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中队,如同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这个中队必定是和谐的、温暖的。那么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的我是如何努力为学生塑造美好心灵、创造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呢?
一、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
1.让和蔼可亲的形象留在学生脑中
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气,不用命令的口气或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我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性、有自尊心,有时犯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要正确引导,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更不要轻易去处罚他们。平时对学生要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比如有一个学生基础很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父母不在身边靠奶奶生活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个性,上课经常开小差、打磕睡,迟到、旷课、上网也是常有的事,每次犯错后批评教育后没过几天又重犯。由于我经常批评他,他对我也产生了抵触情绪,他当面毕恭毕敬,背后却依然我行我素。通过和他父母联系了解到,他以前成绩还是很好的,尤其是数学成绩很好,后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只有奶奶在家带孩子,当然除了管好孩子的吃穿问题,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养成了上网、玩游戏等坏习惯,成绩也就一落千丈了。我反思了自己,决定对他改变教育方式。从此,我对他一改平时对他的态度,上课上我尽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以此建立他的自信心,平时一发现他的优点马上表扬。不仅这样我还让别的课的老师上课多关注他,鼓励他。孩子明显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对他的关爱,他慢慢地变了,经常有意无意地找我说话,大扫除,他会特别卖力,并且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平时还会主动地给我帮忙,上课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他很聪明,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有一次考卷较难,他居然考了班级第三名,我当全班同学面奖励了他一个笔记本,他的自信心大受鼓舞。从此,他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表现非常棒,和我的关系也很好。
2.让母亲般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灵
俗话说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同样,对于老师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爱心是教育的核心,它能撑起学生生活的信念,给学生奋斗的力量。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但对我而言,我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要。所以,我有事没事就像母亲一样经常与他们聊几句,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利用空余时间,经常走近孩子,帮助孩子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难题。中秋节的一块小小月饼、元旦晚会的一点小小资助、学生生病时的一句问候、一点感冒药等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动,使我们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可依赖的知己,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其实教师只要真诚关心、热爱学生。老师的关心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会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深入人心。
二、团结友爱的同学情谊
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我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我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兴趣同宿,以便“相与讲习”,互帮互学。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 “学习互助小组”,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被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另外还组建了“一帮一”活动,也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他帮扶的对象,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擅长的方面,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帮助别人的任务,另外我还告诉孩子,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提高的道理,这样就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责任心,班上有很多女生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起来很困难,我就把班上几个数学成绩较好的男生组织起来分组辅导她们,同时让英语和语文好的女生帮助男生的文科学习,自习课上男生帮女生辅导数学,早读课上女生抽男生背英语单词或语文课文,经过同学们的互相帮助班级,班级形成了很浓的学习氛围。
三、以身作则的教师形象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当好一名教师,就必须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为人师,才能给学生好的榜样教育。
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思想高尚,不伤害学生
师德是第一位的,平时,教师的思想品质反映在热爱从事的教育工作和学习上,尊重、理解、关心学生。那些不爱接近学生,瞧不起学习差的学生,态度粗暴、体罚、打骂学生的教师,是不会让学生喜欢的,那么教师对学生就起不到榜样教育。而那些对学生循循诱导,没有偏见,当学生犯错误时,并非恶语中伤,讽刺挖苦打击,而是循循诱导,把学生引向正路,改作业细致认真,热心给后进生补课,百问不厌,以身作则的教师,是会让学生喜欢的,会赢得学生尊重的。学生就会把教师的劝导和指示铭记在心。教师就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从而达到榜样教育目的。
2.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教师自身不仅要有广博而灵活的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尽可能以更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无形中给学生这样一个影响,要像教师那样勤奋好学,长大后,要像教师那样博学多才。教师较高的教学艺术,很强的的答疑解难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等,都会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知识和执行指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仍严格要求他们。班主任要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和途径。作为班主任,理应记住这点,这样才可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个有心人。不管对怎样的学生,理解、尊重都意味着关心与支持。尤其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他们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缺少父母的关爱。那么我们班主任在传授知识以外还要扮演父母的角色,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事实上,班级里的后进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肯定和激励,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加之成绩不好,所以特别自卑,性格内向,这时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关怀和帮助,使他们重拾信心,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树立威信,信服于学生
教师的威信是通过教师的个性,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中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有威信的教师,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来自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赞许,能引起学生极大的的愉快和自豪,激发进一步努力的愿望,对于来自有威信的教师的批评,也能引起学生的悔悟,自责和内疚,使他们深刻地感到糾正自己缺点的必要。
