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方法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小学构建后勤保障体系的方法,旨在为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新时期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一、前言
  现阶段,传统的后勤工作越来越不能够适应中小学发展的实际需求,如何加强后勤保障已经成为后勤工作者和学生、教职工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文章针对新时期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中小学需要创建相应的基础设施,就必须做好学校的后勤建设工作,不仅仅是为学校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还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有益于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如果缺乏可靠的后勤保障体系,学校的资金将无法进行科学的分配,不利于学校正常工作的运行。通过创建完善的后期保障体系,能够不断的完善学校的硬件设备,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并且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后勤保障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充分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不断的提高学校的教学工作效率,由此可见,后勤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三、中小学构建后勤保障体系的方法分析
  1.后勤保障管理的企业化。后勤保障管理的企业化指的是学校应该采用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实际状况,将后勤所属的各个部门按照内容与经济责任划分成不同独立核算的实体单位,在后勤保障服务约束的前提下,应该采用企业化的运行方式对每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独立计算,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对学校资金的依赖性,让各个部门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同时始终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在最经济的计划方案中取得“少花钱、多办事”的效果,不断的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实施后勤保证的企业化管理,逐渐的向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因为学校要求后勤部门自负盈亏,后勤保障管理部门必须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能够逐渐的从依靠学校“输血”向自身“造血”方向转变。根据实践表明,中小学后勤保障工作需要获得政府的支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下,不断的加快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但是,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社会化、企业化改革过程,不断的降低学校自办后勤的比例,显著提高企业化后勤工作的比例,这样能够显著的加快学校后勤企业化改革进程。
  2.完善后勤人力资源配置。人才已经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许多中小学的后勤保障管理体系尚缺乏管理、经营才能的后勤保障管理人员。通过创建全员终身教育制,以发展得以眼光将全员培训纳入到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中,不断的增加人力资源的总量以及质量,这对于实现后勤管理的可持续、高效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后勤人员配置应该始终坚持岗位和个体素质相匹配的原则,保证所有的后勤人员都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智能,根据岗位的特点选择性能、年龄、智能以及知识等后勤管理人员。同时,应该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创建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提高后勤保障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中小学后勤从事工作是为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科研等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各种设施保障,因此学生和教职工重点关注的焦点,通过提高后勤保障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显著的提高师生和教职工的满意度,保证学校的稳定性,进而保证后勤保障体系能够获得师生以及校领导的理解和支持,以便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
  3.创建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中小学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创建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如果学校规模相对较大,则应该实行事企分开以及两权分离的模式,创建经营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对分开的管理体制。值得注意的是,应该保证后勤实体不实、分而不离。对于中小型学校,则应该采用“大服务、多实体、小机关”的模式,采用“小机关”的后勤保障方式进行运行。后勤保障在“小机关”管理模式下进行自负盈亏、独立经营和核算。由于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服务的对象是学生,他们是一群对市场认知不足、经济尚不能独立的特殊群体,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我国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质,国家应该对从事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服务的企业予以一定的支持和鼓励,并制定操作性强的标准,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的根本利益。此外,在进行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创建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科学化原则,不断提高后勤保障管理体制的创新性,后勤管理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分配、服务以及人事等各方面,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快速的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创建可行、现实的目标,在实践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的劳动定额,并将其作为评估和考核后勤保障管理人员薪酬的重要依据,这样能够充分的提高后勤保障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创建合理的后勤监督
  管理机制。后勤监督管理机制的创建,能够对后勤服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后勤保障工作遵纪守法与合法经营。在中小学的后勤保障体系中,应该对学校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监控、管理以及协调,充分的做好各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的监控、管理以及考核等。在对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必须用制度、量化的标准进行,采用师生监督、政府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如工商部门,城管部门、防疫部门以及食品部门等)以及后勤部门的三级监督方式,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学校后勤保障体系进行监督、评估以及考核。同时,还应该创建完善的考核机制与权责机制,罚劣奖优,这样能够充分的调动后勤保障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后勤保障服务管理水平。
  5.管理讲究艺术,提高集体凝聚力。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体系为了做到“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的完美结合,就应该不断提高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工作的艺术性,将管理艺术和思想渗透至后勤保障管理的各个环节,尽可能的做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广泛聆听员工、师生以及校领导的呼声,听取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的提高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水平,如系统植树造林和绿化美化组织及宣传工作,推进创建“绿色校园”建设工作,能够为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效提高后勤保障管理工作的艺术性。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应该全心全意的为广大师生服务,任劳任怨不怕吃苦,不断的对后勤保障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此外,还应该提倡人道精神,充分的考虑学生和教职工的感受和意见,最大可能的保障他们的正当权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后勤保障体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显著提高中小学后勤保障管理水平和效率,就应该实行后勤保障管理的企业化,完善后勤人力资源配置,创建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体制,创建合理的后勤监督管理机制。后勤管理要讲究艺术,提高集体凝聚力,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左桂芬.加快完善农村中小学校后勤保障建设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2,(26):90-91.
  [2]周宗武.构建后到保障何系一健进教育均衡发展[J].学习月刊,2011,(08):135.
  [3]蔡作江.中小学后勤管理问题探讨[J].都市家教月刊,2013,(07):122.
  [4]柳文平.中小学后勤管理的思考[J].江西教育,2014,(01):32.
  [5]屈伟进.整合资源、科学发展努力构建陕西中小学后勤工作体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8):59-60.
其他文献
摘要:SRTP (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Program,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是本科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多年来这种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培养过程,为学生的创新和开拓能力的施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然而,近年来,较多的问题也逐渐出现在SRTP的实施中。从问题的根源寻找来自师生两方面的解决方案,以利于SRTP计划更好地发挥培养科研创新性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SRTP
以无穷大容量电源、恒阻抗负荷模型的电力系统三相短路为基础,通过三要素法推导冲击电流表达式,分析非周期分量中时间常数Ta为极限值时短路电流的波形,重点分析时间常数Ta递
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除用于饲料与口粮之外,也可以用于工业酒精、制作淀粉、食用油等重要原料。所以,如何做好玉米种植技术控
2015年,国内学术界对革命动员、革命的曲折与教训、中共革命的精神资源、党的建设与局部执政经验、人物研究等苏区研究的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以视角与视距的多样性、对
【摘 要】 创新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创造性思维是实施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现代教育要把开发创造性思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持做到: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坚定学生的自信心,教导学生努力学习掌握思维的规律,自觉开发创造性思维,积极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创造性活动的机会,培养祖国需要的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关 键 词】 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人才  自古以来,
建筑结构在结构分析计算前,须先确定结构嵌固端所在位置,并进而确定底层的高度(即为从嵌固端的位置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确定嵌固端的部位和底层高度尤为重要,在此提出几种实用方
张爱玲曾在沦陷时期的上海文坛盛极一时,她以细腻的笔触和恋家般的深情描绘上海大都市,在作品中表现了弄堂里的普通人物身陷困境却成就不衰的传奇。由于童年和青年的不幸经历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及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