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不就是喝个糖水么,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但这个数据真的不是危言耸听,甚至只怕还不能完全表现出长期爱饮甜饮料的“毁人”力量。
甜饮料中糖的害处几乎是“罄竹难书”的

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促进糖尿病、促进脂肪肝、促进高血压、促进痛风、促进龋齿等,也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喜欢甜饮料的儿童容易养成偏食挑食习惯;甜饮料过多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还有一些研究提示,从包括甜饮料在内的人工增甜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糖,或许还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老年认知退化等疾病的风险有关。
我国疾控系统的调查证明,喝甜饮料数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年人,而且这个数据十年来增长很快。最糟糕的是,甚至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不成文的“刻板印象”——默认孩子和年轻人就该喝甜饮料,时尚者就该喝加糖加奶的各种高热量咖啡饮品,与时尚脱节的老年人才该喝茶。
各国都在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让人们少喝点甜饮料
营养学家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超过一半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看着高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少喝一点甜饮料。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为了预防糖尿病,最好能选择不含热量的饮料,如白水、没有加糖的各种茶、没有加糖的咖啡等。该协会甚至劝告人们少喝鲜榨果汁,因为鲜榨果汁往往并不是纯果汁,糖却不少于甚至高于纯果汁。即便是纯果汁,也会轻松喝进去大量糖分,比如一杯葡萄汁(250ml)就含有16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完全没有吃水果和吃米饭时的饱感。
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在澳洲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推荐国民消费添加精制糖和糖浆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包括甜味果汁饮料,甚至也包括加糖的维生素饮料、加糖的运动饮料、加糖的提神饮料和加糖的矿泉水。
如果非要喝饮料不可,有三点忠告:
1.尽量选择低热量、低糖的饮料。按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饮料要标明“低热量”意味着每100ml中的热量低于80kJ(约20kcal),“零热量”则要达到每100ml热量低于17kJ(约4kcal)的标准。标注“低糖”意味着每100ml中的糖低于 5%,而标注“无糖”则要达到含糖量低于0.5%的标准。
2.在同样的糖含量水平上,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比如说,都是含5%的糖,那么其中含有天然原料(如含牛奶、豆浆、杂粮)、营养成分(如各种维生素、钙、镁等)或保健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会比什么营养素都没有的产品略好一点。
3.即便含有营养成分,也不能作为放心大喝甜饮料的原因。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甜饮料以外的途径来获取营养素。建议日常喝白水和各种淡茶、花果茶等,每天喝甜饮料的量限制在半瓶以内(1瓶500毫升)最好只在聚会场合接触甜饮料,而且喝了甜饮料就不要再吃其他甜食。
所以,要想避免被甜饮料所害,最好的方式是戒除对甜饮的嗜好。与其为放弃甜饮料而感觉沮丧,不如先让自己吃足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杂粮薯类,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填满自己的肠胃。
甜饮料中糖的害处几乎是“罄竹难书”的

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促进糖尿病、促进脂肪肝、促进高血压、促进痛风、促进龋齿等,也有研究发现,摄入较多甜饮料的人,膳食中容易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喜欢甜饮料的儿童容易养成偏食挑食习惯;甜饮料过多还会影响到肠道菌群的平衡。还有一些研究提示,从包括甜饮料在内的人工增甜食物中摄入较多的糖,或许还与绝经后妇女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肠癌、骨质疏松、老年认知退化等疾病的风险有关。
我国疾控系统的调查证明,喝甜饮料数量最大的群体是青少年和青年人,而且这个数据十年来增长很快。最糟糕的是,甚至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不成文的“刻板印象”——默认孩子和年轻人就该喝甜饮料,时尚者就该喝加糖加奶的各种高热量咖啡饮品,与时尚脱节的老年人才该喝茶。
各国都在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让人们少喝点甜饮料
营养学家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超过一半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看着高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少喝一点甜饮料。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为了预防糖尿病,最好能选择不含热量的饮料,如白水、没有加糖的各种茶、没有加糖的咖啡等。该协会甚至劝告人们少喝鲜榨果汁,因为鲜榨果汁往往并不是纯果汁,糖却不少于甚至高于纯果汁。即便是纯果汁,也会轻松喝进去大量糖分,比如一杯葡萄汁(250ml)就含有160千卡的热量,相当于半碗米饭,而完全没有吃水果和吃米饭时的饱感。
澳大利亚营养学家在澳洲膳食指南中明确指出,不推荐国民消费添加精制糖和糖浆的各种甜饮料,包括碳酸饮料,包括甜味果汁饮料,甚至也包括加糖的维生素饮料、加糖的运动饮料、加糖的提神饮料和加糖的矿泉水。
如果非要喝饮料不可,有三点忠告:
1.尽量选择低热量、低糖的饮料。按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2011),饮料要标明“低热量”意味着每100ml中的热量低于80kJ(约20kcal),“零热量”则要达到每100ml热量低于17kJ(约4kcal)的标准。标注“低糖”意味着每100ml中的糖低于 5%,而标注“无糖”则要达到含糖量低于0.5%的标准。
2.在同样的糖含量水平上,选择营养价值较高的品种。比如说,都是含5%的糖,那么其中含有天然原料(如含牛奶、豆浆、杂粮)、营养成分(如各种维生素、钙、镁等)或保健成分(如益生元、益生菌、膳食纤维等)成分的,会比什么营养素都没有的产品略好一点。
3.即便含有营养成分,也不能作为放心大喝甜饮料的原因。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从甜饮料以外的途径来获取营养素。建议日常喝白水和各种淡茶、花果茶等,每天喝甜饮料的量限制在半瓶以内(1瓶500毫升)最好只在聚会场合接触甜饮料,而且喝了甜饮料就不要再吃其他甜食。
所以,要想避免被甜饮料所害,最好的方式是戒除对甜饮的嗜好。与其为放弃甜饮料而感觉沮丧,不如先让自己吃足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杂粮薯类,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来填满自己的肠胃。