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面对学生“犯错之后”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主任肩负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班主任在工作中,处理学生犯错误,是班主任的“必修课”之一。所以经常会面对这样的矛盾:对犯错误的学生的处理是宽松一些还是严厉一些。看起来这两者之间似乎是对立的,只能选其一。实际上,宽和严之间恰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谓“宽猛相济”,就体现了这一规律。严师出高徒,哪个教育者不想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国之栋梁呢!而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对学生获取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也是大有益处的。所以对待和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一定要慎重、灵活,最终使学生所犯的错误成为他的宝贵财富,而不是让他念念不忘的污点。
  一、尊重学生犯错误的权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犯过错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成人况且如此,学生更不必说。从我们的教育对象来看,他们年龄只有16岁左右,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弱点,如: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分辨是非能力较差;意志不够坚强,自控能力较差;对事物的认识、辨别能力较差;易固执己见;气质和性格不够成熟健全,行为习惯差,易违纪;人生目标不明确,易灰心等等。以一个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所以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明确:犯错误是学生成长中的必然。不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来防范,一味的防患于未然,更不要在学生犯了错误时大发雷霆。当我们不能做到“圣人”一般不犯任何错误的同时,也要允许学生摔倒。“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学生是允许犯错误的人。很多时候,错误是学生成长的代价与营养”,所以,我们要尊重学生犯错误的权利。
  二、心平气和的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和学生所犯的错误
  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许多班主任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板起脸孔训斥,有的甚至声严色厉,失去了应有的仪态,学生走后,自己还很长时间无法平复情绪。“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既然犯错误是学生成长中的必然,就应该能够冷静对待。而且,也有很多时候,仅仅冲学生发火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简单的训斥、批评可能会使学生更反叛,导致其犯更多的错误。而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自己已经感到了内疚,再加上班主任的斥责,学生内心会产生负罪感,心态发生大的变化,甚至产生自卑心理。所以一定要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和学生所犯的错误。
  三、了解学生错在哪里
  学生犯错误,教师首先要知道学生错在哪里,这种错误是行为性的,还是思维上的;是道德上的,还是心理上的;是习惯上的,还是环境上的。也就是说,要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批评不可能收到教育的效果,更不利于学生对错误的改正。学生犯错误都是有原因的,也只有了解了原因,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方法至关重要
  人们通常所犯错误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无意的,即失误;另一种是有意的,即明知故犯。我们的学生一般属于前者。对待学生所犯错误的方法,和风细雨的效果未必不如疾风暴雨。为了解决问题,要学生对班主任讲实话,班主任应该放下架子,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减少学生的恐惧感。要学会倾听,从学生的叙述中找到学生犯错误的动机,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倾听,可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试着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危害,并和学生一起分析,怎样做才能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这样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平等的氛围中受到了教育,同时,也能使自己成为使学生信赖的人,也便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五、惩罚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的教育过于强调对学生的鼓励教育,弱化甚至不再讲批评和惩罚教育,似乎对学生多加鼓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际上这是危险和不负责任的。犯了错误而不必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意识一旦深入学生的内心,无疑是可怕的。我们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但一味的保护却很容易使学生一方面自高自大,同时又经不起挫折打击。“惩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方法”(孙云晓语)。所以对班主任来说,一定要在原则的问题上“狠起来”,因为孩子如果没有接受过惩罚教育,也就不可能学会承担责任。同时,在惩罚学生的时候,必须讲清道理,使犯错误的学生对班主任的处理口服心服。惩罚必须让受罚者心悦诚服,这样才能使其从内部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目的。所以对学生的教育在提倡表扬、鼓励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安定区地处甘肃中部,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山大沟深,干旱多灾,海拔1 700~2 580m。目前总耕地面积149 904.11hm2,其中山旱地面积96 415.35hm2,水浇地面积8 810.20hm2,年降水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先预习后上课,实践先学后教。 “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  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好语文的第一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小组合作的原则  〓〓1. 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素质。善于倾听在初中化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一项非常良好的素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教师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认真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与评价的良好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但可以有效说出自己的意见,还能积极采纳小组成员的优秀意见,进而不断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  〓〓2. 培养学生敢于争论的素
论述了牛出败病在养牛业中的危害性、流行特点、预防措施,做好本病的防治,对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随着沼气池数量的日,大荔县农村户用沼气的安全使用显露出一些问题,如沼气输气管道安装不科学、不合理,造成的应用中的安全隐患。本文将针对实际沼气安装中各部件作简单分析,如导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
〓〓在新课改的步伐下,如何在学习中激发学生自觉努力、积极活动、增强开展能动学习的能力呢?我一直都在思考、摸索着,也尝试着把自己的特长——古筝运用于课堂,尝试着让同学们能和我一样随“乐”而起,随“新”而动!  〓〓在一节课题为《大海》的二年级音乐综合课上,我第一次把古筝搬上了课堂,这一节课正是一首以声音和歌词的美为主题的儿童歌曲,目标是通过听、唱、学、演让学生能够领悟歌曲中蕴涵的“美”。   〓〓课
一、文言文复习:以“本”为主,辐射课外  文言文考试内容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要想在课外文件言文中拿到好的分数,首先要把书上的课文认真学习好。要用一种新的态度、方式复习当前的课文。即每复习一篇课文,都应以新带旧,新旧结合,用比较、归纳、整合的方法去复习。然后以“本”为主(即以课本为中心),作“辐射”式复习指导。我们的文言文主要作下几方面内容的“辐射”:  1. 课课勾连,归纳基础。  对于文言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