以上是我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认识,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我深深地感觉到累并快乐着。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会不断更新理念,掌握当前社会最新进的元素,与时俱进,并且不断地总结、反思、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和水平。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从我们这里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
1.让和蔼可亲的形象留在学生脑中
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气,不用命令的口气或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我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性、有自尊心,有时犯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要正确引导,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更不要轻易去处罚他们。平时对学生要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比如有一个学生基础很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父母不在身边靠奶奶生活使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个性,上课经常开小差、打磕睡,迟到、旷课、上网也是常有的事,每次犯错后批评教育后没过几天又重犯。由于我经常批评他,他对我也产生了抵触情绪,他当面毕恭毕敬,背后却依然我行我素。通过和他父母联系了解到,他以前成绩还是很好的,尤其是数学成绩很好,后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只有奶奶在家带孩子,当然除了管好孩子的吃穿问题,也不懂怎么教育孩子,时间一长,孩子就养成了上网、玩游戏等坏习惯,成绩也就一落千丈了。我反思了自己,决定对他改变教育方式。从此,我对他一改平时对他的态度,上课上我尽量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以此建立他的自信心,平时一发现他的优点马上表扬。不仅这样我还让别的课的老师上课多关注他,鼓励他。孩子明显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对他的关爱,他慢慢地变了,经常有意无意地找我说话,大扫除,他会特别卖力,并且会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平时还会主动地给我帮忙,上课也能积极举手发言了……他很聪明,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有一次考卷较难,他居然考了班级第三名,我当全班同学面奖励了他一个笔记本,他的自信心大受鼓舞。从此,他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表现非常棒,和我的关系也很好。
2.让母亲般的爱滋润学生的心灵
俗话说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同样,对于老师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爱心是教育的核心,它能撑起学生生活的信念,给学生奋斗的力量。
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但对我而言,我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和需要。所以,我有事没事就像母亲一样经常与他们聊几句,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利用空余时间,经常走近孩子,帮助孩子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难题。中秋节的一块小小月饼、元旦晚会的一点小小资助、学生生病时的一句问候、一点感冒药等等,都可以使学生感动,使我们成为他们信任的朋友、可依赖的知己,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其实教师只要真诚关心、热爱学生。老师的关心会变成学生学习的动力,同时也会使教师的人格魅力深入人心。
二、团结友爱的同学情谊
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我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我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学习氛围,创造—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如同我国北宋时期的教育家胡瑷所采用的“以类群居”即按专业兴趣同宿,以便“相与讲习”,互帮互学。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 “学习互助小组”,全班所有的同学都被分成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都相互质疑问难,答疑解惑,共同探讨。另外还组建了“一帮一”活动,也就是每个孩子都有他帮扶的对象,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擅长的方面,所以每个孩子都有帮助别人的任务,另外我还告诉孩子,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提高的道理,这样就培养了每个孩子的责任心,班上有很多女生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起来很困难,我就把班上几个数学成绩较好的男生组织起来分组辅导她们,同时让英语和语文好的女生帮助男生的文科学习,自习课上男生帮女生辅导数学,早读课上女生抽男生背英语单词或语文课文,经过同学们的互相帮助班级,班级形成了很浓的学习氛围。
三、以身作则的教师形象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当好一名教师,就必须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为人师,才能给学生好的榜样教育。
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思想高尚,不伤害学生
师德是第一位的,平时,教师的思想品质反映在热爱从事的教育工作和学习上,尊重、理解、关心学生。那些不爱接近学生,瞧不起学习差的学生,态度粗暴、体罚、打骂学生的教师,是不会让学生喜欢的,那么教师对学生就起不到榜样教育。而那些对学生循循诱导,没有偏见,当学生犯错误时,并非恶语中伤,讽刺挖苦打击,而是循循诱导,把学生引向正路,改作业细致认真,热心给后进生补课,百问不厌,以身作则的教师,是会让学生喜欢的,会赢得学生尊重的。学生就会把教师的劝导和指示铭记在心。教师就会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从而达到榜样教育目的。
2.好学上进,不辜负学生
教好书是育好人的前提。教师自身不仅要有广博而灵活的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尽可能以更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无形中给学生这样一个影响,要像教师那样勤奋好学,长大后,要像教师那样博学多才。教师较高的教学艺术,很强的的答疑解难和指导课外活动的能力等,都会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知识和执行指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3.尊重学生,不远离学生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教不管会变坏。”我努力做到真心爱护我的学生,严格要求他们,但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仍严格要求他们。班主任要与学生架起沟通的桥梁。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和途径。作为班主任,理应记住这点,这样才可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做个有心人。不管对怎样的学生,理解、尊重都意味着关心与支持。尤其是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较多,他们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缺少父母的关爱。那么我们班主任在传授知识以外还要扮演父母的角色,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灵去了解他们,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事实上,班级里的后进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肯定和激励,这些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加之成绩不好,所以特别自卑,性格内向,这时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有针对性的对他们进行指导、教育、关怀和帮助,使他们重拾信心,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4.树立威信,信服于学生
教师的威信是通过教师的个性,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中引起的信服而又尊敬的态度。有威信的教师,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对于来自有威信的教师的表扬和赞许,能引起学生极大的的愉快和自豪,激发进一步努力的愿望,对于来自有威信的教师的批评,也能引起学生的悔悟,自责和内疚,使他们深刻地感到糾正自己缺点的必要。
以上是我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肤浅的看法和认识,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育人无止境,管理无边际。作为一名中队辅导员,我深深地感觉到累并快乐着。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会不断更新理念,掌握当前社会最新进的元素,与时俱进,并且不断地总结、反思、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和水平。让更多优秀的学生从我们这里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祖国未来的建设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