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微胶囊化研究

来源 :食品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exrhyth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梅叶黄酮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药理活性,研究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包埋杨梅叶黄酮化合物的效果。以正交试验设计试验,选取芯壁比、壁材浓度、进料流量和进风温度为影响杨梅叶黄酮化合物包埋率的主要因素,得到最佳的工艺奈件为:芯壁比1:5(g/g),壁材浓度15%,进风温度180℃,进料流量40mL/min,此条件下的微胶囊包埋率为92.04%。
其他文献
建立可同时检测牛奶中氧氟沙星(OFL)、麻保沙星(MAR)、氟罗沙星(FLE)残留的直接竞争化学发光酶免疫法(dc—CLEIA),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4ng/mL。牛奶中的氧氟沙星、麻保沙星
光伏玻璃在光伏领域被称为超白玻璃,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应用于晶硅电池的超白压延玻璃,二是应用在薄膜电池上的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目前,因为晶硅电池为主流,所以超白压
概述了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发展简史,提出“建设国际知名品牌”、打造“百年老店”的奋斗目标。
探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对半枝莲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及抗氧化性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1∶25(g/mL),超声功率70 W,提取温度60℃,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