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饮料:甜在嘴里,毁了身体?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bird51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但这个数据真的不是危言耸听,甚至只怕还不能完全表现出长期爱饮甜饮料的“毁人”力量。
  甜饮料中糖的害处几乎是“罄竹难书”的


  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促进糖尿病、促进脂肪肝、促进高血压、促进痛风、促进龋齿等,也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喜欢甜饮料的儿童容易养成偏食挑食习惯;甜饮料过多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还有一些研究提示,从包括甜饮料在内的人工增甜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糖,或许还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老年认知退化等疾病的风险有关。
  我国疾控系统的调查证明,喝甜饮料数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年人,而且这个数据十年来增长很快。最糟糕的是,甚至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不成文的“刻板印象”——默认孩子和年轻人就该喝甜饮料,时尚者就该喝加糖加奶的各种高热量咖啡饮品,与时尚脱节的老年人才该喝茶。
  各国都在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让人们少喝点甜饮料
  营养学家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超过一半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看着高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少喝一点甜饮料。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为了预防糖尿病,最好能选择不含热量的饮料,如白水、没有加糖的各种茶、没有加糖的咖啡等。该协会甚至劝告人们少喝鲜榨果汁,因为鲜榨果汁往往并不是纯果汁,糖却不少于甚至高于纯果汁。即便是纯果汁,也会轻松喝进去大量糖分,比如一杯葡萄汁(250ml)就含有16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完全没有吃水果和吃米饭时的饱感。
  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在澳洲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推荐国民消费添加精制糖和糖浆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包括甜味果汁饮料,甚至也包括加糖的维生素饮料、加糖的运动饮料、加糖的提神饮料和加糖的矿泉水。
  如果非要喝饮料不可,有三点忠告:
  1.尽量选择低热量、低糖的饮料。按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饮料要标明“低热量”意味着每100ml中的热量低于80kJ(约20kcal),“零热量”则要达到每100ml热量低于17kJ(约4kcal)的标准。标注“低糖”意味着每100ml中的糖低于 5%,而标注“无糖”则要达到含糖量低于0.5%的标准。
  2.在同样的糖含量水平上,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比如说,都是含5%的糖,那么其中含有天然原料(如含牛奶、豆浆、杂粮)、营养成分(如各种维生素、钙、镁等)或保健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会比什么营养素都没有的产品略好一点。
  3.即便含有营养成分,也不能作为放心大喝甜饮料的原因。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甜饮料以外的途径来获取营养素。建议日常喝白水和各种淡茶、花果茶等,每天喝甜饮料的量限制在半瓶以内(1瓶500毫升)最好只在聚会场合接触甜饮料,而且喝了甜饮料就不要再吃其他甜食。
  所以,要想避免被甜饮料所害,最好的方式是戒除对甜饮的嗜好。与其为放弃甜饮料而感觉沮丧,不如先让自己吃足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杂粮薯类,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填满自己的肠胃。
其他文献
微信说法:  下班后和家人或朋友吃着美味的小龙虾,喝着冰凉可口的啤酒,成为许多人最惬意的时刻。然而,近年来关于小龙虾致横纹肌溶解的种种传闻,使人们对这种美食存有不少顾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否与吃小龙虾有关联呢?  专家解读: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导致横纹肌细胞破坏、崩解,临床可表现为受累肌群的疼痛、肿胀、压痛及肌无力;进而产生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心动过速
第一道防火墙——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话说30多年来,我巍巍中华古国的糖尿病患病率翻着滚儿往上窜,一不小心,还成了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研究发现,糖尿病的发生与城镇化、老龄化、肥胖、过量饮食和缺少运动等因素有关。古人常说“上医治未病”,就是说预防疾病最重要。目前,亚健康人数越来越多,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  首先,咱得从糖尿病喜欢到哪些人家串门子说起(
随着通讯科技的日新月异,手机几乎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曾经功能单一的手机也走向了丰富多彩的智能化道路。当下,在拥挤或者不拥挤的公交车上,忙碌或者不忙碌的工作间隙里,常见的景象是,人们拿着各自的手机,上网、看书、看电影或者玩游戏。发达的通信和网络技术正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在有意或无意间,让不少人渐渐失去了欣赏风景和与人交流的机会。  有了手机 你还要什么  ◇小破孩也成了“手机控”  
汤剂是中药最古老也最常用的一种服法。古人对煎药的器具、火候、方法等,早就有了论述。如《医学源流论》中就说道:“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用中药治病无论是用单味药,还是用多味药配成的方剂,都需要进行一定的煎制,加水、酒或其他药液做成汤剂后,才能服用,因此汤剂的煎法是很有讲究的,它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大的决定作用。煎汤药的程序虽然简单,但其中包含的学问可大了,那么,怎么样煎才能有效的发挥
免疫力强的人很少生病,受他人疾病感染的几率也低,但是,免疫力差的人经常会感冒生病。人体的免疫力与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想要提高免疫力的话,也可以从生活方式入手。  什么是人体免疫力  免疫力可以保护我们免受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它就像驻扎体内的一支军队,承担着防御重任,以防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敌人”的攻击。  从医学基本含义上讲,免疫力是指身体具有的识别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毒素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听到要做骨穿、腰穿、胸穿这类有创检查时就发怵,担心受罪而不愿接受,而对于抽血化验却能接受。前后二者同属有创检查,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接受差异呢?这是因为前面提到的这些检查大家平常很少见到。而抽血化验这项检查,几乎每个来医院看过病的人都经历过,看得多了也就没什么了。  为什么叫有创检查  有创检查就是在诊治过程中通过使用一些具有创伤性的手段(如骨穿、腰穿、胸腹腔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