲得无聊的时候,他就很随意地观察这张地图。
一天,他突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好像是互补的,南美大陆巴西东部突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西海岸的赤道几内亚、加蓬、安哥拉等陷入的部分相对应,几乎可以把它们完整地拼合在一起。
这个发现引发了魏格纳一一连串的思考:这两个大陆是不是原先就是连在一起的?如果是的话,那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分开的?不顾病痛,魏格纳着手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学、古生物学的资料,终于证实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大陆板块漂移说。
“瞥”出来的邮票打孔机
1848年的一天,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在一家小酒店喝酒,偶然一瞥,看见一位客人正拿着一整版邮票,准备裁下一枚,贴到信封上寄走。可是,他摸遍了衣服上所有的口袋,似乎忘了带小刀。那人皱着眉头,摆弄着手中的邮票,想用手裁开,可又怕撕坏了。犹豫片刻,他取下别在西服领带上的一枚别针,在各邮票连接处扎了一行行小孔,于是邮票被轻松又整齐地裁了下来。,那人很快就离开了,但他用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的一行行小孔,已深深地印在亨利·何察尔那勤于思索的脑海里。
敏感的亨利·阿察尔再也没有心思喝酒,他坐在酒店思索起来了:“有没有比别针更好的办法,在整张邮票上打出整齐的小孔呢?”时隔不久,一种新的机械——邮票打孔机,在亨利·阿察尔的实验室里制造出来了。从此以后,整版的邮票之间都被打上了一行行整齐的小孔,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把每枚邮票分开,让带着整齐齿纹的邮票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从意外走向成功是风险最小、最易求索,因而也最易被人们忽视的创新机遇。要掌握开启“意外大门”的钥匙,必须要带着问题看待每一个意外的现象——它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它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它会引导我们走向何处?我们如何才能使它转化为机遇?敏锐、刨根问底、务实、坚持都是解开“意外”现象必不可少的利器。
请记住,在我们寻找机遇的时候,也许它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